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悲秋”历来是一个传统主题。所谓“悲愤出诗人”,诗人借秋之落叶、秋之萧瑟隐喻人生之秋,不少诗作都透着一种苍凉之感或失意之惑。”
而毛泽东此刻写的《采桑子·重阳》则气势磅礴,胸襟开阔,意象万千,旷达情怀呼之而出。一扫凄凉寂寞之感,站在历史的、哲学的、人类的高度抒发着他的壮志豪情。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起句便引用毛泽东最喜爱的诗人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的诗句,幻化为“人生易老天难老”,写出了人生的感慨,用“天难老”展现“慨当以慷”的大气。“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点燃着诗人胸中的豪情。“战地黄花分外香”,是上阕的点睛之笔,毛泽东从秋日里傲霜的菊花,想到的不是悲秋,而是经过硝烟炮火洗礼的战士斗志。黄花装点着战地的重阳,被装点的重阳时节的战地“分外香”。这是何等令人景仰的淡定从容,何等坚定的革命道路自信!
“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凛冽的寒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悲秋,而是振奋,是“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