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通常在中间两联即含联和颈联上用对仗,这是对仗的正格。除此之外,对仗可以用在任何一联、两联、三联直至全诗四联上,或者全诗四联都不用对仗,这就是对仗的变格。古人给出名称的对仗变格有六种。

(一)蜂腰体颔联不用对仗,只在颈联上用对仗,古人称为蜂腰体或蜂腰格。宋人魏庆之所辑《诗人玉屑·诗体》将"蜂腰格"作为一种诗律格式提出:"颔联亦无对偶,然是十字叙一事,而意贯上二句,及颈联,方对偶分明。谓之蜂腰格,言若已断而复续也。"

一文看懂格律诗的押韵和对仗要求 律诗对仗位置的六种变格(1)

(二)偷春体把本该用在颔联的对仗,挪用到首联上,就构成偷春体,又叫换柱对。

(三)贫对仗全首诗仅有一联对仗,则称之为贫对仗。

(四)富对仗一首诗有三联对仗,则称之为富对仗。

一文看懂格律诗的押韵和对仗要求 律诗对仗位置的六种变格(2)

(五)全首对如果一首诗四联皆用对仗,就是所谓的全首对。杜甫多用此体。

(六)首尾不对体如果一首律诗从头到尾都不用对仗,诗家称之为首尾不对体。此体极为少见,唯大家李白多用之。

绝句,可一联用对仗,亦可两联都用对仗,还可两联全不用对仗。排律,首联和尾联可以不用对仗,而中间不论有多少联,都一定要用对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