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刺刺”,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6边形讲解?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6边形讲解(朗吧丨看六边形)

6边形讲解

收听翟宏主播温情朗读

“突刺!刺!”

“杀!杀!杀!”

天色湛蓝,寒风清冽,训练场上虎虎生威的血气引燃了初冬。我扎着坚实的弓步马步,清晰有力地完成了刺杀的各个招式。而后,脚步转至器械场,轻轻一踮,我跳上单杠开始展示熟练的“大回环”动作,身体旋转间,只听得杠下兄弟们的一片赞叹声。

正沉浸在欢快与自豪中,一阵响亮的军号声把我从梦境里倏地拉回了现实。

“戴好装具,五分钟后楼下集合!”

是班长的声音,我条件反射般地在床上做一个鲤鱼打挺,迅速开始穿戴装具……这样的场景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我的梦里。自打进入新兵连,开始紧张充实的军旅生活,我心中就怀揣着一个梦想,它充满壮志豪情,却又有那么点羞之于口……我要成为一名样样会、科科通的“六边形战士”。

在今年夏天的东京奥运会上,马龙以他过人的球技和丰富的赛场经验再次摘得男乒单打冠军,很多人用“六边形战士”来称呼这个全能的球手。

而作为一名新兵,我将那六边形的六个角,转变成了耐力、力量、技能、速度、知识、作风。

沥青路上流动着一连串奔跑的身影,潮润与寒冷顺着微风侵入衣襟,这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耐力关。

三公里的路上,我曾一次次地陷入疲惫与无力,看着向前延伸的道路和那轻缓摇曳的树影,真想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跨过终点。我想,漫漫长路上,每次支撑着我跑完全程的,不只是班长的呼唤,战友的打气,更有内心深处那熊熊燃烧的军旅梦想。

只有具备经得起挑战、受得住锻打的耐力,才能在军旅之路上坚强前行,成长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战士!不服输的韧劲激励着我,克服身体上的重重劳累与疲惫,迈开酸痛的双腿,像一名无所畏惧的勇士一样,奔跑在属于自己的征途上。

我也常在星星与月亮的陪伴下,静坐在学习室,翻阅手中的条令条例、党史书籍,让文字与故事在脑海中流淌。知识关,不同于其他关卡那么火力四射,它是安静而专注的。晚风敲打着窗弦,忘却寒冷的天候,全身心地沉浸在书本里,这又是一场别样的挑战。

渡过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每一里都是爱国热忱,每一步都是坚毅顽强。墨香文字里,我感受了一股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足以温暖寒冷的冬夜。是啊,知识关让我领悟到,学习与感悟要用一颗赤诚的真心,只要将心静下来,实实在在地去体会,就能收获一片无限美好的风景,一份无上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排第二名!”

“到!”

班长一声令下,我开始出列演示刺杀动作。

“杀!杀!”由于紧张,我忽然忘了一个动作,手臂一抖,枪刺差点从手中滑落出去,我在原地站立着,脸庞霎那间热了起来。

刺杀课后,一向沉稳少言的班长找我谈心。他先清楚地指明我在刚才演示中犯的错误:“你在转身的时候,应当先把右脚后撤了,再出左脚进行突刺,刚才脚步错了,所以整套动作都乱了。”

“谢谢班长,我一定会好好改正!”

“我相信。”班长拍拍我的肩,“从你学东西的认真劲儿,练体能的狠劲儿,能看出来,你是个有理想的小伙!”

班长温和而又鼓励的眼神化作暖流涌入心窝,我用力地点点头,和班长一起,肩并着肩,同看着基地傍晚的天色。

总有一天,我要练出像班长一样利落的刺杀!

金灿灿的夕阳照映下,单杠、靶位、草地、沙坑…目所及处都渲染上了一种壮美。

在远方,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闪亮的“六边形”在向我招手。

END

:翟宏

作者:武警安徽总队 叶沁雨

图片:李晋升

《朗吧》征稿启事

在文字中品悟文化,在品悟中照见自己。“人民武警”微信公众号《朗吧》栏目现向网友征稿。体裁以散文、诗歌、小说为主。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推荐(注明作者出处)。内容可关乎人生哲理、家国情怀、军旅感悟、爱情亲情,只要适合朗读,能打动人、感染人、启发人、激励人、塑造人即可。字数控制在2000字以内,附3张以上照片。

投稿邮箱:wjxinmeiti@163.com(注明《朗吧》栏目投稿)

值班电话:010-68794420

监制:刘凤桥、张红卫

执行监制:张金岭

主编:关树声、王文

值班编辑:别特、王超

邮箱:wjxinmeit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