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师报】
5个“时间”锦囊,希望能帮助孩子们顺利开启新旅程。
春节一过,寒假也即将结束,开学进入了倒计时。每学期前的这个时候,“收心”就成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大要事。
收假关键在收心,收心首先要用心。农民素有“春争日,夏争时”之说,意即开春和立夏之后,播种越早,产量越高。虽说人都有心理惯性,但懂得提前收心的孩子,往往就在新学期比别人先跑一段距离。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5个“时间”锦囊,希望能帮助孩子们顺利开启新旅程。
生活时间
调整作息,规律饮食
刚刚过完年,许多孩子的生活作息是紊乱的。马上开学了,孩子们即将回归学校有纪律的学习生活中,如果不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开学后孩子们上课便容易犯困,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赶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状态。
现在开始,家长要帮助孩子有意识地对作息时间进行适当调整,不要急于求成,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比如可以把早上起床的时间逐渐提前,从提前15分钟慢慢过渡到25分钟,直到固定在上学时的起床时间,晚上睡觉也是如此。
引导孩子按照平时上学的时间作息、学习和活动,让孩子慢慢适应开学的节奏。
除了调整生物钟,临近开学,也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年时的大吃大喝,倡导清淡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减轻肠胃负担。
劳逸时间
减少娱乐,增加学习
春节时,跟着父母走亲访友、外出旅游,与小伙伴玩游戏、放烟花,孩子们应该是玩高兴了。
但优秀的人往往懂得收放自如,该玩的时候就开心地玩,该把心收回来的时候,也知道及时收回来。
临近开学,一些孩子对娱乐活动依旧意犹未尽,家长要督促孩子减少娱乐时间,比如缩减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帮助孩子从一种兴奋、浮躁的状态中平静下来。可以与孩子商量一个合理的娱乐时间表,劳逸结合,让孩子意识到寒假已经渐渐远离了,该开始为新学期的学习摩拳擦掌了。
作为学生,学习虽然不是唯一的,但却是很重要的。开学前过渡的一周,家长要尽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
逐渐增加每日学习的时间,可以适当地让孩子预习新课,坚持阅读的习惯,让孩子更早进入学习状态。同时,家长也要创设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让整个家的节奏缓下来、静下来,帮助孩子在心理、环境上都感受到一种平稳过渡的惬意和舒适。
总结时间
先看作业,再看收获和遗憾
总结也是收心的一种方式。寒假快要结束时,引导孩子对假期生活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及时反思,还能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总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假期作业进行检查,看是否已经全部完成,有无遗漏;二是总结下这个寒假有哪些收获,比如读了几本书,去了哪些地方,学到了哪些新知识等;三是看看这个寒假有哪些遗憾,比如有哪些假期计划没有完成、原因是什么。
通过对假期进行总结复盘,孩子才不会糊里糊涂地匆匆结束假期,又匆匆进入新学期,孩子是带着思考向前走的。
预热时间
找寻开学的仪式感
我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开学典礼是一种仪式,寒假收心也是一种仪式。与众不同的仪式感,可以帮助孩子重新发现学习的美好,找回重归校园的期待。
鼓励孩子提前联系同学、老师,分享各自假期中遇到的趣事,传递问候、关心和思念。与同学相约一起去文具店,买好新文具,为开学换上新“装备”。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提前感受学习氛围,买好新学期要看的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学期开始前,制定一份新学期计划也是一种仪式感。把新学期要读的书,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如何进行体育锻炼,要增进哪些劳动技能等内容纳入计划表中。为保证计划的严格执行,可列出每日任务清单,分出轻重缓急,长计划和短安排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完成。
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学会自己整理新学期学习用具,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习惯。
陪伴时间
理解情绪,给予积极暗示
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在陪伴中做到真诚与耐心,孩子才会拥有安全感。
临近开学,一些孩子患上“开学综合征”,情绪低落、心慌意乱、紧张焦虑,甚至出现失眠、嗜睡等症状。
家长不要只对孩子说一句“你要收收心了”,就觉得可以了,而是要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是会陪伴他们的。
家长要尝试去读懂并理解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多鼓励,多沟通。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可以引导孩子回忆校园发生的趣事,唤醒孩子对老师同学、校园生活的想念,让孩子重新燃起对学校生活的憧憬,从心理上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和信心。
收假收心拉满弦,铆足干劲再出发。希望各位家长和孩子在春节的余韵中,用好这五个“时间”锦囊,在即将到来的新学期跑出加速度。
点击下图,查看15位教育大咖给老师们发来的“专属新年祝福”↓↓↓
整理 | 综合整理自教师营、非凡教师
转自 | 人民教育
编辑 | 皮皮兵不皮
商务合作请拨打010-82296824(梁老师)
010-82296739(康老师)
15位教育大咖给教师发来“专属新年祝福”
《2022中国课改观察》特刊正式出炉
写给教师的假期成长清单
《寒假作息时间表》来了(建议收藏)
本文来自【中国教师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