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切实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引向深入,云南普法微信公众号推出“总结普法实践 谱写法治新篇”栏目,专题推送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普法实践做法和工作经验,扎实推进我省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全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推动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青少年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学校是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近年来,云南省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强化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保障,持之以恒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

为工作落实提供保障

深入推进青少年普法(多措并举常抓不懈)(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成立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门工作机构,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要点,系统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法治宣传教育纳入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教育督导评估等重要范围,依法履职能力作为干部考核考评的重要内容。

推动宪法教育活动常态化

深入推进青少年普法(多措并举常抓不懈)(2)

依托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连续四年组织开展线上“宪法卫士”活动,形成青少年学生争做“宪法卫士”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2021年,全省“宪法卫士”参与人数超过380万。持续组织开展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2016年,组织参加全国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省教育厅荣获优秀组织奖。2017年,云南代表队荣获第二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演讲比赛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019年,云南代表队荣获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知识竞赛团体赛一等奖。2020年,云南代表队荣获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知识竞赛团体赛二等奖。2021年,云南代表队荣获第六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全国总决赛知识竞赛团体赛一等奖。每年国家宪法日,设立云南分会场,与全国主会场同步开展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深入推进青少年普法(多措并举常抓不懈)(3)

全面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尊法守法习惯。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每周2〜3个课时,做到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2019年,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将《道德与法治》分值从10分提高到40分,以分值变化为导向促进学校和师生对普法教育的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宣传活动,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辩论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

深入推进青少年普法(多措并举常抓不懈)(4)

整合资源,推动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成为集实践性、参与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校外法治教育场所。组织青少年学生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参观学习,通过现场实践教育、案例警示教育等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强化法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

各地各校通过专题法治培训、进修培训、校本培训、在线学法考试等方式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法治教育培训,教师队伍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不断提升。健全法治教育教师培训机制,组织参加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国培计划”法治教育培训活动,开展“省培计划”法治教育培训、《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省级培训等,增强法治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全省中小学校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通过学校单独选聘或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建“法律顾问团”的方式为学校聘请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师生法治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加强协同

形成合力

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举办系列校园安全专题培训班,专题培训涵盖防欺凌、反暴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干预、事故处置等内容。依托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检察院、西山区向阳花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成立云南省防范校园欺凌研究中心。联合省检察院发起“守护青春,相伴成长——云南省三级检察长送法进校园”活动。

会同省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司法厅加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队伍配备,全省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配备率达97%,努力实现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配备全覆盖。

来源:云南省教育厅、云南普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