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水源、水质及池塘要求在草鱼养殖之前,确保水源及水质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水源受到工业、农业污染,会极大的增加病虫害发病几率,同时也不符合生态养殖要求因此必须要确保水质达标,做好对水质的检测工作,避免化学因子含量超标一旦发现水中的有机物、磷元素等含量超标,应及时的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同时要做好池塘水深度控制工作,一般情况下,2.5-3 米最为适宜,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草鱼病防治技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鱼病防治技术
1 草鱼生态养殖技术要点分析1.1 水源、水质及池塘要求
在草鱼养殖之前,确保水源及水质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水源受到工业、农业污染,会极大的增加病虫害发病几率,同时也不符合生态养殖要求。因此必须要确保水质达标,做好对水质的检测工作,避免化学因子含量超标。一旦发现水中的有机物、磷元素等含量超标,应及时的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同时要做好池塘水深度控制工作,一般情况下,2.5-3 米最为适宜。
此外,在养殖的过程当中还要配置齐全的供电设备,确保池塘无漏水现象,同时要确保进排水操作便利。在对池塘进行注水之前,要用生石灰对池塘底部进行消毒,晾晒20 天。
1.2 鱼种要求
在选择鱼种的过程当中,要确保其品质优良,并且健康,以便于更好的保障草鱼养殖质量。一般情况下,鱼种主要包括自繁自养鱼种和本地鱼种。这两种鱼种特性优良,符合无公害养殖需求。另一方面,部分养殖户往往会使用进口鱼种,在使用这些鱼种的过程当中,要认真做好检疫工作,确保健康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引种。在对鱼苗进行放养之前,需要认真的做好对鱼苗的消毒工作,将其浸泡在3~5% 的盐溶液当中,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降低疾病发病率。
1.3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饲料的投喂管理,其二是水质管理。在草鱼生态养殖的过程当中,草鱼的主要食物是水草,人工养殖的草鱼其食物主要是颗粒饲料,辅助食物为绿色饲料。一般情况下,每天投喂草鱼饲料3 次即可。当投喂后,如果发现存在未被吃掉的饲料或水草,应及时的做好清理工作,避免影响到池塘的水质。除此之外,要对养殖密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密度过大容易缺氧,密度过小产量过低,适宜的密度才能为鱼群的生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进而提高产量和商品鱼的品质。
1.4 水质管理
做好水质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能够为草鱼的生长营造良好的水质环境。在这一过程当中,在寒冷天气清晨、阴雨天气情况下,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溶氧。池塘中的水,应根据养殖情况及时加注新水,每次换水量控制在50 公分左右。养殖户还要做好对池塘水质的检测工作,定期对其酸碱度进行科学的测定,确保其在7-8.5 之间,PH 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鱼类的生长。
2 草鱼病虫害防治对策探讨2.1 生态防治措施
在草鱼养殖的过程当中,为了降低鱼病的发生几率,要认真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在防治中,应以生态防治技术为主。首先养殖户要严格的把控好池塘环境及鱼苗质量。在使用池塘之前,要认真的做好清洁消毒工作,暴晒池底,并使用生石灰展开有效的消毒,不留死角。在选择鱼苗的过程当中,要确保其具备健壮的体质,同时要确保其无伤病。在鱼苗放入池塘之前,需要注射草鱼“三病”疫苗,有效降低鱼病的发生几率。在对鱼苗进行引种的过程当中,应选择国家级鱼苗场,确保鱼苗质量。在放养鱼苗的过程当中,要进行搭配养殖,并合理的控制好放养比例,一般情况下,草鱼和配养鱼比例在4:1 最为适宜。在培育的过程当中,要重点做好对草鱼体质的强化工作,饲喂营养均衡的饲料,并做好驯化工作。同时要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每间隔15 天利用生石灰化浆泼洒在池塘进行消毒,在每年的6-9 月,是鱼病的高发期,因此要配合使用其它消毒剂做好消毒工作。在养殖后期,由于鱼群在生长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残饵,导致池塘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物质增加,威胁草鱼的健康,因此要配合使用光合细菌,做好对池塘环境的净化工作,降低鱼类的发病几率,避免造成巨大损失。
2.2 治疗措施
在草鱼养殖的整个过程当中,肠炎、赤皮病以及烂鳃病有着较高的发病几率,被称之为“草鱼三病”,患病鱼极易导致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养殖户一旦发现草鱼感染病害,要及时的将死鱼清理掉,并停止投喂饲料,持续3-5 天,然后在饲料当中混入适量的肠炎烂鳃灵,并投喂到池塘当中进行治疗。或者可以使用中草药大黄泼洒到池塘当中,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如果发现草鱼患病较为严重,应及时做好对池塘的消毒净化工作,可以使用二氧化氯或者漂白粉等药物,降低草鱼死亡数量。最后,在草鱼养殖中,三代虫和中华鳋等寄生虫病也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因此也应做好防治工作,在池塘当中泼洒灭虫王,每亩池塘泼洒量为500g,每间隔1 天泼洒1 次,连用3-5 天,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