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年,李隆基即皇帝位,这就是唐玄宗,又称唐明皇。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唐朝的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唐朝开元盛世的局面和灭亡的原因)(1)

这一时期被认为是继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之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次鼎盛局面,是唐朝的全盛时期,首都长安城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

唐朝的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唐朝开元盛世的局面和灭亡的原因)(2)

唐玄宗开创了盛世之后,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唐玄宗改元天宝后,志得意满,决意放纵享乐,从此不问国事。在他纳杨玉环为贵妃之后,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18年之久,使得朝政日渐败坏,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唐玄宗晚年好大喜功,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以邀战功。又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使得节度使与军镇上的士兵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安禄山掌握重兵,在755年11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很快就攻陷了首都长安,史称“安史之乱”。

唐朝的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唐朝开元盛世的局面和灭亡的原因)(3)

唐玄宗吓得逃到成都,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为太上皇。安禄山则自称大燕皇帝,年号圣武。经过8年时间这场叛乱才被平定。“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元气大伤,唐朝从此由盛转衰。此时均田制已经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藩镇割据的形势已经形成。自此以后,唐朝外有吐蕃、回纥、南诏等外患,内有宦官掌权,禁军兵权甚至是皇帝的拥立都由宦官来决定。

859年爆发农民起义,经过黄巢的打击,唐朝的基础被打破,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新兴起一批节度使,于是新旧割据势力相互间展开了剧烈的兼并战争。其中黄河流域势力最大的是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汴宋节度使朱全忠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三人。

唐朝的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唐朝开元盛世的局面和灭亡的原因)(4)

889年,朱全忠奉表逼唐昭宗迁都洛阳,强令朝廷百官随驾东行,动身后派人尽毁长安宫室、百司及民间庐舍。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接着又把崔枢等被贬的朝官30余人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这次事件史称“白马驿之祸”。政治上的阻力已全部扫除,朱全忠遂于907年逼唐哀帝禅位于己,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都于开封。唐朝灭亡。

唐朝灭亡后,五代的李存勖所建的后唐和十国的南唐都自称是唐朝的承继者而用“唐”作为国号。事实上他们的皇帝与唐朝的皇帝并无血缘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