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大明末年,朱元璋打下的铁桶江山如今已千疮百孔,这艘在疾风骤雨中飘摇的孤舟,即将沉没在浩瀚的史海中。崇祯急得焦头烂额,想破了头都琢磨不出拯救祖宗基业的法子。

东北的后金对广袤的中原虎视眈眈,企图重建女真政权;西南的张献忠兵锋直指两湖,随时要入主蜀地;李自成已打入潼关,霸占西安,成为西北地区名副其实的反王。站在崇祯的立场上,这些都是可令江山倾颓的“外患”。

其实,以当时的地图来看,倘若崇祯皇帝能够有那么一点决断,舍弃“天子守国门”的战略方针,将首都迁到南京。就算不能光复基业统一中原,保住家底还是不成问题的。偏偏崇祯的思想比较狭隘,思想跳不出北京城,终于葬送了朱元璋开创的万里河山。

明朝皇帝崇祯帝上吊(崇祯帝宁愿上吊也不愿迁都)(1)

实际上,早在崇祯十七年,就已有人提出南迁的计划。第一个支持这个计划的不是别人,正是朱由检自己。既然他早有这方面的准备,为什么没有付诸行动呢?

当时,朱由检召见了首辅大臣及几位大学士,对当前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判断,就“该不该将吴三桂调回京城”进行了探讨。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就是个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以将山海关拱手让给后金为代价,换来抵抗李自成的兵力。

在这紧要关头,崇祯却打了退堂鼓。崇祯将前因后果思来想去琢磨了无数遍,推演出多种有可能发生的结局,偏偏不肯当机立断。在他看来,如果放弃山海关固守京城,就得背上沦陷国土的万世骂名;如果按兵不动,任由李自成打进来,自己又成了被流寇推翻的末代皇帝。

两个现实选择摆在面前,可崇祯偏偏不肯下结论。直到现在,他都在想一条行之有效的应对之法,让自己既能接触李自成之围,又能牵制关外后金。然而,这种“两全法”岂会存在?可崇祯就是不肯决断,他还要维持自己英明圣君的“身后名”。

明朝皇帝崇祯帝上吊(崇祯帝宁愿上吊也不愿迁都)(2)

所以,两头堵的崇祯将这个烂摊子甩给一众大臣,试图通过集思广益的办法让大臣们拿出有效的对策。就算没有大臣能想出良策,至少他们能帮崇祯做出选择。只要他们肯开口,想必崇祯便会借坡下驴:“就依爱卿的意思办!”将一切责任和黑锅甩脱,继续做他的千古圣君。

崇祯显然忘记了一个事实,能在官场上混到首辅、大学士的老油条,哪个是省油的灯?他们个个老奸巨猾,早已摸清了崇祯的套路。想要等着我们老哥几个给您出主意背黑锅?您就等着吧!就这样,崇祯与几个大臣大眼瞪小眼,大伙巴巴地等了半天,到了最后竟鸦雀无声。

崇祯没能从他们的嘴里得到自己期望的答案,不得不“早朝廷议公而决之”,将问题抛给文武群臣。就这样,正月初九这天一大早,朝廷爆发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议论。一些大臣主张放弃山海关,将吴三桂调回京师勤王,另一派则反对弃地。

大臣们吵着吵着,口干舌燥,抬头看看庙堂最高处的崇祯,他也是一阵头大。商量不出解决办法,此事就只能作罢。

明朝皇帝崇祯帝上吊(崇祯帝宁愿上吊也不愿迁都)(3)

那么,那些主张奋战到底的主战派,都是些像岳飞一样的忠臣良将吗?

并非如此。

拿首辅大臣陈演为例,他就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不过他的立场十分微妙。陈演觉得,只要自己表示反对弃地,将来就能获得守土的美名。至于他后来对“弃地守京”的反对力度很小,则完全是考虑到了崇祯的心机。崇祯是个刚愎自用的皇帝,又喜欢钻牛角尖,将来若出现问题,这个皇帝肯定会拉出几个大臣当替罪羊。所以,保持着墙头草立场的陈演,势必要明哲保身。

一个满脑子只考虑到身后名的皇帝,根本不会以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崇祯是绝对不可能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在这次退朝后,李明睿求见万岁爷,给他献上了南迁的大计。现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应该效仿东晋、南宋进行南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平心而论,迁都这个法子虽然比较消极,但确实是唯一一个拯救大明江山的良策。对此,崇祯也深感认同。

不过,刚在李明睿这里同意南迁,崇祯转头就变卦了。历史上是怎么看待那些迁都皇帝的?如果因为战争放弃老祖宗的宗庙,恐怕自己将遭到后人的非议!想到这里,崇祯又犹豫了,究竟该不该承担这千古骂名呢?不该!于是,这个可为大明延寿几十年的政策,被崇祯不假思索地废止了。

同年三月,农民军击败官兵的消息再次传入朝廷,满朝文武对类似的消息早已司空见惯。崇祯感觉如坐针毡,深更半夜将所有大臣召集到殿前召开紧急会议,这时李明睿再次提出南迁的建议。火烧屁股的崇祯心里也没了顾虑:如果大臣们不反对,那么不日便举国南迁吧!这是最后的机会了!

明朝皇帝崇祯帝上吊(崇祯帝宁愿上吊也不愿迁都)(4)

偏偏“大臣们不反对”这一命题再次坑了崇祯一把,他满想把南迁的罪过都推到李明睿头上,谁知偏偏有个不懂事的左都御史李邦华站出来,说了一番慷慨陈词:陛下应该坐镇京城,将太子送到江南才对。崇祯的希望,被不长眼的李邦华粉碎,这位皇帝终于怒火中烧,对着文武百官大声吼道:

“朕苦心经营了十多年,天下尚不能济,一个小孩子又能成得了什么事!”一句话,大伙都明白了,合着崇祯爷想南迁逃命,只是死要面子不想开这个口罢了。有机灵的大臣立马想到,倘若崇祯一个人跑到南京,文武百官就得在京城辅佐监国的太子。凭如今京城十万火急的形势,留在京城不知得死得多惨!就算有机会跟着万岁爷一块南迁,那也未必是什么好事。

崇祯的套路大臣们领教了不止一次了,力主南迁的大臣将来肯定会拉出来当挡箭牌,与留守京师一样吃不了兜着走。两面不讨好,还不如一语不发,拖到万岁爷放弃南迁,要死大家一块死!崇祯满怀期待地等着背锅者的出现,谁知猴精的大臣纷纷缄默,仿佛自己是空气一样。见无人敢承担后果,崇祯便催大伙想想对敌的办法。

随后,诸庸臣又是一番陈词滥调,谁都拿不出治敌之策。最终,崇祯给各地的王爷下了道“勤王”的圣旨,等着宗室同胞前来救驾。谁知,因为路途遥远,还没等勤王的奏折送到目的地,战况告急的奏折却如期而至。李明睿赶紧求见皇帝,大明都已经半截入土了,再不跑路恐怕连根基都保不住了!崇祯真想拍板做决定,赶紧带着嫔妃跑到南京,再过几年皇帝瘾。

明朝皇帝崇祯帝上吊(崇祯帝宁愿上吊也不愿迁都)(5)

然而,紧要关头他竟再次萌生了愚蠢的想法:反正不南迁遭殃的不止我一个,用不了多久大臣们就会哭着求我南迁,到时候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岂不美哉?虽说届时难免有“弃京难逃”的骂名,但自己不得已而为之的态度一定能得到后世的谅解!结果,等来等去,除李明睿以外没有一个大臣求见。崇祯已等不及了,他再次召集文物群臣,召开了第三次南迁会议。

崇祯盯着缄默不言的大臣们,心里默念着:站出来吧,站出来吧!只要一个人对朕说南迁,朕二话不说直接带你们离京!大臣们看着目光殷切的崇祯,心里也在想:不要迁,不要迁!用不了几天李自成的军队就打进来了,反正有皇帝老子陪葬!文武百官,加上龙椅上的崇祯,大家伙都是一副忧国忧民的嘴脸,可没有一个人开口表态。

崇祯努了努嘴,他已急不可耐,此时已火上眉梢,就算大臣们一声不吭,自己也要表示一下了。谁知,正当崇祯想要下达南迁的指示时,一道急奏传入朝廷:保定沦陷了!这下子,即便文武百官和崇祯都想南迁也为时已晚,南下的路已经被李自成堵死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定时上朝的大臣越来越少,当农民军打到城墙下时,连一个上班的大臣都没有了。这几天崇祯茶饭不思,动辄对着身边的太监撒气:文臣个个该杀!诸臣误我,诸臣误我啊!

明朝皇帝崇祯帝上吊(崇祯帝宁愿上吊也不愿迁都)(6)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农民军顺利开入京城。在李自成打进紫禁城之前,陪伴在崇祯身边的就剩下几个平日里服侍左右的小太监,崇祯无处可去,在安排好诸皇子的逃命路线后,带着一个太监来到煤山,在一棵老歪脖子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最讽刺的则是,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朱由检都不忘“甩锅”,维持自己的圣君形象:“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

参考资料:

【《明史》、《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