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澳门回归过程简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澳门回归过程简介(澳门回归的前前后后)

澳门回归过程简介

一、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她位于珠江三角洲南岸,毗连广东珠海,与香港分处于珠江口伶仃洋东西两侧,两地相距仅40海里。澳门地区包括澳门半岛、函仔岛和路环岛,总面积为16.52平方公里。古时为船舶岀入港口,故称澳;又因其地两山相对,故又称澳门;旧属广东香山县管辖,又被称为香山澳、濠镜澳、濠镜等;又因其同妈祖神庙有关,历史上澳门也称妈阁。

明朝时,澳门还只是一个小渔村,随着明末经济的发展,外贸增多,南洋各国的商船开始到澳门进行贸易。16世纪前期,葡萄牙殖民主义势力扩展到远东,葡萄牙曾派遣一艘船来到中国,打听明政府是否允许他们来做买卖。由于明朝的严词拒绝,葡人尚未入居澳门。嘉靖三十二年(1553),葡萄牙商人以借地晾晒水湿贡物为名,开始入居澳门,并于1557年进一步贿赂澳门地方官员,企图取得在澳门的居留权。1573年,澳门地方官员将葡国商人的贿赂改作地租,从此作为定例,并著入《广东赋役全书》,表明政府已正式允许葡国人在澳门租地居留,1614年两广总督张鸣冈曾上疏,认为对付葡人的最好办法,不是将他们驱逐,而是利用葡人在澳“日夜所需仰给于我”的处境,“申饬明禁”,加强防范和管理。

葡萄牙人获得居住澳门的许可之后,不断擅自扩大居住区,并逐步建立起对澳门居住地的社会管理,其管理形式体现着欧洲中世纪城邦管理的传统色彩。表现在:建筑城堡、炮台;建立管理澳门机构——澳门议事会(1583年建立);私设总督(1615年弗朗西斯科成为第一任澳门总督);强化基督教教会的统治地位等。

虽然如此,鸦片战争前300年的澳门,并非葡萄牙的殖民地,明清政府始终有效地控制着整个澳门,澳门葡人也完全服从明清政府的管理。从16—17世纪的情况看,那时的葡萄牙一度被置于西班牙的统治之下,还没有强迫明朝将澳门变成殖民地的力量,明朝还不至于达到惧怕葡国的程度。

葡人在这300年的居留中,一直以“借用”的名义占据澳门,并且每年都要向我国地方政府缴纳地租和税款,这与19世纪中叶列强侵略中国的情况迥然有别。可见,1849年以前的澳门是“一个由中国政府行使主权和直接管理,葡萄牙人经营贸易的海岛型特殊地区”。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打败清政府,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中国的门户洞开。葡萄牙殖民者步英国之后尘,于1845年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澳”,其他国家也可以任意在澳门经商。同时,葡萄牙政府又任命葡人在澳门的“兵头”为澳门总督,作为统治澳门的最高长官,并沿袭从前的作法设立了一系列的统治机构,这样葡萄牙人既不再打着中国的名义,也不再向中国政府缴纳地租和税款,而在澳门自行征税。1849年,葡萄牙殖民者在英国的支持下,驱逐清政府在澳门的官吏和海关人员,强行占领了澳门半岛。后来又相继于1851年和1864年侵占了中国的函仔岛和路环岛。至此,整个澳门全部被葡萄牙侵占。

1887年3月,葡萄牙殖民者诱骗清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并写进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的字样,同年12月1日,葡萄牙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十五款,再次确认《中葡会议草约》中的提法,但同时又规定“惟现经商定,俟两国派员妥为会订界址,再行特立专约”。后来双方曾多次会商,均无结果,澳门也一直由葡萄牙人占领着。

二、澳门地位的重要性

葡萄牙人入居澳门之后,很快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海上贸易网络。16—18世纪,澳门作为亚、欧、美洲贸易的中继港和中国外贸的外港,不仅占有重要的国际贸易地位,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明朝后期的80余年是澳门外贸的黄金时期,那时由于明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澳门便利的水路交通,使澳门外贸迅速的发展起来,从而形成了澳门—果亚—里斯本、澳门—长崎、澳门—马尼拉—墨西哥三条贸易航线,通过澳门连接起来的海上航线成为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干道,在这里进行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规模更大,范围更广,层次更高。然而澳门外贸却体现着它的掠夺特征:海盗式贸易、不缴纳关税、鸦片和人口走私贸易等。

明末澳门贸易的发展是短暂的,到17世纪40年代后,日本于1639年禁止葡萄牙人往长崎贸易,次年西班牙也宣布禁止葡人在马尼拉贸易,同时明政府的海禁政策也不准葡人前往广州。到清初,清政府更是三令五申“寸板不许下海”。这样一来,澳门的外贸,特别是正常的商业贸易开始衰落。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东南沿海五口通商,继而北方和内地商埠不断开辟,中外贸易的中心由南向北移至上海,加之香港被英国侵占,成为重要的贸易港口,故而澳门的贸易地位一落千丈,城市经济也日益萧条。然而,在澳门正常贸易衰落的同时,旅游业却开始兴盛,走私贸易,尤其是鸦片贸易活跃起来,于是澳门“成了来华外国商人的旅居之地、走私鸦片的集散地以及偷运契约华工出洋的口岸”,这是澳门外贸的新变化。

长期的外贸使澳门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澳门的政治地位也是举足轻重的。林则徐、孙中山、康广仁等人均与澳门有着深厚的渊源。

澳门地位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它与香港、台湾以及大陆之间的密切关系。澳门每年都有大量的港资投入,有几百万游客从香港转到澳门。香港相当部分进出口物资从澳门中转。香港和澳门社会生活各方面互相渗透,两地经济发展中存在互利关系。澳门又是台湾与大陆政治、经济联系的中介,对发展台湾与大陆的联系起着积极作用。

由此可见,澳门作为香港之外的另一个窗口和桥梁,它的自由港地位、国际市场、国际资本的联系、自由经济以及自由贸易政策等,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大量信息、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其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三、中葡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澳门是被葡萄牙强行占领的,清政府虽然软弱腐败,但其在澳门被强行占领后,也曾多次与葡国协商,据理抗争。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未与葡萄牙进行过任何交涉,直到1928年4月《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期满,南京国民政府才对葡萄牙宣布终止《中葡友好通商条约》,同年12月两国重签新约,但新约对关税细则、商业事务等事项重新做了规定,关于葡萄牙对澳门是否继续拥有“永驻管理权”则刻意模糊,只字未提,新约签订后,葡萄牙对澳门的占领及管理现状并无改变。1955年,葡萄牙还单方面宣布澳门是它的一个“海外省”,企图永久地加以占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坚持一贯的立场:澳门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一定要收回。1963年3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指出:“香港、澳门这类问题,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1972年3月8日,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在致联合国非殖民地化委员会主席的信中说:“香港和澳门是被英国和葡萄牙当局占领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完全是属于中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表明了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和态度。

1974年葡萄牙发生“四二五”革命,新政府奉行“非殖民化”政策,宣布澳门是葡萄牙管理下的一个“特殊地区”,不再是殖民地,并撤走了驻澳的5000名守备部队。中葡关系开始朝着友好健康的方向发展。

1979年中葡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在签订的一项协议中承认:澳门是葡萄牙治理下的中国领土。

四、澳门回归和发展

当时在更为复杂的香港主权问题上,中国与英国已达成多项共识,包括《中英联合声明》的草案。中葡关系也稳定发展,谈判解决澳门问题的条件与时机日渐成熟。1986年5月20日,中国与葡萄牙政府正式发布新闻公报,宣布6月30日在北京展开澳门问题的谈判,切实解决澳门问题。6月,中国代表团由周南率领欢迎葡萄牙代表团。自此,中葡两国正式就澳门问题在北京举行了四轮会谈。

前三轮会谈,中葡双方讨论比较顺利。但在周南访问葡萄牙时,葡萄牙政府就交还澳门的日期上改变原本的立场,并将此日期延至21世纪初。结果,周南在会晤葡萄牙总统后,取消了原定的参观访问计划。其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986年12月31日郑重声明:“在2000年前收回澳门是中国政府和包括澳门同胞在内的十亿中国人民的不可动摇的坚定立场和强烈愿望,任何超越2000年后交回澳门的主张,都是不能接受的。”1987年1月6日,葡萄牙国务会议经过4个多小时的讨论后,原则上同意于1999年将澳门治权交还中国。

经过多次和平谈判,中葡两国政府总理终于在1987年4月13日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起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将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直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澳人治澳的方针,除外交和国防军事属于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同时,中国政府对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五十年不变,澳门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由中葡两国政府于1987年4月13日正式签署《中葡联合声明》至1999年12月20日澳门政权移交期间的十多年,被称为过渡期。

在整段过渡期内,澳葡政府在中方的督促下,采取了三大措施,确保澳门政权顺利交接,包括中文合法化、公务员本地化和法律本地化,合称“三化”。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仪式在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的监督下进行,首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与新政府成员一同宣誓效忠澳门政府及中央政府。1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准时通过澳门关闸进驻澳门。正午12时,由编号ZA00—01(即表示“驻澳”在澳门行驶的车辆,而Z字是取自“驻”的普通话拼音首个字母,A是取自“澳”的普通话拼音的首个字母)的军用吉普车与车上三名持枪礼兵带领澳门部队,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顺利进驻澳门。从关闸到澳门部队营区,驻澳门部队沿途受到了澳门市民的热烈欢迎。

澳门回归后,由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为稳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所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后,澳门社会的各个方面均有显著的改善。

回归以来,澳门这块“弹丸之地”,不论是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生产总值或人均GDP均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回归前的连续四年负增长,到回归后的连年跨越式增长。1999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64.9亿美元,人均GDP为1.6万美元,到2018年,澳门GDP约为545.4亿美元,人均高达9.3万美元;失业率逐年下降至1.7%。如今,澳门人均GDP位列亚洲第二、世界第三;人均寿命84.4岁,高居世界经济体第二位。

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下,澳门“沧海”变“桑田”,从中葡文艺小城摇身一变成世界旅游城市。23年来,澳门的成绩可圈可点,治安好了、口袋有钱了、生活幸福感提升了。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繁华的澳门,一个充满生机的澳门,一个和谐的澳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