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

京报锐评:法律面前无“顶流”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李易峰作为新生代演员,戏演得不少,奖拿得不少,近些年来更靠“正派阳光”的人设吸粉无数。可就是这样一个“顶流”,却丝毫不爱惜羽毛,不懂洁身自好,视法律于无物,置公德于不顾,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从艺有门槛,做星先做人。明星作为公众人物,很大程度就是靠知名度和美誉度吃饭的,言行举止都称得上是一种价值输出。特别是很多鲜肉、小花有大批青少年粉丝,更要在荧幕上下自我约束、做好表率。可近些年来,这星那星曝出的丑闻不少,作奸犯科的也大有人在,嫖娼、吸毒、偷逃税……某些人一有点小名,就开始飘了,以为出点什么事发个声明也就过去了。然而,法律面前可没有什么“顶流”。就拿李易峰来说,此前的“辟谣”还振振有词,可如今“实锤”面前,不仅要受到法规制裁,与之合作的品牌商也纷纷宣布解约。

又到一年一度高考段子大赏(2023高考备考李易峰翻车)(1)

法须敬,律须畏,千万别想当然,抱侥幸。眼下,关于李易峰的舆论仍在发酵,我们相信,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也再次提醒“李易峰们”:以身试法,必然凉凉!

素材主题

理性追星 规范饭圈 粉丝文化 社会风尚

尊重规则 敬畏法律 修身养性 洁身自好

保持初心 自尊自爱 独立精神 个体觉醒

艺人艺德的经典句子

1.德不配位,必有灾殃。(《易经》)

2.学艺先学德,演戏先做人。(梨园古训)

3.艺有术,道有德,请努力做个德艺双馨的艺人吧!(人民网)

4.私德不修,人生必难行稳致远,这是铁律。(《中国妇女报》)

5. 颜值不是挡箭牌,才艺也不是护身符。

6.勤修为,知行止,越是名气大越爱惜羽毛,才能拥有更为丰饶而灿烂的艺术人生。(人民网)

7.粉丝可以入戏,但不要沉溺;追星可以热情,但永不迷航。

满分题目

《德艺双修,方能行稳致远》《令不可破,法不可违,人要做好》《自律,决定人生高度》

《明星失德,终成流星》

满分段落

(一)

艺有术,道有德。明星艺人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关乎社会的价值观、人生观导向,应始终以德艺双馨为标尺,尤其是拥有众多年轻拥趸的“流量明星”更要以身作则,自律自爱,将关注度当成压力,把高流量转化为动力,自觉担当起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价值观的责任,真正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让流量回归正途。(央视网评论员《“流量明星”岂能没有正能量》)

高考角度:德艺双馨,榜样力量。

(二)

盛极必衰,月满则亏。我们看到,情况在悄悄发生改变,“流量明星”已不再是票房的“杀手锏”,好口碑正在成为叫座的“风向标”,文艺创作正在回归理性和正轨。“流量明星”们也该清醒清醒了,艺人还是要把心思放在作艺上,磨砺演技方是光明大道,打造作品才是立身之本,否则,一时再红也注定是短命“流星”。(央视网评论员)

高考角度:磨砺演技,回归初心。

(三)

追星并非不可,但不能越出法律道德界限。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虚拟社会也有规范秩序,不能无成本、无负担地肆意妄为。如果因为追星而失了心智、乱了行为,只会害人害己。(央视网评《饭圈文化该驱邪扶正了》)

高考角度:法律道德,合理追星。

高考角度:公共价值。

“学艺先学德,演戏先做人。”身为演艺人员,特别是那些知名度较高的艺人,更需严格自律,当好表率。一旦玩火,就会带来恶劣影响。端了演艺这碗饭,就要守住行业规范,在德艺上均有追求,演艺道路才能越走越宽敞。得意最易忘形。不论你是披荆斩棘的哥哥还是乘风破浪的姐姐,越顺风顺水的时候越要小心看路。歪路别走,捷径慎行,小心驶得万年船。

(来源:央视新闻评论)

高考角度:严格自律,德艺双馨。

明星作为公众人物,靠知名度和美誉度吃饭,一言一行必须有法律和道德的双重约束,这是一个公众人物的自我修养。基于此,全面提升艺人道德修养很有必要。但愿李云迪事件能警示娱乐从业者,让明星意识到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让自身的正能量配得上流量,给社会公众一个良好的示范。(来源:浙江在线)

高考角度:道德修养,人生自律。

明星身份并非保护伞,颜值才艺不是挡箭牌。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一言一行都受到大众关注,当有应有的自我要求,才配得上优质的榜样作用。开放包容的社会可以接纳音乐风格的求新求异,但不意味着可以接纳私生活的放纵与无度,更不意味着可以肆意妄为、表演人设。粉丝对明星的支持,也不是在舆论上的一味“包容”。德行不修,人生必难行稳致远,这是铁律。德行有亏的“明星”注定只会成为“流星”,不会有璀璨并长远的舞台。

高考角度:道德与偶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阶段明星文凭作弊,偷税漏税,猥亵异性,低俗聊天……一个又一个年轻人“翻车”了。这些“青春翻车”的现象,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而有时候我们自己也不无翻车的危险。

请以"不该翻车的青春"为主题,为报社"青年话题"栏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析】

青春大道上,如何不翻车

古人云:“人不轻狂枉少年。”何为少年?少年应该有着一腔热血,敢于仗剑走天涯。他们“仗”着年轻,敢于挑战权威,举手投足之间都应该有着一股自信之风,尽显少年的张扬与坚定。这便大致是古人对“轻狂”的理解。可时至今日,少年“轻狂”似乎变了味,从年初郑爽的偷税漏税,到罗志祥的“多人运动”,再到这个暑假吴亦凡、霍尊、钱枫等人接二连三地被曝黑料,这样一些正值青春的少年,似乎误解了“轻狂”二字。

有人说,青春是一颗划破天宇的流星,虽然绚丽却很短暂。也有人说,青春是一颗常青树,永不凋谢。而在这个物质横流的时代,青少年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端正品行,把握方向,用青春谱写人生,防止在青春大道上翻车。

明辨善思,可以帮助我们绕过海底的暗礁。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不少网红公司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打造成流量明星,他们费尽心思地造人设,化妆打扮,打卡综艺,误导人们获取成功是多么容易的事儿。有的青少年无法分辨事实,盲目跟风,最后酿成大错。谎言终究会被戳破,所谓“明星”的本性也会暴露无遗。所以我们在面对形形色色、花里胡哨的网红明星时,更应该擦亮眼睛,做到明辨。好的偶像不是一天练成的,我们不仅要注意他们的言行举止,也要留心他们的品性,做到善思。

提高素质,可以让我们看到潜藏的阴沟。

这么多在阴沟里翻车的明星,让我们引发深思:一个毫无心灵底蕴的人就可以充当公众人物来误导观众吗?当然不可以,我们无法改变这样的时代,但我们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质。“人不轻狂枉少年”本没错,可是我们总得有轻狂的资本才可以做一回真正的少年。北大的韦东奕在数学方面登峰造极,却总是以一瓶水、几个馒头的朴素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天才少年曹原在石墨烯的研究中取得巨大进展,却毅然回国发展。这些例子,无一不证明了本身作为学生的我们在仰望真正的大师的同时,应该丰富自身的底蕴,在默默的努力与仰望中离大师更近一步。

自我慎独,可以助我们越过未知的陷阱。

何为慎独?即独处无人监督时,更须谨慎从事,严于自律,这是一种道德修养。善于独处,有众多好处,我们可以思考、可以自省、可以阅读,可以在心灵上与鲁迅、华罗庚、霍金等偶像去交流,他们是真正的偶像,是经过时间和一代代“观众”所检验留下的巨星。在与他们一次次“交流”中,我们可以完善自我,充实心灵。相比于在网络上当某明星的爱豆,与这些大师们一次次心灵的碰撞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弊了。

明辨善思,提高素质,自我慎独,犹如三本宝典。只要修炼好这些功法,我们的青春便可在大道上披荆斩棘、畅通无阻,不会在某个不知名的阴沟里翻车了。做到这些之后,也千万别忘了“人不轻狂枉少年。”(魏煜晨 指导教师:李仁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