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是我军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关键的三大战役之一,从作战区域之广、参战人员之多及作战时间之长的角度分析可是无与伦比的。

然而在淮海战役期间许多关键的战略决策及国军决策不当等成就了小淮海到淮海战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齐辰电通过近30年不断的热炒竟然被定义为关键中的关键,无论是军科系还是雄文小说或者网络自我定义的军史大V克们,都将其奉为金科玉律,作为热炒粟裕大将的论点。

首先我们来查阅他们引用的齐辰电,他们引用的军科参与的《粟裕文选二》或者是《张震军事文选一》 ---建议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歼灭之,此电文千真万确提出了在徐州周边将敌人消灭并截断徐蚌线的战略决策。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1)

齐辰电

对于中央军委的确在1948年11月9日亥时(21-23时)给以粟、张并华东局、陈、邓、中原局针对齐辰电给以答复,明确力争在徐州附近歼敌主力,勿使南窜。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2)

齐辰电 军委答复电文

假如仅仅通过上述两个电文,的确是粟裕同志和张震同志的齐辰电在小淮海转为大淮海过程中是关键因素之一,无论如何大赞都不为过,然而我们查阅相关资料会发现这并不一定是真实的。

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主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丛书》之《淮海战役》上册记载却并不相同,首先对于齐辰电展现了原始标题- 粟裕、张震关于敌可能采取的方针及我之对策致中央军委等电,这是比较符合历史,军科的粟裕文选或张震军事文选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歼灭之仅仅是此电文对策之一,是需要根据战场发展而决策的。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3)

齐辰电-军委版电文

通过军委版的《淮海战役》上册我们同样可以查阅1948年11月九日 亥时(21-23时)答复粟陈齐辰电前半天同样一个关键决策的电文-再次明确陈邓直出宿县,截断宿蚌路,隔断徐州之敌南退之路,灭敌人之江北。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4)

军委版《淮海战役》122页攻取宿县,截敌于徐州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5)

军委版《淮海战役》123页

对于小淮海转为大淮海关键战略之一攻取宿县,截断徐蚌线中央军委曾在1949年11月5日电告陈邓作战方案中首次军委方提出: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6)

军委版《淮海战役》108页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7)

军委版《淮海战役》109页

在淮海战役期间最早提出攻取宿县,截断徐蚌线是1948年11月3日,刘伯承、邓子恢和李达提出占领宿县,截断徐蚌线 但此时的决策判断应该是小淮海,给以华野歼灭黄百韬兵团提供支持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8)

军委版《淮海战役》101页

1948年11月10日,中央军委再次致电陈邓,应集全力攻取宿县断敌退路,最终成为了小淮海演变大淮海战略决策之一,这是因为此电第一点明确了刘峙集团所属兵力并无南撤意图,这与粟张齐辰电所根据刘峙集团兵力南撤时抑留敌人徐州歼灭敌人是根本性不同的。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9)

军委版《淮海战役》125页

综上所述,对于淮海战役演变攻取宿县,还是引用张震同志1961年发表于《红旗飘飘》的会议淮海战役一段话比较有意义--即中央军委和毛主席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也许这也是粟裕大将或者张震上将在世时对于淮海战役的齐辰电仅仅是普普通通的一个电文而已的认知原因。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10)

张震1961年 回忆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11)

张震 1961年回忆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形势分析(淮海战役之齐辰电一点认知)(12)

张震 1961年 回忆淮海战役

对于淮海战役齐辰电个人愚见: 粟裕同志和张震同志根据战场多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并及时给以军委沟通反馈,反应了我军特别是战役指导员与国民党不同的作战决策体系,军委和一线战役指挥员共同根据战场的变化进行实时决策,淮海战役不断的演化是中央军委和一线指挥员共同根据战场的发展决策实施决定的!

作为文史爱好者,我们宣传军史或者战史更应该全面展现,而非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或者抓住读者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全面阅读军史而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为个人利益服务编纂或者炒作热点,否则长此以往,虚无历史主义将会成为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