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最高法院、省高级法院吹响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冲锋号以来,定西市两级法院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敢打必胜的斗志和决心,统筹兼顾、奋力争先、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强化执行措施、规范执行行为、创新体制机制,执行质效明显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宁夏法治报(甘肃法制报)(1)

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一行在定西市中院视察指导执行工作

落实最高法院部署

全面打响“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实行坚强有力组织领导。定西市县两级法院成立“基本解决执行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基本解决执行难”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领导小组会议12次,反复讨论研究,制定了全市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路线图,指挥、监督、指导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强力有序推进。同时,召开全市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督查交流会,跟踪工作进展,交流攻坚经验。定西中院院长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多次连线各县(区)法院,现场解决实际困难,层层传导压力。两级法院院长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执行案件,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

宁夏法治报(甘肃法制报)(2)

执行干警利用假日全天候执行

配齐配强执行攻坚力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比例不得低于15%”的要求配齐配强执行力量,执行部门员额法官比例不低于其他审判部门,确保办案资源向执行一线倾斜。组建以员额法官为主导的执行团队,由法官带领法官助理、司法警察、书记员等司法辅助人员办理执行案件,切实提高执行战斗力。定西市中院于2017年8月14日印发《定西市法院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方案》,充分调动执行干警的工作积极性。执行局取消双休及节假日,24小时接受执行线索举报,24小时待命出警,通过集中实施早晚突袭执行、假日全天候执行和地毯式执行等方法执结了一批“骨头案”。

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促执行。始终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执行”的工作思路,将执行会战与党建工作有机融合,确保党的基层组织是全面贯彻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核心力量,成为这场战斗中最坚强的“桥头堡”。期间,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在攻坚执行难中冲在前、干在前,真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能打必胜的“先锋队”。临洮县法院党员干部开展“执结一起案件、参与一次执行活动、我为执行建一言”主题活动,推动了党建与执行工作双促进、双提升。《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他们的执行工作经验,向全国法院进行了推广。

层层分解责任狠抓落实。制定“基本解决执行难”重点任务分解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及完成时限,确保任务落实到位,蹲点督查促实效。定西市中院还安排7个蹲点督查组对各县区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百日会战”工作进行专项蹲点督查,以督促约谈促进执行工作。同时,对执行工作推动不力、问题较多的法院分管领导和执行局长,由定西市中院党组进行约谈,责令限期整改、迎头赶上。对有财产执行案件、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以及执行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和工作效果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全面“体检”;以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工作开展的“指南针”和“指挥棒”,紧紧围绕“四个基本”、“四个90% 一个80%”目标,督促各县区法院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

全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采取专题报道、专项活动、典型案例通报等方式,综合运用微信、今日头条、报纸、电视等新旧媒体宣传载体,积极配合执行干警一线作战,强化执行威慑力,助力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成效。创作拍摄出了《我的老赖父亲》《利剑出鞘》《赖在囧途》等微视频微电影;在市县电视台开办“基本解决执行难”《院长访谈》《百日执行会战访谈》节目11期;在《定西日报》开办“百日执行会战”专栏,发布执行新闻稿件95件;编发《“百日会战”专刊》及《定西“百日会战”工作通报》简报向市委主要领导及公、检、司等相关部门进行通报,共98期;定西市中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执行宣传信息126条、今日头条81条,定西市中院《补齐短板,狠抓落实》、临洮县法院《攻坚执行难,党员冲在前》两篇报道在《人民法院报》头版头条刊发。

紧盯评估目标落实

确保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

集中开展执行专项攻坚。坚持以执行兑现为导向,以“清仓行动”、“飓风行动”和全市法院百日执行“亮剑”行动为契机,以涉民生案件、涉特殊主体案件和有能力拒不执行案件为重点,运用集中执行、分类执行、重点打击等多种方式,形成打击“老赖”的高压态势;统一调动执行资源,努力实现“应执尽执”。 自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活动以来,定西市两级法院先后开展多次执行专项行动,突击执行,集中拘传、拘留被执行人,综合运用拘留、罚款、追究拒执罪等执行措施,高强度、全方位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法治环境。全市法院通过开展专项活动、集中行动执结案件5367件,兑现标的额4亿元,夜间出警1076人次,成功查控被执行人276人。

宁夏法治报(甘肃法制报)(3)

执行干警不畏严寒冬日执行

充分发挥打击拒执罪的惩戒功能。对逃避执行、抗拒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出击、重拳出击,作为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的一把利剑。2017年初,在市委政法委的主导下,成立了定西市打击拒执犯罪领导小组。定西市中院与定西市人民检察院、定西市公安局联合发布《关于敦促规避和抗拒执行人员依法主动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通告》。出台《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涉执行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会议纪要》及《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类刑事案件办理机制的办法(试行)》,对打击拒执犯罪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定西市中院与公安、检察、司法等多部门联动,形成惩治拒执犯罪的司法合力。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以来,全市法院共受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188案227人(其中:公诉案件20案22人,自诉案件143案178人),共审结105案129人(其中:公诉案件20案22人,自诉案件85案107人),共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42人,以此执结175案,执行到位标的2043万元。

开展“涉公职人员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以打击公职被执行人之点,带普通被执行人之面为抓手,针对涉公职人员未结案件欠账大的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涉公职人员专项执行”活动。安定区法院在电视台发布公职被执行人的执行公告,敦促公职人员自觉履行法律义务;通渭县委政法委主持召开涉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案件协调会议,对涉执行案件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集中约谈;其他各县人民法院采取集中约谈、电视曝光、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及视情况,向纪委、监委、组织、人事等部门移送材料,建议给予党纪政纪处理等多种方式迫使其履行法律义务,形成了震慑拒执“老赖”的高压态势。截至10月底,全市法院共对涉执公职人员集中约谈19次276人,采取拘留措施43人,执结案件331案,执行到位标的3683万元。

不断推动执行模式变革

破解“基本解决执行难”体制机制障碍

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全市法院建成了音视频互通、连接天翼终端手机回传的执行指挥中心及执行指挥办案平台,配备了信息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实现了在线指挥、数据指标管理、政令上传下达,开展协同执行、跨区域协作和执行事项委托等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运用执行指挥信息化平台提供的大数据,全面管控案件流程,强化重点节点监督,随时掌握质效动态、密切跟踪案件办理进度,推动执行管理精细化。

宁夏法治报(甘肃法制报)(4)

执行干警利用执行天眼系统查找失信被执行人

充分利用网络查控系统。借助信息化强大威力,利用“总对总”查询系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进行网络查控,改变了传统“登门临柜”财产查找模式,实现了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动态掌控。全市法院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对2万余件案件进行查询冻结,共冻结资金2.2亿元,查询房产、土地等不动产信息2542条,车辆1228辆,网络资金200余万元,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帮助。

全面推进网络司法拍卖。加大网络司法拍卖力度,助力解决执行难。2016年5月,临洮县法院率先在全省开通网络司法拍卖平台,并向社会发出第一份网络司法拍卖公告,这是定西市法院系统淘宝司法拍卖“第一拍”。截至2018年10月,全市法院全面实行网拍的法院覆盖率为100%,以网拍形式占整个司法拍卖的95%以上,网络拍卖量530次,成交量88件,成交额9598万元,标的物成交率50%,溢价率28.4%,为当事人节约佣金354.02万元。

借力信息化建设成果。借助信息化强大威力,实施联合惩戒,不断“压榨”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成功引入执行“天眼”,通过数据分析被执行人的活动轨迹,为解决找人难添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大幅提升了执行效率。定西市中院与三大通讯运营商达成设置“老赖专属彩铃”的长效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精准曝光,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为1246名失信被执行人设定“老赖专属彩铃”。

狠抓执行规范化建设

保障“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有序开展

强化执行信息公开。对执行过程中财产调查、控制、处分和分配等13个关键节点信息,在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信息网进行公开,当事人能够实时查询、及时了解案件执行进程。对现场执行,基本实现了全程记录并及时录入网上办案系统。结案文书全部网上发布,2016年以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各类执行文书6186份,执行文书上网率达100%。

宁夏法治报(甘肃法制报)(5)

申请执行人在案件执行结束后,为法院送来锦旗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对社会关注、矛盾集中的重大疑难复杂执行案件,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检察院共同参与“会诊”和现场执行,监督执行活动,提高司法公信力。2017年以来,邀请各界代表参与现场执行案件10余人次,妥善解决相关案件20余件。

提高终本案件管理质量和水平。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实现对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的单独管理,实现对恢复执行案件的动态管理的要求,清理执行积案,减轻终本案件管理负担,为加强管理打牢坚实基础;严把终本案件质量关,对新结的终本案件严格把关,坚决做到“四个不批”,即未进行终本约谈的不批、未进行限制消费的不批、未穷尽执行措施的不批、未按终本规定制作终本裁定书的不批。

全流程全方位监督权力运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查执行权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重点加强对财产保全、查控、处置、款物发放等重点环节的监督;切实规范执行干警与当事人、律师、特定关系人员的接触、交往行为;厘清细化执行干警权力边界、责任清单,明确执行规范标准;建立申诉信访案件随查制度,市中院监察室同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专项督察,对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和乱执行行为进行跟踪督办,建立从上到下、从内到外的执行权力运行监督体系,确保执行行为于理有据、有章可循。

发挥体制机制优势

形成“基本解决执行难”齐抓共管局面

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定西市两级法院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构建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格局。定西市中院党组多次主动向市委汇报“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市委书记唐晓明、市长戴超两次对全市深入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委政法委将法院执行工作纳入全市综治考核;组织构建“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动机制;出台支持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加强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惩戒的政策、文件; “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开展以来,市委政法委组织召开执行工作联席会议5次,对联动单位协助、配合完成“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多次进行安排部署。“党委领导,政法委协调,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在党委的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基本形成。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充分做好、做实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通过邀请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指导执行工作、视察指挥中心、参与专项执行案件等多种方式,打牢群众基础,形成全社会理解执行、尊重执行的良好氛围。今年,中级法院邀请包括全国人大代表、定西市委书记唐晓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郑红伟在内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20余人次,视察调研了定西市中级人民法院,临洮县、陇西县法院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情况,县区法院亦积极邀请当地市、县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指导。共计邀请人员32名,参与执行工作4次,参与重大案件执行1次。

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主动与政府及相关部门协调可能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敏感执行案件,共同应对,综合施策,确保依法妥善处理。与市纪委建立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涉执线索移送机制,两级法院已移送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涉执线索10余条。切实加强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沟通,为“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必要的编制、人员、资金等保障。市县(区)两级政府积极支持“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累计拨付解决执行难执行专项资金200余万元。

宁夏法治报(甘肃法制报)(6)

集中为23名农民工兑付执行款

发挥执行联合惩戒机制威力。为确保全市“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顺利开展,市打击拒执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职能,与发改委、公安、银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执行联动作用,全力打造破解执行难长效机制。法院向联合惩戒机构发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招投标、税收、注册等各个方面进行限制,惩戒效果明显。累计发布失信被执行人7118例,限制高消费5387例,共限制8386人次购买机票,限制1912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通过市精神文明办“红黑榜”发布失信被执行人1912例,向市国税局、工商局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0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