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30周年的东莞理工学院成功跻身地方高校第一方阵,创造了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经验。校方供图
“建校30周年,一切都发展得非常好!以后还会继续高速地向前沿科技进军……”4月28日,作为东莞理工学院名誉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亮相”建校30周年主题活动,送上两份特别“生日礼物”:一段寄语视频,两册签名图书。
守正创新,三十而立。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舞台上,经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艰苦创业,东莞理工学院演绎着一所大学与一座城市、一个区域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传奇故事。
30年前,源于城市崛起的人才渴求、长远谋划,传统农业县东莞在向“制造名城”转型初期创办了首所公办高校东莞理工学院。
30年后,东莞理工学院跻身地方高校第一方阵,创造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经验:成为广东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入选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升格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首……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扎根湾区,争创一流!”该校党委书记成洪波说,东莞理工学院将致力全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国内一流、代表东莞形象的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吴少敏
连续四年名列中国应用型大学第一
不久前,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合作创新区在松山湖科学城开工,规划布局科教融合示范区、新工科教育引领区、高端人才培育区、城市功能配套区等4个功能区,将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更多强劲的动能。
“国际合作创新区是我们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全力服务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坚持走与城市和产业共生共荣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校校长马宏伟说。
创办一所大学要有超前意识、使命担当。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不少珠三角城市急需高层次人才,纷纷萌发创办大学的设想。当时东莞紧跟时代潮流,1985年撤县立市时,便有人大胆设想创办一所东莞人自己的大学。当时创办大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东莞举全城之力,还争取到东莞籍港澳同胞和华侨的慷慨解囊、鼎力支持,终于筹齐了大学建设的“第一桶金”。
1992年4月2日,东莞理工学院获得原国家教委的建校批文,正式拿到“出生证”。次年1月,杨振宁到访这所新生的大学,欣然受聘为名誉校长,这也是杨振宁首次在国内外高等院校担任名誉校长。
“快30年了,我看见了东莞理工学院的成长,我相信以后10年这所大学还将有更重要的发展。我跟东莞理工学院的关系,在国内和国外都是唯一的。”回忆起与东莞理工学院的特别结缘,杨振宁曾说。
办好一所大学要改革创新、久久为功。而立之年的东莞理工学院,经过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艰苦创业,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第一个十年催发了中国“新大学运动”。作为“新大学运动”的代表高校之一,东莞理工学院在举办、管理体制及办学模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个十年升格为本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升格为本科高校,并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扎实推进内涵建设。
第三个十年开启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新路径。东莞理工学院入选第一批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在省市支持下大手笔投入、大力度改革,创造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经验。
拾级而上,一路向前。如今,东莞理工学院综合实力大增,跻身地方高校第一方阵:
连续四年位居中国应用型大学第一名;成为广东省唯一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入选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4个学科成为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很多人难以想象,这份“含金量”极高的成绩单是由一所创建30年的新兴大学交出来的。
“东莞理工学院正朝着高水平理工科大学迈进,这个愿望在当时甚至不敢想。”眼看这些年的沧桑巨变,该校首任院长张遐龄感慨万千。
12万毕业生投身大湾区建设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场传来好消息:东莞理工学院项目“基于数字孪生的辐射屏蔽筒遥操作搬运机器人”获得三等奖,“基于电解液添加剂提升硅负极库伦效率”和“莞工一号—入侵防御系统”分别在“黑科技”专项赛和“揭榜挂帅”专项赛中获得一等奖。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作为一所地方本科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以“为东莞乃至珠三角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师人才”为使命,先后培养出12万多名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项调查显示,东莞理工学院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97%留在省内工作,近80%留在东莞就业创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及金融行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一所大学要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之问。经过深入的思考、探索和实践,东莞理工学院努力构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打造传承红色基因富有创新活力的大学文化。
“三全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帮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校党委深化构建“10 2”综合育人体系,促使思政课改革与课程思政建设同向同行,形成“1 1 1”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学生社区功能相对单一且各自“独立”的状况,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打造治理共同体,构建育人新机制。对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认为,“学生社区育人是一项很有特色、卓有成效的创举”。
新工科、新文科的纵深建设,让学生掌握更多“真本领”——面向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东莞理工学院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群,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2门课程认定为国家一流课程、10门课程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
东莞理工学院还全面推动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创设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包括35个课程单元100门通识教育必修、选修课程,重点建设三大基础导引课、三大人文社科基础课程、三大交叉前沿课程。
引进一大批一流人才,致力培养一大批优秀学生——坚持“内稳外引”和“引育结合”,近5年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等700余人,一批领军人才等实现“零”的突破,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引进海内外博士后130人,高端人才指标增量持续保持全省前列,师资队伍规模、结构、素质发生根本性变化。
聚焦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关键点,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基础建设和改革实践,学校出台了《争创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部署十大主要任务,加快向建成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迈进。
东莞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发了高等教育界的关注。2018年,教育部举行我国自改革开放40年来第一次以“本科教育”为名的全国性教育工作会议。学校党委书记成洪波作为6所发言高校中唯一的地方院校代表,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 培养知行合一的实干家型人才》为题,向全国分享本科教育探索实践成果斐然的莞工经验。
构建“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格局
位于东莞松山湖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2021年7月,由东莞理工学院出资8000万元,联合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等机构共同建设的多物理谱仪通过验收。多物理谱仪已正式对外开放运行,学校依托该设备开展实验,部分成果在《Scripta Materialia》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不仅如此,目前已有400多名本科生进入联合实验室,3名本科毕业生被中科院高能所破格录用进入散裂中子源项目工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中,东莞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之一,松山湖科学城正在集聚一批大科学装置、广东省实验室、科技龙头企业等高端创新资源。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东莞理工学院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发展所趋和科技创新大势,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需求,逐渐形成了“顶天立地”的科研工作格局,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学研深度融合中交出了一张亮丽的“成绩单”:
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级重大重点类项目10项,获批财政资助经费6310万元;
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参与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累计获批各类省级平台28个,市级科研平台34个;
科研总经费实现质的飞跃,由2012年的6156.6万元增长为2021年的36309万元,增长了489.7%;
2015年至今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29项,2021年授权专利298项,比2012年增长2609%……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东莞理工学院还与华为、西门子等知名企业以及专业镇街“联姻”,共建9个现代产业学院,被列为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示范项目,其中2个现代产业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5个现代产业学院获批为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
与东莞23个镇街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设大学科技园、工程技术中心等载体平台,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形成全国校地协同创新独特经验。
深入开展科技产业创新服务专项行动,2016年以来累计派出98支科技创新服务小分队及专员,深入对接服务20个专业镇,申请与授权国内专利共计431项,服务企业1800余次。
三十年踔厉奋发,三十年正青春。
扎根地方、亲近产业、奋发有为的东莞理工学院就像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正为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源源不断提供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
典型案例
构建党建引领社区育人新机制
东莞理工学院把握学生社区这个重要场域,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从2013年开始,在近两万名学生集中居住的学生宿舍基础上,统筹各类育人资源汇集落地,构建功能多元、服务便捷、交往密切的7个学生社区,建设学生社区知行学院,打造社区特色课程460多门,学生对课程满意度达93.87%。同时,建立“1 1 5”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推进完善立德树人制度化、课程化、项目化、平台化、生活化、场景化的“六化驱动”实践机制。
东莞理工学院学生社区逐步发展成为以党建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以新型师生关系为支撑的治理共同体,形成管理服务社区化、价值引领生活化、素质养成场景化的学生社区育人新机制。社区育人工作获评广东省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大事记
1990年1月 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办东莞理工学院
1992年4月 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
1993年1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被聘为名誉院长
2002年3月 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2003年10月 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正式启用
2006年5月 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0年6月 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0年8月 获批为广东省立项建设的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5年9月 入选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
2017年3月 经教育部批准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
2018年5月 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10月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联合研究生院揭牌
2019年7月 成为广东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2020年 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1年5月 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22年4月 东莞理工学院国际合作创新区开工
数说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培养各类人才12万多人,历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
其中97%留在省内工作,近80%留在东莞就业创业。
主要分布在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及金融行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4%以上。
●走学科集群化发展道路
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群。
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
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4个学科被列入广东省高校“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
工程科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资源与环境、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引育优秀师资队伍
2015年以来,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700余人。
目前,学校拥有特聘、柔性引进的院士8人,国家级人才23人,副高以上职称549人,博士825人。
专任教师中,博士占比6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1.9%。
●建立“顶天立地”科研格局
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国家级重大重点类项目10项。
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参与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
累计获批各类省级平台28个,市级科研平台34个。
与东莞23个镇街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