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迎来发展(户县人终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鄠邑这个名字)(1)

户县钟楼

户县人终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鄠邑这个名字!

文/长安18子

2016年11月30日,经过各方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西安市户县撤县设区终于被国家批准下来了,户县变成了西安市最年轻的一个区。这本该是户县人民多么高兴的一件大喜事啊,可等到结果下来后,户县人民并没有多么高兴,反而是窝了一肚子的怒火。因为,户县撤县设区改名变成了“鄠邑区”,一个难写难认的生僻字名字,让户县人好长时间成了许多外地人嘲笑恶搞的对象,什么“鄂巴区”、“恶霸区”等名字都出来了,就连高铁票、央视主持人都会把“鄠邑”两个字弄错,给户县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可想而知了!

鄠邑迎来发展(户县人终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鄠邑这个名字)(2)

户县人民叫了几十年的“户县”这个名字,好听、好认、好写、好记,早已经深入人心、深入大家的骨髓了,大家对“户县”这个名字的感情已经很深很深了,并创造出了“户县农民画”、“户县软面”、“户县葡萄”、“户县大肉辣子疙瘩”、“户县秦镇凉皮”等许多享誉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名牌来。所以,好长一段时间,户县人民大多数人都没法接受这个生僻字的新名字,许多人对此还很抵触。许多地方的招牌好久都还没有改换,许多人出门自称还是“户县人”。

按理来说,一个地方的改名是当地人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应该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和拥护,而不是花纳税人的钱请一帮所谓的狗屁“专家”们坐在一起,吃吃喝喝,烟酒烟酒(研究研究),弄出这个“猪嫌狗不爱”的“鄠邑区”这个名字来,以此来彰显户县的历史悠久和厚重,岂不知却让户县人民为此郁闷了好久。

鄠邑迎来发展(户县人终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鄠邑这个名字)(3)

其实说到底,地名和人名都一样,就是一个符号,不管叫啥名字,只要叫应了就行了。叫户县也好,叫鄠邑也罢,都是这同一片土地,大家看、听、写、用习惯了就好了。毕竟,现在没有人能改变这个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就只能慢慢地接受了。

转眼间,户县撤县设区已经过去快五年了,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在无可奈何中也慢慢地接受了“鄠邑区”这个名字,原来不认识、不会写这两个字的人认识了也会写了。特别是第十四接全运会的几个项目,今年九月份将在这里举行,加大了市政设施投资和建设的力度,户县正在向变成鄠邑区的道路上,大踏步地迈进着。

祝我们的西安市户县和鄠邑区越来越好!

鄠邑迎来发展(户县人终于无可奈何地接受了鄠邑这个名字)(4)

【作者简介】长安18子,电信工程师,美文作者,喜欢诗歌、散文和旅游,企望用最浅白的文字,营造出最深的诗意。原创码字写文不易,欢迎大家关注、支持、点赞、交流!

我一直都很喜欢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也喜欢孔子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期待着与有缘人的相识、相交、互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