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中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结局如何?老师可不会告诉你

负荆请罪最后蔺相如说了什么(中的廉颇和蔺相如)(1)

我们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故事,其中有关于帝王的,有关于将军的。其实中国很多故事都是关于人的,一来人多,因此矛盾也会多,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会有纷争,而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的利益纠纷而产生各种关系,有的是盟友,有的会成为仇人。孔子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就是祸起萧墙,毕竟每个朝廷都会有利益矛盾,但是一旦这个矛盾被内部激化,那么内部陷入无休止的内乱,其他国家就会趁机侵略,导致整个国家的危机。“负荆请罪”中的廉颇和蔺相如,他们结局如何?老师可不会告诉你。

负荆请罪最后蔺相如说了什么(中的廉颇和蔺相如)(2)

在汉朝刘邦死后,他的皇后吕后是一个权力之心很重的人,这时候这位皇后运用手段让朝中都是他的党羽,很多忠于汉室的大臣十分害怕,这时候一位德高望重的臣子说,大家不要害怕,只要大将军和丞相是一心的,国家就不会乱,后来果然吕后被丞相和将军联手灭掉了。其实将相和一直以来都是朝廷兴旺的源头,这个故事源起于春秋,当时廉颇不满蔺相如没有什么功劳却作为丞相,于是想要羞辱他,但是蔺相如似乎害怕每次都要回避这位将军。后来门客们实在看不下去,他们问蔺相如为什么要害怕一个位置比你低的人,蔺相如说,他之所以不愿意和廉颇争夺权力,正是因为害怕秦国渔翁得利。

负荆请罪最后蔺相如说了什么(中的廉颇和蔺相如)(3)

廉颇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听到蔺相如的话后,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过错,他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立马就负荆请罪,蔺相如当然没有趁机抽他几鞭子,反倒觉得这个将军粗中有细确实是国之栋梁,你们想想看,廉颇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是要给谁看呢,当然是给秦国的间谍看,果然秦国看到赵国这样的精兵良将和足智多谋的丞相,二人又是惺惺相惜,因此十分警惕,不敢轻易用兵赵国,而赵国也在内部的和谐中发展,最后成为六个国家中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大国。

负荆请罪最后蔺相如说了什么(中的廉颇和蔺相如)(4)

但是后来蔺相如和廉颇的结局呢,我们知道长平之战是秦赵两国的生死之战,但是赵国全军覆没,再也没有了之前的盛世。当时秦国使用反间计让赵王换掉了廉颇而任用没有什么作战经验的赵括。这时候蔺相如已经去世了,因此赵国没有人敢直言,导致了决策失误。蔺相如又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呢。这里有几个传说,一是在“渑池会”之后,秦国因为国力强大,因此赵国让太子出使秦国作为人质,蔺相如作为使臣前往,但是太子却死在了路上,相如因此获罪,这个说法不太可靠,我们知道,蔺相如贵为一国的宰相是不会轻易出使别的国家的。第二种说法是,秦国攻击赵国,廉颇之子被打得落花流水,蔺相如当时十分意外,吓得吐血而死,这个说法也不可靠,因为蔺相如有宰相之才,泰山就算在他面前崩塌他也不会惊吓,何况只是一场失败呢。

负荆请罪最后蔺相如说了什么(中的廉颇和蔺相如)(5)

因此应该是史记中记载的,蔺相如是因为病去世,我们想,宰相总是日理万机,身体肯定受不了,因此因病去世十分正常。那么廉颇呢,我们知道后来秦赵长平之战开始时廉颇奉命守城,廉颇一反之前身先士卒打狠仗的习惯,开始防守,后来赵国派人换掉廉颇,认为他老了不敢打仗了,于是廉颇被免除了职务,后来廉颇害怕赵国有人对他不利,于是赶紧跑到魏国躲了起来,但是魏国的大王虽然知道他是赫赫有名的将军,却始终不敢重用,毕竟他是赵国的人啊,万一带领军队投靠赵国,那么魏国就完蛋了。

负荆请罪最后蔺相如说了什么(中的廉颇和蔺相如)(6)

后来赵国长平之战失败,得到了五国的帮助才避免亡国,赵国的君主也是想着廉颇,希望他能回来带领军队,防止秦国再次进攻,但是内心有十分犹豫,但是廉颇的死对头郭开并不想让仇敌回来,于是买通使者,让他说廉颇的坏话,赵王果然不让廉颇回来,后来廉颇含恨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