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精和味精都是我们日常经常使用的调味品,由于二者都有提鲜的作用,所以在我们炒菜或者是凉拌菜的时候都会使用到。既然都是调味品,都有提鲜的效果,那这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呢?鸡精里真的有鸡肉吗?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哪个危害大(鸡精和味精有什么区别)(1)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者的区别

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是氨基酸的一种,也是蛋白质的最后分解产物,是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生物发酵而来的,主要原料是玉米、淀粉,所以味精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天然食品,而且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已经把它归类到了安全的类别当中。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哪个危害大(鸡精和味精有什么区别)(2)

鸡精

鸡精的主要成分是味精和食用盐,添加了鸡肉骨头粉末或者是浓缩抽提物以及其他辅助原料,所以可以理解为鸡精是带有鸡肉香味的味精,是一种复合调味品。从鸡精的主要成分上来看都是安全级别的,所以鸡精也是一种安全的调味品。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哪个危害大(鸡精和味精有什么区别)(3)

从二者的主要成分上来看,鸡精和味精其实没有什么很明显的区别。但是从口感上来讲,还是有一些差别的。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味道鲜美,可用来调味,是一种比较纯粹的调味品,营养就谈不上了。鸡精中除了主要含有味精外,还有鸡肉的香味,所以在口感上更好一些,因此适合多场合使用。

鸡精中真的含有鸡肉么?

这个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优质的鸡精是使用新鲜的鸡肉、鸡骨、鲜鸡蛋为主料,通过蒸煮等多重工序,再配以味精、糖、盐等多种辅料复合而成。因此营养成分也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也有一部分鸡精是在味精的基础上再添加少量的核苷酸、香精等具有鲜味的物质而形成的,所以这部分鸡精是不含有任何的鸡肉成分的。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市场上鸡精的种类特别多,我们在购买鸡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挑选优质的鸡精进行购买。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哪个危害大(鸡精和味精有什么区别)(4)

哪些菜中不能放味精呢?

1、炒肉菜以及带鲜味的食物

因为肉类中本身就含有谷氨酸,在烹饪的过程中与我们加入的盐遇到高温以后就会形成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所以没有必要再放味精。另外像蘑菇、海鲜等本身自带鲜味的食物,也没有必要再放味精。

2、不能和醋一起放

因为味精在酸性环境下溶解效果差,并且酸性越浓溶解效果越差,提鲜的效果就越差。所以我们做的菜如果放了比较多的醋,就不要再放味精了,像鱼香肉丝,醋溜土豆丝这种就不能放了。

3、调馅料不能放味精

需要注意的是味精遇到高温(100)度会发生反应,形成有害的焦谷氨酸钠,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我们在制作炒菜的时候一定要在关火以后,菜出锅之间再放味精。另外我们在制作馅料的时候就不要放味精了。因为我们制作的馅料往往要包成包子或者饺子等,需要经过或蒸或煮或炸,这个过程会使味精在高温环境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鸡精和味精的区别哪个危害大(鸡精和味精有什么区别)(5)

【小贴士】

1、鸡精中含食用盐的成分,有一定的咸味,所以我们如果在做饭的过程中加入了鸡精,再加盐的时候需要注意控制食盐的量,减少或者不加。

2、味精在高温或者是长时间烹饪的时候都会产生有害物质,所以在使用味精的时候一定要在出锅的时候再放。

我是小茉莉,专注营养健康的家常美食,每天会更新不同的家常美食制作方法,如果你也喜欢美食,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讨论,大家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成为自己的美食家。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记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欢迎大家关注和转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