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京妈说,点击加入下方圈子,学习更多实用育儿知识,做靠谱家长。
文丨京妈说,原创内容。
朋友家宝宝添加辅食不到一个月,她发现自从给宝宝吃米粉后,宝宝就开始“便秘”,两天大便一次,之前是每天大便两次,于是她很着急,但是现在情况又特殊,不方便去医院,她发信息发我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宝宝吃米粉后大便次数减少,是“便秘”了吗?
小宝宝从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一般家长会首选给宝宝吃婴儿米粉,家长们会发现给宝宝加了辅食后,宝宝的大便开始变得粘稠,而且次数也减少了,家长就会担心“宝宝这是不是便秘了”?
其实,给宝宝添加辅食后,宝宝大便没有只吃奶时那么稀,而且大便次数减少,每天1-2次,甚至2-3天一次,只要宝宝没有其他方面的异常,比如不吃奶、睡不好、精神状态不好等表现,就不用担心。
但也可能宝宝吃了米粉之后真的发生便秘了,可能有下面这三种情况:
① 给宝宝吃的米粉铁含量较高,妈妈们可以对比下米粉的“铁含量”,试试选铁含量少的婴儿米粉给宝宝吃;
② 吃得过多,肠道不适应,添加辅食后,相比之前的单纯喝奶,宝宝肠道需要调整和适应,若是一次或是一天给宝宝吃的米粉过多,也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
③ 膳食纤维少,纯大米米粉的膳食纤维较少,再加米粉吃的比较多,也是容易可能导致宝宝便秘的。
宝宝吃米粉后出现便秘怎么办?
如果宝宝吃米粉后出现便秘的情况,家长们也可以尝试通过下面这些方法纠正。
1. 饮食调节
可以在辅食中增加些富含膳食纤维食物,比如玉米、芹菜、花生、韭菜、豆类等,做成菜泥给宝宝吃,吃的时候可以和米粉混合吃,这样可以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
2. 更换米粉
如果宝宝是因为米粉引起的便秘,那么妈妈也可以尝试给宝宝更换米粉,美版或澳版米粉中含铁相对较高,所以若宝宝吃的是这种米粉,可以更换成含量少的米粉的米粉。
另外,大米米粉中的膳食纤维较少,给宝宝吃了也可能导致便秘,所以妈妈们也可以尝试给宝宝吃粗粮米粉,如糙米米粉。
给宝宝选购米粉的几点建议:
① 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来选择,刚开始添加要选择原味米粉,然后逐渐尝试果蔬米粉,最后再尝试肉类米粉;
② 要常更换不同的口味,比如果蔬米粉中的菠菜米粉、胡萝卜米粉、各种水果口味的米粉、混合水果米粉等,等给宝宝添加了肉类,还可以选择肉味米粉。
3. 增加水分
吃母乳的宝宝一般发生便秘的比较少,奶粉喂养的宝宝常有便秘的现象。
那么在添加辅食后,妈妈们可以 适当给宝宝喝些粥汤、吃点水果,每天喝点温开水,尤其是吃了过多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后,要及时喝点温水,以促进肠道增强蠕动。
另外,经常便秘的宝宝就要少吃蛋糕、饼干、奶糖、巧克力、马铃薯等食物,容易导致腹胀的食物也要少吃或者不吃。
母乳喂养的宝宝从6个月开始每天要摄入30-80毫升的白开水;奶粉喂养的宝宝每天要摄入100-150毫升的白开水。
4. 训练排便
宝宝在六个月开始添加辅食后,排便会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大便也会定型,这时候妈妈们可以适当的训练宝宝定时排便。
因为吃了食物之后,肠蠕动会加快,常会出现便意,选择在进食后不久让宝宝排便,可以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宝宝如果不愿意排便家长就不要勉强了,这只是为了训练宝宝建立排便反射,并不是强迫宝宝排便,家长也可以观察宝宝排便规律,然后在某个时间段进行训练。
5. 增加活动
随着宝宝长大,宝宝的活动量也会增加,那在宝宝 6个月后就可以多让宝宝练习翻身;8个月后可以多让宝宝练习坐着;10个月后可以多让宝宝练习爬。
等宝宝稍微大些,还要积极多进行户外运动,比如跑、爬、跳风,以增强腹肌力量,促进肠道蠕动。
6. 按摩腹部
宝宝发生便秘时,妈妈们也可以适当帮助宝宝进行腹部按摩,也有助促进肠蠕动,一定程度上,缓解宝宝便秘。
如何给宝宝做腹部按摩?
- 按摩的时候要先搓热手掌心,手充分展开;
- 然后以肚脐为中心,捂住宝宝的腹部;
- 从右下向右上、左上、左下方按摩,每次5分钟,每天一次。
注意手掌不是在宝宝皮肤上滑动,而且捂住按摩,按摩之后妈妈可以发出“嗯嗯”的声音,以提示宝宝排便,但如果宝宝不愿意,妈妈们就不要勉强,也许过一会宝宝就自己排便了。
京妈最后提醒:
① 如果宝宝已经好几天没有排便,而且又出现腹胀、呕吐、腹痛时应该及时就医,以防肠梗阻;
② 宝宝便秘的时候,不建议经常使用开塞露或者用肥皂条之类的辅助品,更不要经常利用灌肠来帮助通便,这样会让宝宝形成依赖性的;
③ 一岁以内宝宝便秘不建议喝蜂蜜水,因为蜂蜜中含有各种肉毒杆菌和其他物质,而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还不够发达,胃酸的分泌也比较差,是很难消灭这些细菌的。
所以,京妈还是觉得,不要认为宝宝两天没大便就觉得宝宝一定是便秘了,建议家长们还是要先确认一下“宝宝到底是否为便秘”,如果家长自己不能判断,也可以去咨询咨询医生。
因为宝宝添加辅食后,的确会大便次数减少、大便变得更加粘稠,这是正常;但若是真的是因为吃米粉便秘,也可以试试上面这些方法,或是咨询医生一些建议,尽快帮助宝宝缓解。
关注「京妈说」,学习更多专业实用又接地气的母婴育儿知识,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京妈点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