地点方位介词解说(地名词洞及其运用)(1)

地名词“洞”,多见于我国西南地区侗族聚居区。贵州黔东南地区有不少的侗族古村落,其地名往往会出现将“洞”作为通名或专名的情形,构成了许多古朴美妙的地名称谓及其丰富多彩的地名文化。那么,“洞”作为地名词,它的要义是什么?在地名命名中又是如何运用的?

01 地名词“洞”的要义

“洞”与“山洞”密切相关。查阅许多辞书,都有对“洞”作“山洞”的解释项。《说文解字》:“洞” 的本义为水急流。借作“迥”,表示穿透。通则透,故“洞”又引申指透彻。如:洞晓。又引申指幽深,如:洞房。由幽深又引申指窟窿、孔穴。如:山洞。《辞海》:洞,洞穴,如:山洞、防空洞。《新华字典》:洞,窟窿,深穴,空,如:洞穴、山洞、洞箫、空洞、洞府、洞天。《现代汉语词典》:洞,物体中间的穿通的或凹入较深的部分,如:洞穴、山洞。

不难发现,关于“洞”这个字,辞书除了都对“洞”作“山洞”这样的解释外,其他解释项也终万变不离其宗, 均以“山洞”之本义为基础来作引申和扩展。因此,可以肯定,“洞”与“山洞”密不可分。

02 “洞”与“峒”密切相关

“洞”与“峒”,本为同一个字。在大量的古籍文献中可以看到,将“洞”写作“峒”,或将“峒”写作“洞”的这种“洞”“峒”混同现象。地名词 “洞”,多见于黔、湘、桂交界地区的侗族聚居区。其中,贵州黔东南为最多。如:贯洞、亭洞、谷洞、构洞、阡洞、吝洞、控洞、育洞、乜洞、雷洞、传洞、邦洞、石洞、瓮洞、甘洞、摆洞、赖洞、优洞、勒洞、彦洞、绍洞、秀洞、密洞、排洞、茨洞、觅洞、信洞、寿洞、朗洞、颇洞、雪洞、调洞、坦洞、敏洞、香洞、升洞等。而与“洞”相同或相近的“峒”,则多见于广西的壮族聚居区。其中,广西河池、百色两地为最多。如:念峒、申峒、田峒、长峒、老峒、伏峒、下峒、么峒、走峒、云峒、好峒等。

首先从历史学角度看,侗族、壮族同源于“洞”或“峒”。黔、湘、桂交界地山区的少数民族,大多因古代战乱被迫逃荒避难,相继从广西、广东、福建、江西等地迁徙而来。最初大概多以部落形式就地借以山洞而居,久之,终为“洞居之民”。随着社会发展和进化,这些“洞居之民”又逐步移居山洞之外的山间平地、盆地、河谷等小坝子地带。

其实,黔、湘、桂交界地山区的“洞居之民”,最早应来自于隋唐时期岭南地区的“西原蛮”或“乌浒夷”。《新唐书·西原蛮》记载:“西原蛮, 居广容之南,邕桂之西。”之中的“广容”“邕桂”分别指今天的广东和广西两省区。由于连续战乱,后来逐步分散,多方逃难而别离故地。其中的一部分就逃散到当时人烟稀少的黔、湘、桂交界地山区。因此,可以说,黔、湘、桂交界地山区的侗族、壮族等各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因战乱而迁徙的“西原蛮”或“乌浒蛮”的后裔。后来,再由“洞居之民”分化出来的。很多隋唐文献也对当时黔、湘、桂交界地山区的羁縻州属地统称为“洞”或“峒”。唐宋时,散居于黔、湘、桂交界地山区的“洞居之民”,统统被侮称为“溪峒”“溪洞”“峒区”“峒蛮”“峒民”“洞民”“溪峒之民”“溪峒州蛮”等。羁縻州,甚至被直接侮称为“羁縻州峒”。再后,又出现了“州”“峒”或“洞”并存的行政管理格局。

《桂海虞衡志》记载:“羁縻州峒,自唐以来内附。分析其种落,大者为州,小者为县,又小者为峒。” 《炎徼纪闻》记载:“聚而成村者为峒,其酋长曰峒官。”

可见,“峒”或“洞”作为当时最基层的行政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乡(镇)或村落。之后,黔、湘、桂交界地山区的侗、壮、苗、瑶、水、土家、布衣等少数民族或部落,按照居住区域、生活习俗等的异同,由“洞居之民”逐步分化出来自成一族或部落。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侗族与壮族这两个少数民族或部落,虽然洞居环境、生活习俗、语言形态等较为亲缘和相似,但由于人员众多、地域广阔,“峒”与“峒”之间相距遥远等缘故而顾此失彼,又再次分化剥离,各自为“峒”。最后演化成为今天的侗族和壮族。“洞”,也很可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由“峒”演变而来的。换言之,侗族也许就是由壮族群体中剥离出来的一个分支。所以,侗族聚居区的很多村落至今仍保留着“洞”的地名词,而壮族聚居区的很多村落仍保留着“峒”的地名词。由此说 明,“洞”与“峒”是很有渊源的。

其次,从民族语言学角度看,“洞”与“峒”同宗同源。“洞”源于“峒”,“洞”与“峒”相通。可以断定,侗、壮两个少数民族的族源相同、语言接近,应该都与“洞”或“峒”有关。不同的是,以“洞”作地名词的侗族,居民多以侗语为主要交际语;以“峒”作地名词的壮族,居民多以壮语为主要交际语。相反,以“洞”或“峒”作地名词的其他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几乎没有,即使有个别以“洞”或“峒”作地名词的,其地名来历也仅限于地形地貌特征。由此可见,民族学界将侗族、壮族同源于“洞”或“峒”的推断和将侗语、壮语归属于同一个语族体系的划分都是很科学的。

地点方位介词解说(地名词洞及其运用)(2)

03 “洞”与“峒”密切相关

“洞”与“侗”,音同意异。“洞”,本同“峒”,意为:山洞、洞穴。“侗”,为多音多义字。

《康熙字典》《词源》等均收录“侗”字。“侗”,作三音:同、桶、洞。作音“同”(Tòng)时,为名词,有幼稚、无知之意,指儿童、未成年人;作音桶(Tǒng)时,为形容词,有直、长大之意;作音洞(Dòng)时,《康熙字典》的《集韵》:“徒弄切。音洞。诚悫也。”《莊子·庚桑楚》:“修然而往,洞然而来。”《现代汉语词典》除了有上列对“侗”作音同(Tóng)和音桶(Tòng)的解释项外,将“侗”(音洞Dòng)单列作名词,专指侗族,无他义。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并未收录“侗”。说明“侗”的成字时间晚于“洞”,甚至不会早于唐宋时期。

“侗”,即侗族的简称。侗族自称“更”(侗语:gaeml),指“用木条、树枝等作为障碍物进行设防、遮拦、隔离”,用作族称,其本意是“生活在被大山阻隔,被森林遮盖的人们”。所以,侗族的族称,大概是依据侗族先民这种以树木设防、遮拦、隔离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所确定的。侗族传统建筑的吊脚楼民居、鼓楼、风雨桥等都是用木质材料建造,就是源于此。由于侗语“更”(Gaeml)与“仡”(Gē)谐音,所以,宋代文献以反切法将侗族的自称“更”记作“仡”,后来又改作“仡伶”“仡览”等称呼。

《宋史·西南溪峒之蛮》记载:“乾道七年(1171),靖州有仡伶……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峒官……”和陆游(南宋)《老学庵笔记》卷四:“辰、沅、靖州之地,有仡伶、仡览……”之中的“仡伶”“仡览”,就是指居于今湖南的会同、芷江、新晃、靖州和贵州的天柱、玉屏、锦屏、剑河、三穗等地的北部侗族群体。

明清时期,侗族又从“仡伶”逐步改称为“峒人”“峒蛮”“僚人”“峒僚”“洞僚”“侗僚”“峒苗”等等。到了民国时期,学界从人性化角度,提出了以“峒”“洞”“侗”“僚”“苗”为基础,改称其为“侗家”的倡议,得到了民国政府高层的认定。新中国成立后,为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少数民族成分,将“侗家”正式更名为“侗族”。

从侗族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从“峒”到“洞”,再转化为“侗”,又演变作“侗家”,最后明确为“侗族”,是一个很漫长的历史过程。侗族由黔、湘、桂交界地山区的“洞居之民”分化出来以后,侗族先民最初就根据其洞居环境、语言形态、生活习俗、风物特征等因素赋予地名。所以,凡以“洞”作地名的村落多为侗族聚居地。如:贵州黔东南地区地名作“洞”的就有近80个之多。其中,与“侗”谐音的“洞”, 意为侗家、侗寨、侗族的地名有50多个;“洞”作“山洞”之意的地名也有10多个。显然,地名词“洞”与“侗”是密切相关的两个不同概念。

地点方位介词解说(地名词洞及其运用)(3)

04 地名词“洞”,在地名命名中的运用

“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名词,义项较多。本义为:山洞、洞穴。“洞”,既与“峒”同宗同源同义,又与“侗”谐音再转作“侗”义。地名词“洞”的运用区域相对狭窄,仅局限于贵州黔东南地区,但所涉及的地名内容十分丰富,地名含义极其深刻。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之一:以“洞”的本义“山洞”作通名。此类地名的得名,源于当地属山区且多现山洞、洞穴、溶洞、岩洞之缘故。如:洞脚、拉洞、洞庭、洞乐、岗洞、中洞、岩洞、大岩洞、硝洞、坪洞等侗族村落。除了处于黔湘桂交界地区喀斯特地貌山区的侗族村落以山洞之“洞”为通名的居多而外,其他少数民族村落也有 零星以山洞之“洞”为通名的地名存在。如:浪洞、施洞、川洞、渔洞、大风洞等苗族聚居村落。总之,凡以山洞之“洞”为地名通名的,均为汉语地名。

之二:以“洞”的谐音“侗”意,即“侗家、侗寨、侗族”作通名。此类地名的得名,源于当地世居侗族之缘故。如:彦洞、排洞、绍洞、秀洞、密洞、邦洞、石洞、赖洞、瓮洞、甘洞、勒洞、优洞、颇洞、雪洞、吉洞、坦洞、敏洞、香洞、升洞、贯洞、亭洞、谷洞、朗洞、寿洞、构洞、阡洞、吝洞、控洞、统洞、育洞、乜洞、觅洞、雷洞、茨洞、信洞、传洞等侗寨。其中的“洞”均与“侗”谐音,意为:侗家、侗寨、侗族。

之三:以侗族自称“更”(侗语:Gaeml)作通名。此类地名,以侗语称谓的汉字记音为主。这种侗语地名所对应的汉语地名,大多由侗语的音译或意译而得。构成了一种侗语与汉语两种地名称谓同时并存、各为其用的特征。其侗语地名称谓通用于民间的口语交际里,汉语地名称谓通用于社会的文字记录中。如:锦屏县彦洞乡的“更王”(侗语:Gaeml wangc),汉语称为黄门,意为:黄姓家族最早入住的侗寨;锦屏县彦洞乡的“更宁”(侗语:Garml nyenh),汉语称为彦洞,意为:居地地形地貌酷似犀牛之驼峰的侗寨;剑 河县敏洞乡的“更度”(侗语:Gaeml doul),汉语称为沟洞,意为:迁徙历史古远的侗寨;剑河县敏洞乡“更敏”(侗语:Gaeml nyaemx),汉语称为敏洞,意为:占地窄小、人口不多的侗寨;剑河县磻溪镇的“更夏”(侗语 Gaeml xah),汉语称为谢寨,意为:懂得感恩、知恩图报的侗寨。另外,还有黔东南的黎平、榕江、从江三县的南部侗族地区的所有侗族村落,虽有各不相同的地名称谓,但北部侗族则统称为“更坦”(侗语:Gaeml danx),意为:平地上的侗寨。侗语地名称谓“更坦”(无具体汉语称谓)的来历,源于地理因素:南部侗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南麓与广西平原西北边缘的交叉地带,地势相对开阔平坦,故名。

之四:以“洞”的谐音“度”(侗语:Doul,意为:古老)作专名。此类地名,仅是唯一个案,非常奇妙而独特。如:剑河县敏洞乡的沟洞侗寨。沟洞,为侗语音译地名,侗语称谓“更度”(侗语:Gaeml doul)或“澉崂”(侗语:Gamt laot)。其中的“沟”,为“更” 或“澉”的谐音,指侗家、侗寨、侗族;“洞”,与古侗语“度”或“崂”谐音,有历久、古老之意,指迁徙历史古远。所以,沟洞的地名含义意为:迁徙历史古远的侗寨。

之五:以“洞”的谐音“同”意作专名。此类地名的得名,源于当地的语言环境因素,其地名称谓别具一格且独一无二。如:剑河县磻溪镇的洞讲侗寨,其建寨时,主要是以当地传统的侗语和习俗因素命名,而且是一种有专名而无通名的侗语音译地名,非常特殊。“洞讲”,侗语意为:同腔,即居民的侗语腔调和生活习俗都相同或等同于周边侗寨。

综上所述,地名词“洞”的运用,除了根据地理实体、地形地貌特征而外,还将族源、族称、语言等民族文化元素与地名文化属性巧妙结合并熔于一炉,形成了许多内涵丰富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美妙地名。地名词“洞”的这种特殊运用形式,在我国地名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地名文化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来源:《中国地名》2019年第1期

作者:黄春辉、黄镕

选稿:何铂羽

编辑:周辰

校对:黄舒馨

责任编辑:郝志坚

往期链接

说地名词“操”

说地名词“岬”

地名词“坞”与“垭”探源

论古楚方言地名词“渊”

地名词“屳”与“仚”探源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