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开关电源中的浪涌电流:

开关电源在开机时,由于电容电压不能突变,因此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充电电流。这个电流就是我们常说的输入浪涌电流,它是在对滤波电容进行初始充电时产生的。这个浪涌电流虽然时间很短,但如果不加以抑制,会减短输入电容和整流桥的寿命,还可能造成输入电源电压的降低,让使用同一输入电源的其他动力设备瞬间掉电,对临近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开关电源热敏电阻(开关电源元器件选型)(1)

热敏电阻在浪涌电流抑制中的作用:

浪涌电流的抑制方法很多,一般中小功率电源中采用电阻限流的办法抑制开机浪涌电流。我们以热敏电阻NTC为例,讲述热敏电阻在浪涌电流抑制中的作用。

NTC热敏电阻,即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特性是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呈非线性的下降。NTC在应用上一般分为测温热敏电阻和功率型热敏电阻,用于抑制浪涌的NTC热敏电阻指的就是功率型热敏电阻器。在常温时,NTC热敏电阻具有较高的电阻值,即标称零功率电阻值。当开关电源开机后,NTC热敏电阻会迅速发热、温度升高,其电阻值会在毫秒级的时间内迅速下降到一个很小的级别,一般只有零点几欧到几欧的大小,相对于传统的固定阻值限流电阻而言,这意味着电阻上的功耗因为阻值的下降随之下降了几十到上百倍,因此这种设计非常适合对转换效率和节能有较高要求的开关电源产品。断电后,NTC热敏电阻随着自身的冷却,电阻值会逐渐恢复到标称零功率电阻值,恢复时间需要几十秒到几分钟不等。下一次启动时,又按上述过程循环。

NTC是以氧化锰等为主要原料制造的精细半导体电子陶瓷元件。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呈现非线性变化,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利用这一特性,在电路的输入端串联一个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增加线路的阻抗,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抑制开机时产生的浪涌电压形成的浪涌电流。当电路进入稳态工作时,由于线路中持续工作电流引起的NTC发热,使得电阻器的电阻值变得很小,对线路造成的影响可以完全忽略。

NTC的选择公式:

开关电源热敏电阻(开关电源元器件选型)(2)

对上面的公式解释如下:

1. Rt 是热敏电阻在T1温度下的阻值;

2. Rn是热敏电阻在Tn常温下的标称阻值;

3. B是材质参数;(常用范围2000K~6000K)

4. exp是以自然数 e 为底的指数( e =2.71828 );

5. 这里T1和Tn指的是K度即开尔文温度,K度=273.15(绝对温度) 摄氏度

开关电源热敏电阻(开关电源元器件选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