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焦虑,我们不得不看清我们的时代背景,任何时代都有焦虑的人,但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尤其多一些焦虑,为什么?

任何时代人们都有通信交流交往的手段,从书信、马车,到电报、电话、火车,到手机2g、3g、4g、5g飞机高铁火箭,我们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速度和频率越来越高了。其实更多的焦虑是伴随这个过程一起发生的。我们的期望越来越高,知识信息越来越多,物质越来越丰富,所以我们应该越来越有幸福感,而且我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作为社会整体,粗略判断这个方向和逻辑似乎是对的。但作为单独的个体,其实有太多的问题被忽略。比如每个人出身家庭是不一样的,身体禀赋也是不一样的,还有很重要的运气和遭遇也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致命因素,人不总是理性的,反而经常是感性的。所以有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认识其实是有问题的。

比如只要努力就会成功,铁棒迟早磨成针;比如付出就有回报,每一步都不是白费的;再比如,更隐藏深的诱惑,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

稍微解释一下最后一个,可能会有争议。其实当你意识到,传统代表知识的图书馆已经变成休闲打卡或者教材类辅导书专场的时候,你就不难理解这一点。这个信息时代,知识和书籍随手可得,数量极大丰富,但我们的精力和寿命并没有极大提高,所以首先我们无法消化远远超过我们能力的知识。 其次我们短短几十年的光景,我们不需要这么多知识,只有对自己有用的书籍才是知识,所以知识是个中性词,就和食品一样。最后,知识越多,我们用来分辨是否有用的时间成本越大,找到我们需要的知识就越难。所以古人说多则惑,甚至“多知为败”。所以我们甚至可以用一个人的读书多少来判断他的焦虑状况,特别是“XX读书”“XX思维”之类的“量版读书平台”,特别是社会人文类的书籍。

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铺垫,为了解释四类焦虑人群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类焦虑人群:体质偏弱,但生性好强的人群。这里面最典型的是临床上的初高中生。其实学生之间的体质差异可能比智商差异还要大,比如有些孩子晚睡甚至熬夜,第二天精力还充沛;但有些孩子睡晚了,第二天会蔫一天。如果恰恰后者生性好强,即使家长让早些睡,他还是想坚持熬夜完成作业。如此循环日久,他就会出现入睡困难,甚至紧张害怕等焦虑症状。这里面内因是自己,但也和当前教育大环境有关系,孩子们普通学习压力大。因为这些孩子需要持续学习,所以这类病例反而比其他类型难治,最起码的休息没有保障,一般也没法长期请假。但家长必须要清楚这个过程,尽量缓和,适当时进行一定的治疗,比如假期。难点在于身体素质方面,只有身高体重比较直观,其他方面的表现家长难以把握。(待续)

焦虑的预防与消除(如何预防严重的焦虑)(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