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手机,焦虑、恐惧;有手机,难道不焦虑,不恐惧?

有个40来岁的朋友,在一家大机构任职,职位不高不低,是该机构高管的私人助理。跟他多次茶叙,手机一响,他整个人神色紧张,打开手机浏览一番,有时口中念念有词,随着愁眉苦脸,摇头叹息,匆匆别去。

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手机的利与弊)(1)

后来问个究竟,原来他的上司很少在办公室出现,两人是透过电邮和手机沟通。他指称上司爱通过手机遥控,发号施令。最让他烦恼不堪的是,上司不知道是白天太多应酬,还是真的忙得透不过气,总爱在半夜拨打手机或电邮他,交代公事。他叹说,手机不分昼夜的响,电邮不分昼夜的传,让他没一觉好睡,要不是有妻儿要养,真想不干。

他还说,如今一见手机,感到无形压力,由此萌生焦虑和恐惧!

劝他暂时关掉手机,他说,手机随身,有份强烈的责任感,即使不是工作,也因为孩子还在念中学,总会挂念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只要手机一响,孩子报说平安到家,他才放下心头大石。

人在江湖,他说出这四个字,我无言以对。心想,这大概就是高科技产品带来的焦虑感和恐惧症,要躲也躲不了。人类控制了手机的一切操作,手机却操控了人类的言行、思想和情绪!

那么,没手机行吗,活得成吗?

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手机的利与弊)(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唯有善用手机这种“利器”,始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滥用这利器,则弄巧成拙,非但伤人伤己,而且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

至于没有手机是否活不成,那是另外一回事。绝大多数的人都“爱机如命”,比起以前的所谓“车奴”和“屋奴”,毫不逊色;与其称他们是低头族,不如称之为“机奴”更为恰当。机奴倘若没了手机,恐怕会度日如年,生不如死。

当然,每个人有其生活的方式,也有其对生活的需求。对活跃乐龄而言,有了手机,能够增添生活情趣,可是,对深入简出,交游不广,退休后全无收入的无依老人来说,手机可能是一种累赘;因为,手机得用钱买,网络配套也得花钱装置。

无手机、没网络,他日全面用手机付款或办事的时代到来时,可能会活得很不方便,但却绝对不会活不下去,唯有囊空如洗,肚无粒米,活着才成问题!

手机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远(手机的利与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