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延传至今的东西都可以称的上是经典之作。其中,我国的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全国各地各不相同,大街小巷里都有流传已久的美食,它们共同构建了我国五彩纷呈的传统美食文化。

这些美食可以流传到现在,很应该感谢那些一路上默默付出的继承者们,是他们的辛苦付出才让生活在现在的我们有幸可以品尝到人间的许多美味。

中国古人是充满着许多智慧的人们,中国的菜肴素来有四大风味八大菜系的说法,这是古人们在饮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色香味俱全的中国菜品,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鱼翅已经在古代的菜谱中存在了几百年,鱼翅可以吃的观念早已是根深蒂固,人们认为鱼翅是珍品,是体现其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菜品就是十分美味的鱼翅,它的做法大致可以分成南北两派北方的做法以排翅为主,翅的个头大,分量也足,很符合北方人粗犷、爽朗、讲究排场的性格。而南方则以散翅为主,将鱼翅泡成软的后,去皮去肉,拆散,每一根翅均呈透明的针状,口感清爽可口,体现出南方人处事精明、饮食讲究的特点。

素鱼翅的泡发和做法(食之脆嫩鲜美的鱼翅)(1)

一、鱼翅的传说

中国古代的人们勤劳勇敢,他们勇于征服强者,所以我国有十分悠久的捕鲨历史。在当时封建制度的统治下,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渔民们靠捕鱼为生,赚取支撑家庭生存的财物。然而捕鱼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每天在海面上风餐露宿,生活不易且艰辛。

这些渔民们就想要猎杀大鱼,卖出好价钱,可以让家庭生活富足,他们就选择去猎杀鲨鱼。鲨鱼的体型庞大,还很凶猛,但是渔民么么并不惧怕,仍然选择去猎杀鲨鱼。因为鱼鳍很薄且体积小,被很多人遗忘。渔民也认为鱼鳍肯定卖不出好价钱,就留下给自己吃,但是在制作成菜品的鱼鳍,味道很是可口,这让渔民们有了将它卖出的打算。

不可思议的是大家都很喜欢这道菜肴,总是有人多次回购,非常想念这个味道,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鱼翅,就连远在皇宫的贵人都知道了,品尝过后也很喜欢,并将鱼翅列入八宝之一

素鱼翅的泡发和做法(食之脆嫩鲜美的鱼翅)(2)

二、鱼翅的发展

鱼翅是古代八珍之一,可见它是受到大家的广泛欢迎的。最早食用鱼翅的是渔民,他们长期与各种鱼类在一起,渐渐的发现了鱼鳍在做成佳肴后,也是十分美味的。渔民们为了可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他们除了售卖捕获的鲨鱼赚取钱财,也开始通过卖鱼鳍取得一定的收入,就这样鱼翅进入了市场。

宋朝的梅尧臣在《答持国遗鲨鱼皮脍》中,对鲨鱼展开了详细的描述,表明鲨鱼皮在当时已经是十分珍贵的东西了。鲨鱼皮的出现都可以被认为是珍贵的东西,可想而知当真正的鱼翅出现后,会让多少人爱上这种美味

时间走到明朝,由刘若愚撰写的《酌中志》中可以找到有关于明朝皇帝吃鱼翅的记载,它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先帝最炙蛤蜊、炒鲜虾、田鸡腿及笋鸡脯,又海参、鳆鱼、鲨鱼筋、肥鸡、猪蹄筋共烩一处”。从这些文字里面可以看出明朝皇帝的膳食中包括了鱼翅,这个美味的佳肴已经传到了皇宫里,人们开始广泛的食用鱼翅。

在郝懿行的《记海错》里记载了鱼翅“沙鱼色黄如沙,无鳞有甲,长或数尺,丰上杀下,肉瘠而味薄,殊不美也”的资料。证明清朝的人们已经知道了鱼翅的美味,渔民们广泛猎取鲨鱼,只为享用鱼翅,然而鲨鱼毕竟凶猛无比,不容易被猎杀,供应量完全不足就导致了鱼翅的价格不断飙升,鱼翅也成为美食中的珍品。

素鱼翅的泡发和做法(食之脆嫩鲜美的鱼翅)(3)

三、鱼翅的价值

鱼翅是一种上品菜肴,价格虽高,但营养价值却不容乐观。鱼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和其它还有蛋白质的食物相比,如鸡蛋或者肉类,科学证明它的蛋白质质量比不过鸡蛋和肉类,因为鱼翅含有的是不完全的蛋白质。

鱼翅的蛋白质含量虽然不够丰富,但是它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护肤作用的,有利于滋养皮肤,是不错的美容食品。它也可以帮助有心血管病的人们降低血压、血脂,对于心血管系统有好的防护作用,还可以益气开胃,对于食欲不振的小伙伴们是很友善的,有利于消除体内毒素,让肠胃功能更好。

素鱼翅的泡发和做法(食之脆嫩鲜美的鱼翅)(4)

四、结语

在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我们提倡要保护好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维护好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动物更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护它们应当义不容辞。对于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物种,更应该向它们伸出援手,希望每一个珍稀物种都不会再消亡。

鱼翅作为鲨鱼的一部分,因为其在历史上被称为八珍之一,而导致每年有许多的鲨鱼被捕杀。鲨鱼是稀有动物之一,我们应该保护它不再被捕杀,如果继续下去,将会造成鲨鱼的灭绝,那么我们的后代都将不会再见到鲨鱼这种动物。为了我们人类的持续发展,面对一些不合时宜的传统美食文化,我们也可以选择放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检测出鱼翅中含有一些物质,可能会对人体起到一定的伤害作用,危害到人体健康。不管是出于对鲨鱼这一物种的保护,还是人类想要保障自身的安全,都应该停止捕杀鲨鱼以及减少鱼翅的使用量。

参考文献:

梅尧臣《答持国遗鲨鱼皮脍》

郝懿行《记海错》

刘若愚《酌中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