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2)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4)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⑵。

气蒸云梦泽⑶,波撼岳阳城⑷。

欲济无舟楫⑸,端居耻圣明⑹。

坐观垂钓者⑺,徒有羡鱼情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5)

注释

⑴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

⑵涵虚混太清:天空倒映在水中,湖水与天空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

⑶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气蒸,一作“气吞”。

⑷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在洞庭湖东岸。撼,一作“动”。

⑸欲济无舟楫(jí):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楫,船桨,这里借指船。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⑺坐观:一作“徒怜”。者,一作“叟”。

⑻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空,一作“徒”。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6)

简析

此诗是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

这首诗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借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明代胡应麟《诗薮(sǒu)》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然壮语也……盛唐绝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7)

最豪放名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8)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鹿门山。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9)

谢谢阅读,送上小幽默动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格律(八百里洞庭的最壮阔之作)(10)

空调越吹越热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