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教学 第二节 教学过程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教综必背50道题?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综必背50道题(教综必背第七章)

教综必背50道题

第七章 教学

第二节 教学过程①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考点补充】有关教学过程的理论【重要指数:★】

教学过程的理论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历代中外教育家曾以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作过种种的探索,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早在约公元前6世纪,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后来的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其重点在说明学习过程。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上。这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某些规律。

19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则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20世纪40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50年代以来,学者们以强调师生交往、认知结构的构建、信息加工以及系统状态变换等不同观点来对这一过程进行解释。这些不同观点,各有其哲学、心理学的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对教学实践认识的不断发展。

【2017招教试题 中学】12.依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学理论,教学过程可分为( )

A.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

C.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个阶段

D.激发、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检查六个阶段

【答案】C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重要指数:★】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教学过程主要是学习已有的文化知识,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原创性认识,区别于科学家的认识活动。

(2)认识的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3)认识的教育性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通过认识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发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4)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的个体认识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