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

“燃哭”“肾上腺刺激拉满”“把女排精神刻进了骨血里”!

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上映两天、票房破亿,刀姐全程眼眶湿着看完这部曾因疫情撤档的电影,终于可以说一句:它没辜负这长达233天的等待。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

01 不论你带何种预设去看,都会深感意外

“尽管早就知道比赛结局,却仍然在看电影时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夺冠》一直在打破观众们进场之前,所有的预设。

有人带着“肯定很煽情”的预想进场,却发现:“没有过度的煽情和心灵鸡汤,出乎意料地热血和好看”;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

有人“害怕期待值太高而失望”,却发现:“我完全低估了它”;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

还有人认为它“给国产体育片立了一个标杆”,有人则预测它“必将夺得国庆档的冠军!”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

刀刀也走进了影院,全程眼眶湿着看完这部电影。

可以说,对每一位入场的观众而言,即便没有“女排情结”,《夺冠》也几乎是一部无法不落泪、很难不共情的电影!这份动人,不仅来源于体育电影本身的魅力,更来自中国女排这个“史上最强女团”的感染力。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5)

02 这才是中国的“女团门面”,全民都是她们的死忠粉

中国女排,真正的“最美女团”,每一个时刻都是高光时刻。

从1981年,以郎平为首的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杯的冠军,近40年来“中国女排”已经不仅是一个集体的名字,而是一种精神图腾。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6)

电影《夺冠》,将中国女排三代人、三十余年的沉浮图景,浓缩在135分钟的片长中,用三个关键性的时间点、来划分故事段落。

第一个段落,80年代中国女排从零到破纪录,创造“五连冠”神话;第二个段落,2008年前后郎平担任美国女排教练与中国对战,中国女排低谷时期;第三个段落,2013年前后郎平重回中国国家队担任主教练,中国女排重回巅峰。

最严女团

不论在哪一个时间节点,这群女排姑娘都有一个传承了30多年的共同点:

她们,每个人都是按照“最严女团的筛选标准”来选拔,经历了千锤百炼,不光有逆天的大长腿、更拥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战斗力,不论技术能力、心理承受力,都堪称“C位中的C位”。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7)

《夺冠》的海报上写着:“中国女排,流血不流泪,掉皮不掉队”。

这句话,坚强而痛苦,背后有着几代人流血流汗的艰辛故事。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8)

80年代,青年郎平,必须达到深蹲举铁100公斤,才有上场正式练球的资格;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9)

30年后,被郎平从河南队发掘来的朱婷,照样因为“太软”而经历了一段被打磨的历程;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0)

最强女团

《夺冠》,展示的就是这群以“最严女团筛选标准”选出的“国家门面”——中国女排,究竟是如何成团的?

电影几乎不做任何铺陈,从第一分钟开始,就借由彭昱畅饰演的女排陪练的眼睛,进入了一种“惊心动魄”的氛围中。

她们身上缠着胶布、带着伤,千百次地跃起、扣杀;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1)

她们没有电脑、没有技术分析,面对技术强大的对手,能做的只有把球网再升高15厘米!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2)

她们哭着擦去汗水,前一秒还说“我练不动了”,后一秒就满血复活:“继续啊!”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3)

第一代女排,创造的女排精神,是漳州训练馆墙上,那一个个深深浅浅的球印。

那不仅是被日复一日的大力扣杀凿出来的、也是被必胜的信念砸出来的。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4)

第二代女排姑娘,经得起胜利,也撑得住低谷;

从全中国人民期待着中国女排夺冠、到全中国人民都不觉得这些中国女孩还能夺冠,潜龙在渊,蛰伏并不意味着倒退。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5)

第三代女排姑娘,重新走上巅峰,她们找到的,不仅是新的制胜方法,更是在“赢”之外,去找到快乐、找到打球的意义。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6)

最美女团

你以为一场场比赛、一次次扣杀、成千上万次训练,就是女排姑娘的全部?不!

她们爱美、一起去烫最时髦的卷发;她们会玩,一起在公园玩水泛舟;她们温柔、你一针我一针地给不能出国比赛的彭昱畅,织了一件红毛衣。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7)

她们会在郎平一句“去休息、去玩、去谈恋爱”时,快乐地一哄而散;她们会勇敢而自信地表达自我“我不爱排球,我不想打球了”。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8)

看一场比赛,记住的是中国女排的实力;但看完《夺冠》,清晰地记住了每一位女排姑娘的样子,她们鲜活生动的性格,不论欢笑、落泪还是彼此鼓励的样子,都如此美好!

这样的女团,想必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愿意毕生都做她们的“死忠粉”。

03 女排精神,不仅是赢,而是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

《夺冠》作为一部承载了国人情结的体育电影,创作难度可想而知,但它不仅展示胜利和荣耀,同样也直面低谷、敢于革新。

时代在变迁,但女排精神不会变。

吴刚、黄渤、巩俐三位“女排总教练”执教方针的改变,其深层含义是女排精神随着时代进步而演变。从“六人国家队”到“大国家队”,三位教练执教理念的改变,与时代进步不可分割,伴随着国力的增强、人们对竞技体育认知的改变。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19)

女排精神与时俱进

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打开,民众意识到了发展的必要性。

吴刚身为女排的第一代总教头,对姑娘们狠,是因为早早就意识到了唯有勤能补拙。

“我第一次出国,我望着窗外的高楼大厦,我哭了,中国太落后了!”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0)

于是,第一代中国女排说:我们要赢,我们需要通过赢来证明:“中国人,行的!”

女排精神,是不屈不饶、是顽强坚持,是即便身处逆境也用百倍千倍努力去实现逆袭的勇敢。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1)

而到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女排精神更应该重提。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全民期待带来的巨大压力之下,败给了对手,一夜之间从天之骄女到败兵之部,到底丢失了什么?

黄渤饰演的陈教练说:“现在你们什么都有了,但是不是有的时候,‘这个’找不到了,这才是我们女排精神。”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2)

到了郎平成为中国女排的总教练之后,她大刀阔斧地改革、即便初期并不见效、即便四面楚歌也绝不退缩,她说“我郎平今天就是一意孤行了”。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3)

女排精神,在郎平对“输赢”的一番思索中,重新得到了带有时代印记的诠释。

“曾经一位外国记者问我,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这么看重一场排球比赛的输赢呢。我说,因为我们的内心还不够强大,等有一天我们内心强大了,我们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的唯一的价值。”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4)

于是,在里约奥运会半决赛前夜,面对败绩连连,焦灼疲惫的队员们,郎平没有给队员们任何压力,而是教会她们放下包袱、重拾热爱和信念。

“过去的包袱,由我们这代人来背,你们应该振作起来,放心地去打,放开了打,豁出去打,我和你们在一起。”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5)

重塑女排精神

《夺冠》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并没有高喊假大空的口号,而是用细节来塑造“人”、用对比来呈现“进步”。

80年代,中国女排拿身体、拿命去拼,彭昱畅扮演的女排陪练对女排姑娘说:“只要你们能拿冠军,你们让我做什么都可以!”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6)

但是30多年后,从脖子以下没有一块完好骨头的郎平,却问了女排姑娘一个从未有人问过她们的问题:“你们爱排球吗?”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7)

这个问题,看上去那么简单却又那么难以回答。

就像郎平为了调动朱婷内心深处的斗志,而问她:“你为什么要打排球?”朱婷说:“为了父母,为了成为你!”

但郎平摇头:“不对,像这样想,你只能和当年的我一样差劲。”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8)

大战前夕,朱婷接到郎平的短信。

她说:“我的学生遍布全球,你是我最骄傲的一个。大战当前,我相信你,你更要相信自己。”

这场戏,让从来不在人前轻易落泪的朱婷,一位天才球员、拥有铁一般意志的女孩,泪崩了。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29)

中巴大战,背水一战,越挫越勇的中国女排,拿下了这艰难的一局。

胜利的那一刻,答案呼之欲出。

过去,我们是为了国家、为了荣誉、为了责任而战斗,但现在,我们在背起家国责任的同时,也应当看见自己、找到自己、爱上自己打排球的模样。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0)

“中国女排,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一句句滚烫的台词,让人们心旌摇荡、热血沸腾。

中国女排为什么赢?不仅有女排精神,更是讲技术、讲人性。

郎平曾说:“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1)

有个令人触动的对比:80年代,李现扮演的“王干事”为吴刚执教的中国女排,带来了对手利用电脑等先进科技的消息。可是那时,女排能做的,只有比对手练得更苦、练得更狠,把球网升高15厘米。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2)

而到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中国女排如同世界任何一个强队一样,已经拥有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恰恰是利用电脑分析出的对手6号位的弱点,一招制敌!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3)

04 巩俐已封神,“半路出家”的她们同样让人尖叫

《夺冠》让我想给出高分的,不仅是对女排精神的深度理解,也不仅是对人物的出色塑造,还有巩俐、黄渤、吴刚、彭昱畅这些专业演员“求真”的表演、以及“半路出家”的女排运动员令人惊喜的演技。

巩俐已经一战封神!

有人说,她虽然只出演了“半部”《夺冠》,却足以拿下一个影后。

有人说,巩俐在自己的表演生涯,在“秋菊”“九儿”“颂莲”之后,再度留下了一个留名影史的角色。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4)

难怪陈可辛说:“郎平没有别人能演,只有巩俐,能够胜任”。

预告片曝光时,巩俐背影似足郎平、连郎平本人都分不出来,而正片中,巩俐一开口,人们惊了:“这是巩俐本人的声音?这真不是郎平本尊在配音吗?”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5)

演员究竟能做到什么境界?巩俐在《夺冠》里,给所有后辈上了一堂课。

“形似”只是第一步,微微驼背、推眼镜的动作、爱竖大拇指、手里常常握着笔、后仰的站姿和走姿乃至说话的口型……就连与郎指导朝夕相处多年、惠若琪为首的女排姑娘们,第一次在《夺冠》片场,见到巩俐化身的郎平时,都不由惊呼太像了!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6)

“神似”才是更高级的,巩俐抓到了郎平的“内心”,“撑住、我们要赢、我们不怕输”的精神,成为巩俐和郎平共同的精神内核,撑着她,在那几个月的时间里“郎平附体”。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7)

拍里约中巴大战那场戏时,巩俐被机器撞倒,手被绞进了机器里,两个指甲盖都掀掉了一半,鲜血直流,她却说“没事没事我还能再拍!”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8)

《夺冠》中的郎平,情感非常克制,她并不锋芒毕露,相反却显得内敛而深沉,纵使眼角有泪光,也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

然而,人物身上强大的王者气场、充沛的情感力量,却令人无法不为之牵动,无法不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39)

相比贵为影帝影后的黄渤巩俐,《夺冠》中承担重要戏份的,还有一群“半路出家”、并非专业演员的姑娘,那就是“我演我自己”的朱婷、惠若琪、袁心玥等女排姑娘们,令人惊艳的是:她们与影帝影后同框,居然完全不输!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0)

开篇,在巩俐未出场的头一个小时里,戏份最重的,是扮演郎平的白浪——郎平的亲女儿。

她太像人们记忆中的郎平了,像到甚至有观众怀疑:“是否仿照李安的《双子杀手》使用了顶级CG技术?”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1)

这位斯坦福的高材生,在四个星期内减重30斤,完全凭着天赋本能和超强感受力在表演,把监视器前的陈可辛都演哭了!

拍深蹲举铁100公斤那场戏时,郎平来探班女儿,穿上当年的运动服、表演了举铁的戏份,成为《夺冠》的彩蛋之一。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2)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3)

上面两张图,你分得清郎平和白浪吗?

白浪说,自己拍《夺冠》,才第一次看到妈妈20多岁时的照片,透过这张照片,她第一次触到了自己从未亲眼见过、只听说过的那个年代、那一群女孩。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4)

左起:陈可辛、白浪、郎平

“我演的时候,有时候我觉得是我自己的心,有时候是妈妈的心,有时候是我们一起的心。拍完这个电影,我更理解妈妈的动力是从哪里来的。”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5)

PS:其实在《夺冠》中扮演郎平女儿“白浪”的,是陈冲的女儿许文珊,她还曾出演《误杀》,发现了吗?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6)

而朱婷、惠若琪、、丁霞、袁心玥等中国女排现役队员们,让事先担心她们“表演不够专业”的人们彻底放下担心,为之鼓掌尖叫:“太会演了!”

里约奥运会中巴大战那场戏,除了魏秋月因为拍摄期间有孕在身无法出演,改由姚迪饰演魏秋月之外,中国女排夺冠时的原班人马,在镜头前重新“走”了一遍她们的冠军之路。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7)

她们说:“仿佛情景再现一样”,不需要有太多的矫饰,一切都历历在目。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8)

在全世界影坛,身高190的女演员都是罕有的,但《夺冠》这群身高190 的女演员,足以让国人自豪地说:“这群‘国家门面’、腿长一米八的女孩们,不仅打排球是最专业的,就连演技也很有天赋”。

巩俐在现场成了她们的表演指导,告诉她们:“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但情感是真实的”。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49)

陈可辛说,在片场,每个女排姑娘都仿佛成了“编剧”,她们跟导演、编剧讨论每一句台词。

“她们是演自己,我们根据资料给她们编了台词。她们一拿着台词,‘就说我不会这么说,我会这么说这么说’,她们自己改成了她们个人会说的话。”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50)

正因此,观众才能体会与女排姑娘“同呼吸、共命运”的热血沸腾感——“女排姑娘”如此鲜活生动,她们是令万众欢呼的英雄,更是如此可爱的“人”。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51)

不愧是zhuper!朱婷身为天赋球员,演戏也自然生动,在《夺冠》中的两场哭戏,让人为之动容,还因此上了热搜。之后,她受访时说:“我从来没熬过夜,作息时间可能到10点半11点就要休息了。拍戏到凌晨三点已经垮了,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辛苦,都不容易。”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52)

结语

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夺冠》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

想必每个国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个解读,恰如韩红所说:“从小就喜欢中国女排!当时的每位老队员我都能叫出名字,郎平,孙晋芳,周晓兰,杨希,陈亚琼,陈召娣,袁伟民教练,陈中和指导……一大早去影院看了,她们都是我心中的英雄!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将激励我一辈子! ”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53)

女排精神作为中国几代人的灵魂信仰,是想要赢、但绝对不怕输的底气,是顽强不屈、争取最后一丝机会的毅力,是面对低谷中的命运说“不”的勇气。

是百万种勇敢,同一种风范。

《夺冠》不仅是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故事,更是让全体国人一段难以磨灭的共同记忆。

满分,给中国女排,也给《夺冠》。#电影夺冠#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54)

今日主笔:某小刀。

@刀刀叨文艺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巩俐为女排加油(女排精神深深刻进骨血里)(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