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保卫战南方巨兽龙(恐龙档案132厚鼻龙)(1)

名称:厚鼻龙( Pachyrhinosaurus)

年代:白垩纪晚期

地点:北美洲(加拿大阿尔伯塔省)

大小:长5.5米

食性:植物

厚鼻龙是三角龙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第一个标本由查尔斯·斯腾伯格,在1950年于加拿大亚伯达省发现,并在1950年命名。目前已在亚伯达省与阿拉斯加州发现12个部份头颅骨。这群大量的化石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研究,引起大众对于厚鼻龙的兴趣增加。

到目前为止,人们仅发现了两块厚鼻龙头骨,由于没有角,它显得十分特别。眉骨上原本会长角的地方,仅长有大块骨垫。

对于这种奇怪的骨垫,人们有两种说法。有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它的功能与肿头龙科较厚的头骨盖相同,都用于种群内雄性之间的搏斗。另一些则认为这些骨垫不过是眉骨上的角脱落后留下的瘢痕组织。该理论的支持者希望最终能找到眉骨上的角完整的标本,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争端。

在1972年,艾尔·拉库斯塔在亚伯达省烟斗石溪河畔发现一个大型尸骨层。在加拿大皇家蒂勒尔博物馆的协助下,该地在1986年到1989年间进行挖掘,古生物学家发现大群密集的骨头,每平方米有100个骨头,总共约有3500个骨头,与14个头颅骨。这个有高死亡率的地点,可能是因为动物在横越河流时增到洪水。在这群化石中,发现了四个明显的年龄层,从幼年体到完全成长的个体,显示厚鼻龙有照顾后代的行为。

恐龙保卫战南方巨兽龙(恐龙档案132厚鼻龙)(2)

厚鼻龙化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