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条大黄鱼能换多少大洋(民国时期一条小黄鱼)(1)

战争年代,最保值的就是黄金。

民国时期,中国处于动荡之中,如果你去做生意,对方愿意提供几种支付方式,你会选择哪种呢?

1、纸币 2、房产 3、土地 4、小黄鱼

一、纸币

民国二、三年,全国各地发行纸币总数约1.63亿元,凭空超发的货币,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短短两年时间,纸币购买力贬值近半。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又进行法币改革,但无论是法币还是金圆券,都以极快的速度膨胀贬值。

动荡时期,老百姓最不敢持有的就是纸币,即便是有,也恨不得马上花出去。

民国一条大黄鱼能换多少大洋(民国时期一条小黄鱼)(2)

二、房产和土地

房产和土地相对纸币,稳定性更高,但是在动乱年代,房产、土地可能被侵占,甚至处于炮火之中,这时候,小黄鱼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三、小黄鱼

黄金是天然的货币,上千年来,黄金在全世界流通,是世界上公认的货币。

黄金相比纸币,不存在超发的现象,黄金开采速度有限,世界储量恒定,同时黄金不易消耗,相交于土地、房产易于携带。

民国一条大黄鱼能换多少大洋(民国时期一条小黄鱼)(3)

民国时期,老秤一斤为16两,所以,那个时候的1两等于31.25克。

民国时期的小黄鱼重1两,也就是31.25克。

与小黄鱼相对的,还有大黄鱼,重量的10两,312.5克。

那么,终极问题来了,一条小黄鱼,在今天,价值多少钱呢?

31.25克约等于1.1盎司;

2019年12月最新国际金价为1477美元每盎司。

所以一条小黄鱼的价值为1624美元,11363元人民币。

所谓枪炮一响,黄金万两。在和平年代,黄金的价值比较稳定,人们对于黄金的需求较弱,一旦发生较大型的战争,黄金的价值就会凸显,战乱年代,其价值远不止11363元的货币价格。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