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虽然不足百年,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罗贯中先生根据三国史写下了影响深远的《三国演义》,今天就来盘点《三国演义》的三大悲情人物。

三国演义重要人物结局(三国演义三大悲情人物)(1)

01

陈宫

三国演义中,陈宫字公台,初登场于第四回,陈宫是东汉末年中牟县县令,一次捕获行刺董卓未遂而出逃的曹操,慕其杀贼之勇气及救国之高义,于是决定放过曹操,并随其弃官私逃。

二人逃到曹操父亲曹嵩故友吕伯奢家中,受到热情款待;曹操却因疑心太重,误以为吕伯奢家人欲擒二人报官求赏,因此杀掉其家人。

得知误会后二人连夜离开吕家,却路遇打酒回来的吕伯奢,曹操不欲留患竟杀伯奢。

陈宫不齿其所为,自觉误信曹操,但又不忍杀之,于是毅然离开曹操。

后来跟随吕布,起兵偷袭曹操根据地兖州,从此陈宫成为吕布谋士。

陈宫表现足智多谋,慷慨重义,多番陷曹操于险境。

可惜吕布刚愎自用,多次不接纳陈宫的进言,又沉迷酒色,误信陈登父子,最后战败遭擒。

曹操劝降陈宫,陈宫不肯屈降,曹操忍痛下令斩首处决陈宫纵观他的经历,可以说是都围绕着惨字。

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都希望能够得遇明主,但是奈何陈宫一直以来未曾遇到可以让自己尽心辅佐的明主。

陈宫被俘后,曹操一度欲劝他再度出仕,但陈宫不为所动,赴刑场受刑而死!可惜这位胸怀家国天下的人,一次又一次的遇人不淑!

三国演义重要人物结局(三国演义三大悲情人物)(2)

02

于禁

提前于禁,三国演义对其描述不多,世人皆知名将关羽北伐时水淹七军,生擒于禁和庞德,庞德赴死,于禁得以生还,因此对于禁多冠以屯田将军。

但是殊不知,于禁位列曹操的五子良将,于禁原为鲍信部将,鲍信战死后被王朗引荐给曹操,之后便随曹操南征北战,立下了许多战功。

因为敢于攻击不守军纪的青州兵,且为了维护军法不惜杀掉自己的故友,被曹操称赞胜过古代名将。

于禁带军严肃庄重,战斗中所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深得曹操器重,是曹操麾下外姓将领中唯一一个假节钺的人。

可以看到曹操对其之重视,后来于禁流落至东吴,孙权向魏国称藩后,将于禁送还魏国。

虽然魏文帝曹丕表面安慰于禁,却暗里让人作壁画羞辱于禁,于禁因此惭恚而死,被恶谥为厉候。

于禁征战一生,兢兢业业,制军严整、作战奋勇的名将,帮助曹操征张秀、讨吕布、敌袁绍、平叛乱,可以说是战功显赫。

但是至于他投降的原因至今也未曾得知,但是可以知道,如果投降,一世英名尽毁,如果不投降,自己大势已去,坚持抵抗无非是给数万将士带来灭顶之灾,相信他在选择投降时候内心一定是十分的痛苦。

三国演义重要人物结局(三国演义三大悲情人物)(3)

03

诸葛亮

诸葛亮的一生,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形容。

刚开始跟随刘备时候,刘备实力十分弱小,以诸葛亮的才华明明可以选择实力更大的曹操和孙权,但是诸葛亮其人的志向并不在于拜将封侯,而是匡扶大汉,为大汉廓清廊宇。

因此,他选择了刘备。通过诸葛亮的努力,使得刘备实力大增,到最后能三分天下有其一。

但是奈何刘备后来越来越膨胀,不顾赵云、诸葛亮的劝谏兴兵伐吴,导致蜀汉名将尽损,元气大伤。导致后来诸葛亮北伐大业久久未能成功。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好不容易把司马懿逼入绝境,奈何天降大雨,救了司马懿,诸葛亮不禁仰天长叹。

最后因操劳过度,最终病逝,可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