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24小时坚守家门口(饭店歇业她当起)(1)

烧饭做菜、分发保供物资、维护核酸筛查现场秩序……自封控以来,在疫情防控多个“关键环节”上,邻居们都能见到小阿姨的身影。小阿姨是虹口区北外滩街道鸿兴里居民区的一位普通居民,也是一名特殊的疫情防控全职志愿者。3月28日起,她主动住进了居委会办公室,和居委会干部同吃同住同干活。经过20多日的相处,她不仅成了小区里得力的志愿达人,更成了社区干部贴心的后勤大管家。

小阿姨姓崔,因为在丹徒路上开了一家“小阿姨菜饭店”,大家都习惯叫她“小阿姨”。平日里,小阿姨就是小区里的热心人,经常到居委会帮忙。最近,她的饭店暂停营业,原本可以在家陪伴读初二的孩子,但看到居委会干部日夜奋战,她“真想帮帮她们”。考虑到自己每天在一线有被感染的风险,在和加入商量后,丈夫决定让她“放心冲在前”,自己守好小家。就这样,3月28日,小阿姨来到鸿兴里居委会,提出想在封控前住进办公室,成为“全职志愿者”。

鸿兴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世坦言,起初她还有些担心,“小阿姨”从未与社区干部磨合过,疫情防控时间紧、任务重,会不会好心办坏事?但经过这20多天的合作,她直言:“幸好小阿姨来了,帮了很多忙,还解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原来,鸿兴里居委会共7名社区干部,要负责5个较为分散的小区,涉及1100户、近3000人。疫情防控以来,大家基本“没有饭点”。小阿姨就使出做快餐的拿手绝活,就地取材做菜饭、馄饨、面条,让忙了一天的人们能吃上口热饭。但后来,随着社区事务越来越多,她也顾不上烧饭,跟着社区干部投入到分发保供物资、关心独居老人、核酸筛查叫号等工作中。

志愿者24小时坚守家门口(饭店歇业她当起)(2)

在没有任务的时候,她就抓紧时间做居委会的后勤工作。现在,门口收发物资的大桌子成了她的“办公桌”,她在这里接收街道派发的防疫物资,再把防护服、消毒液等搬进办公室分门别类放置好;小区居民的快递来了,她按楼栋整理好,消杀后再让志愿者和保安派送。这期间,如果社区干部都去别的小区忙了,她还要见缝插针接听居民来电,顺手再把大家的行军床、睡袋铺一下。

有时候,她还是社区干部最贴心的“心理疏导员”。昨天,一名社区干部因为自己的核酸报告迟迟未出,见她焦虑得饭也吃不下,还把自己隔离在办公室的小房间里,小阿姨第一个打开门,给了她拥抱,还安慰她平时一直做好防护,肯定没事。当晚10点多,这名干部终于收到了核酸阴性证明,眼泪都快流了下来,小阿姨又笑着拍拍她:“你现在想吃啥?我这就帮你去弄!”

小阿姨说,经过这20多天,她发现在政策与居民之间,要当好“穿针引线”的人真不容易,她希望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区干部分忧、减压。陈世说,小阿姨等志愿者常常为大家带来感动,也带来振奋。在鸿兴里居民区,除了小阿姨,还到岗了一批下沉一线的机关干部、“双报到”党员、居民志愿者等,在有些小区,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了总户数的十分之一。

作者:单颖文 张雯珵

编辑:占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