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合之众的佳句(乌合之众经典语录)(1)

关于乌合之众的佳句(乌合之众经典语录)(2)

1、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沾染性,易于慷慨赴义。群体可以杀人纵火无恶不 作,也能够慷慨赴义、不计名利。

2、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简单、极端、夸大、急躁、跋扈、偏执、反复无常、没法无 天,看不到中间过渡态。

3、群体随时捏软柿子,又臣服于强权。

4、群体有深入守旧本能。对改变生活的事物存有根深蒂固无意识的恐惧。

5、新观念在群体意识中扎根需要很长时间,群体总是落后于饱学之士和哲学家几代人。要改变已构成的观念,一样需要的时间也很长。

6、生物聚集在一起,就会无意识本能的让自己处于一个领导之下。

7、名望是最有力的权利,候选人拉选票应采取瞠目结舌的夸大的许诺,断言法、暗 示法、重复法。弄臭对手也用断言法、暗示法、重复法,使人确信对方是无赖。而绝 非推理论证反驳。法袍和假发是法官必须的行头,没有这些其权威会折半。

8、喋喋不休说最离谱的大话,永久对领袖有益。伟大领袖头脑狭隘使人瞠目,但影 响力最大的,也死头脑最偏狭的。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 、言之凿凿、不断重复。

9、议会里要演说获得成功,靠的一定是名望,而绝非推理论证。英雄表现出来的品 质和美德,总是被群体夸大。

10、领袖具有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极其罕见、极其强大的品质,足以征服一切 。

11、大众就像女人,宁愿屈服于坚强的男人,而不愿统治脆弱的男人。

12、人们在智力上差异最大,但却有类似的本能和情感。情感范畴上杰出人士和凡夫 俗子都差不多。大众累加在一起的只有笨拙而不是智慧。群体智力总低于孤立的个人 。个人一旦构成群体,智力立即降落。

13、构成群体的个人感遭到势不可挡的气力,而勇于宣泄愿望。傻瓜、低能儿、心怀 妒忌的人,摆脱低微无能的感觉,油升残暴、短暂又巨大的气力。身处群体中,抑制 不产生这类动机:法不责众,没必要担责。

14、人从原始时期继承了蛮横和破坏的本能,在群体中会释放这类本能。

15、给群体提供不管甚么观念,只有绝对的、绝不让步的、简单明了的情势,才能产 生影响。

16、群体灵魂占上风了,其实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愿望。不论是谁自称主 子,他们都本能的表示服从。

17. 有两个互为表里的基本因素,是引发传统社会进入现代转型的主要缘由,及传统的宗教、政治及社会信仰的毁灭,和技术发明给工业生产带来的剧变。

18.群体中个人的个性由于收到不同程度的压抑,即便在没有任何外力强迫的情况下,他也会甘心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更多地表现出人类通过遗传继承下来的1些原始本能。

19.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大众中扎根,都必须采取宗教的情势——能够把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情势。即使有可能使大众接受无神论,这类信心也会表现出宗教感情中所有的偏执狂,他很快就会表现为一种崇拜。

20.只有对群体心理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理解法律和制度对他们的作用是多么微不足道,才能理消除了他人强加于他们的意见,他们是多么没有能力坚持己见。要向领导他们,不能根据建立在纯洁同等学说上的原则,而是要去寻觅那些能让他们心动的事情、能够诱惑他们的东西。比方说,一个打算实行新税制的立法者,应当选择理论上最公正的方式吗?他才不会这样做呢。实际上,在大众眼里,或许最不公正的才是最好的。只有既不十分清楚易懂又显得负担最小的办法,才最易于被人们接受。 因此,间接税不管多高,总是会被群体所接受,由于每天为平常消费品支付一点税金,不会干扰群体的习惯,从而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用工资或其他一切收入的比例税制代替这类办法,即一次性付出一笔钱,就算这类新税制在理论上比别的办法带来的负担小十分之九,仍会引发无数的抗议。造成这类情况的事实是,一笔数目较多、显得数量很大从而刺激了人们想象里的钱,已被感觉不到的零星税金代替了。新税看起来不重,由于它是一点一点支付的。这类经济手段设计道眼光长远的计算,而这是大众没法做到的。

21.自觉的个性的小事,和感情和思想转向一个不同的方向,是就要变成组织化群体的人所表现出的重要特点,但这不一定总是需要一些个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地点。

22.我们成心识的行动,是主要受遗传影响而酿成的无意识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产物。这个深层结构中包括着世代相传的无数共同特点,它们构成了一个种族仙台你的禀性。

23.长时间融入群体行动的个人,不久就会发现——或是由于在群体发挥催眠影响的作用下,或是由于一些我们无从知道的缘由——自己进入一种特殊状态,它类似于被催眠的人在催眠似的操纵下进入的迷幻状态。被催眠者的大脑活动被麻痹了,他变成了自己脊椎神经中受催眠师随便安排的一切无疑是活动的奴隶。成心识的人格消失得无影无踪,意识和辨别力也不复存在。一切感情和思想都受着催眠师的左右。

24.跋扈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但是其强度各有不同。

25.群体随时会反抗软弱可欺者,对强权低三下四。

26.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类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

27.不管刺激大众想象力的是甚么,采取的情势都是使人吃惊的鲜明形象,并且没有任何过剩的解释,或牢牢伴之以几个不同寻常或奇异的事实。

28.事例必须摆在作为一个整体的大众眼前,其来源必须秘不示人。上千次小罪或小事件,丝毫也不会震动大众的想象力,而一个大罪或大事件却会给他们留下深入的印象,即便其后果酿成的危害与一百次小罪相比不知小多少。

29.包括赫伯特.斯宾塞在内的许多杰出哲学家,已绝不费力地证明,教育既不会令人变得更道德,也不会使他更幸福;他既不能改变他的本能,也不能改变他天生的热忱,而且有时——只要进行不良引导便可——害处远大于好处。

30.前公共教育部长朱勒.西蒙先生写道:“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领牢记在心,重复得好,模仿也出色——这实在是一种十分可笑的教育方式,它的每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动,即默许教师不可能出错误。这类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

31.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辟精神和个性——这些素质都不是书本能够带来的。教科书和字典可以是有用的参考工具,但久长把它们放在头脑里却没有任何用途。

32.眼看到各种工具、材料和操作;他得与顾客、工作者和劳动者在一起,不管他们干得是好是坏,也不管他们是赚是赔。采取这类方式,他们才能对那些从眼睛、耳朵、双手乃产生出一些提示,让他们着.当群体由于政治动荡或信仰变化,对某些词语唤起的形象深感讨厌时,假设事物由于与传统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没法改变,那末一个真实的政治家确当务之急,就是在不伤害事物本身的同时赶快变换说法。聪明的托克维尔很久之前就说过,执政和帝国的具体工作就是用新的名称把大多数过去的制度重新包装一遍,这就是说,用新名称代替那些能够让群体想起不利形象的名称,由于它们的新鲜能避免这类联想。“”地租”变成了“土地税”,“盐赋”变成了“盐税”,“徭役”变成了间接摊派,商号和行会的税款变成了执照费,如此等等。

33.统治者的艺术,就像律师的艺术一样,首先在于驾驭词藻的学问。

34.让群体相信甚么,首先得弄清楚让他们兴奋的感情,并且装出自己也有这类感情的模样,然后以很低级的组合方式,用一些非常著名的暗示性概念去改变他们的看法,这样才能够——如果有必要的话——再回到最初提出的观点上来,渐渐的探明引发某种说法的感情。这类根据讲话的效果不断改变措辞的必要性,使一切有效的演讲完全不可能事前进行准备和研究。再使这类事前准备好的演讲中,演讲者遵守的是自己的思路而不是听众的思路,仅这一个事实就会使它不可能产生任何影响。

35.五花八门的名望总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先天的名望和个人的名望。先天的名望来自称号、财富和名誉。他可以独立于个人的名望。相反,个人名望基本上为一个人所特有,它可以和名誉、光荣、财富共存,或由此得到加强,不过没有这些东西,它也完全能够存在。

36.先天的或人为的名望更加常见,一个人占据着某种位置、具有一定的财富或头衔,仅仅这些事实,就可以使他享着名望,不管他本人多么没有价值。一身戎装的兵士、身着发泡的法官,总会使人肃然起敬。帕斯卡尔则分正确的指出,法施和假发是法官必不可少的行头。没了这些痛惜,他们的权威就会损失一半。即便是最狂放不羁的社会主义者,王公爵爷的形象对他也多少总会有所震动。具有这类头衔会使剥夺生意人变得轻而易举。

37.辩解人没必要让陪审团的每一个人都接受他的观点,他只争取那些左右着普遍观点的灵魂人物便可。“一两个有权势的人物就足以让陪审团的人随着他们走”。需要用奇妙的暗示获得信任的就是那两三个人。首先,最关键的事情就是取悦于他们。群体中已成功赢得其欢心的那个人,是处在一个就要被说服的时刻,这时候不管向他提出甚么证据,他极可能都会认为十分使人佩服。

38.在口头纲领中,再夸夸其谈也不过分。可以毫无惧色地许诺最重要的改革。做出这些夸大能够产生巨大的效果,但它们对未来并没有束缚力,由于这需要不断的进行视察,而选民绝对不想为这事操心,他其实不想知道自己支持的候选人在实行他所同意的竞选纲领上走了多远,虽然他以为正是这个纲领使他的选择有了保证。

39.群体一旦效忠于领袖,不论是党的领袖还是国家的领袖,它便立即失去了自己的个性。

40.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41.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42.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43.人群领袖一般只是个带头的煽动者,但他的角色不容轻视。领袖一开始常是被领导者,他自己先被理论催眠,所以成了信徒。

44.大部分人,尤其是群众,在本行之外并不对任何问题具有任何清晰和理性的观念,领袖指导他们。

45.气场说到底是一个人、一本书或一种理念的精神控制力,这种控制会完全麻痹我们的判断力,让我们满怀敬畏。

46.群体需要神,甚于其他一切。

47.成功一旦消失,气场就会迅速消失。当一个人遭受争议,就不再拥有气场。

48.个人进入群体后,发生质变的不只是行为。在完全失去独立性前,甚至思想感情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以至于守财奴挥金如土,怀疑论者变成了信徒,老实人变成了罪犯,懦夫变得勇敢。

49.在某些情况下,不真实比真实更真实。

50.个体群集后,会仅仅因为变成复数而获得一种无所不能的强大感,使他敢发泄本能,而他脱离群体时本来是可以压抑这些欲望的。

51.群体很容易扮演刽子手的角色,同样容易殉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