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测试开始了(国学自测四)(1)

国学自测

(四)

1.古代学生拜师要送礼吗?( )

A送

B不送

C可送可不送

D看老师有没有要求

2.明清时期,“南洋”是一个常用地名。它是以中国为中心,对应东洋、西洋、北洋的称呼。下面哪项属于“南洋”的地理范畴?( )

A马来群岛

B菲律宾群岛

C印度尼西亚群岛

D中南半岛沿海

3.下列是理学代表的有:( )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刘伶

4.杜甫名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其中的“造化”说的是什么意思:( )

A时运、运气

B天地自然的生养化育

5.被誉为“书中仙手”的唐代书法家是:( )

A张旭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李邕

6.“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

A大草原

B盛产羊毛的地方

C众多宫殿

D美丽的地方

7.我国很多作物都源于外来物种,外来物种的种植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生活,

下列哪种植物是外来物种?( )

A白菜

B荔枝

C西红柿

D黍

8.京剧的五法有哪些?( )

A手、眼、身、法、步

B手、眼、身、发、步

C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

9.先秦时期,男女都能戴巾帼用作首饰,而现在“巾帼”为什么代指女性?

10.国子监的“祭酒”是做什么的?

参考答案

1.A古代学生与教师初次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名曰“束脩”。据载,这一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孔子时代。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孔子的这句话是说:“只要带了拜师挚礼,没有我不教育的人。”

束脩,历来解释不同,但多数都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这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朱熹认为“束脩其至薄者”,意思是这“十条腊肉”不算什么厚礼。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一般穷若人家,只要稍作努力,还是拿得出这个礼的。

2.ABCD。以上选项都在南洋的地址范畴之内,还包括马来半岛等地。在中国古代,汉族民众开始移民到南洋,在明朝时期及明亡以后,大量汉族移民涌入南洋定居、谋生,当时叫做下“南洋”,还曾在那里建立过一系列政权。目前,南洋一词已经不常用了,但作为学校和企业名称,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却还不时可以见到。

3.ABC。“理学”一般指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思潮,也称道学。它萌芽于唐中叶以后的韩愈、李翱,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狭义的理学专指程颢、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4.B。这与《庄子·大宗师》中“今一以天地为炉,以造化为大冶”的“造化”是一个意思,都有一种浑然天成、自然神奇的含义。这个神奇的施为者其实是“一” “道”“天”等概念性存在。

《淮南子·原义》说:“乘云陵霄,与造化者俱。”

《淮南子·精神》也说:“伟哉造化也。”

除了这种道家色彩极为浓重的含义外,“造化”还被我们用来指时运、运气。

5.D。在唐代,不论书法创作还是书法理论上都是人才辈出,人们还结合他们自身的特点给了他们特有的昵称,如“颠张醉素”就是说张旭和怀素,“颜筋柳骨”是指颜真卿和柳公权,而“书中仙手”则是专指李邕。李邕字泰和,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李邕曾任汲郡、北海太守,人又称他为“李北海”。李邕以行、草最为著名。他对书法力主创新,反对模仿。

6.C。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南临古长城,东、西、北三面被黄河所环绕,东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波状高原,中部为毛乌素和库布齐沙漠,北部为黄河冲击平原。

7.C。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番茄别名西红柿、洋柿子,古名六月柿、喜报三元。原产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黍,是中国小杂粮的一种,一年生粮食作物,成熟以后是金黄色,在中国的北方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子实煮熟后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等。

8.C。四功五法是京剧表演的基础。关于“五法”,常见的说法是指“手、眼、身、法、步”。手有手法,眼有眼法,这都可以说得通,可是“法”是什么呢?实在有些古怪。于是,有人解释说是“手、眼、身、发、步”。头发上的功夫值得单立一法?恐怕要有待高明之士去说圆全了。

“五法”之说,程砚秋先生的论述最为准确——“所谓五法,它是口法、手法、眼法、身法、步法。通称‘口手眼身步’。这五个法子,虽然各有各的独立性,但是在舞台上又必须相互为依、互相配合的。”

9.巾帼是古人使用的一种首饰,宽大似冠,高耸显眼,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面紧裹一层彩色长巾,可以随时戴取。汉代以后,巾帼成为妇女专用的妆饰。在汉代,宫廷贵族夫人戴帼是一种礼仪,因此,巾帼遂成为妇女的代称。宋代抗金女将梁红玉、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人们都称赞她们是巾帼英雄。

10.祭酒一词,初指古代祭祀或宴会时,年高望重者举酒祭神一事。到后来,逐渐引申为学官的主持人。国子监是古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就是古代主持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