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提起杨家将的故事,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都能够说上一两句。人们从书本中、电视上、戏曲、电影等各种版本的演绎中,不断地加深对杨家将的认知。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1)

杨家将的故事经过千百年来的演绎,已经不仅仅是一段英雄传奇,它已然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一种爱国精神的象征。

在流传的民间传说中,杨家将满门忠烈,为了抵抗辽国的入侵,他们各个前仆后继、驰骋疆场、英雄无比。从杨老令公血溅李陵碑开始,再到杨家七子共上战场,最终七子去六子归,差点全军覆没。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2)

到了最后,杨家的所有女人们在年迈的佘老太君带领下,以柔弱的女人身扛起抵抗辽国的大旗。面对辽军的铁蹄和雄狮,她们不顾自身安危,继续捍卫着国家的每一寸领土。

可是传说终究不是历史,那么在史书上,真正的杨家将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代代表人物:杨业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3)

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代表人物,字重贵,他的父亲名为杨弘信,是麟州一个有名的大乡绅,曾经还自立为太守,随着时局变迁,后来归于北汉。

“杨业,……弱冠事刘崇,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战奇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这说的是杨业少年雄才,早早就屡建奇功,十分受赏识。

北汉王朝灭亡之后,杨业归降北宋,在赵光义手下任右领军卫大将军。由于他敏锐的战场嗅觉以及骁勇善战的个性,赵光义便把驻守边关抗击辽军的任务交给了他。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4)

公元980年3月,辽国十万大军犯境,此时的杨业手下仅仅只有三千兵力。他急中生智,先在正面诱敌,而后假装撤退,转而绕道辽军背后,接着命令所有骑兵在马尾上绑上树枝,这样一来,三千人的人马跑起来也有大军奔袭的气势。

辽军被吓得乱了阵脚,慌乱之中,杨业亲手斩杀了辽军主将萧咄李,因此打了个大胜仗。

公元986年,赵光义决心收复燕云十六州。他兵分三路,其中西路军由潘美为主将,杨业担任副帅一职。

开始的时候,西路军连战连胜,攻取了好几个州县,多次击败了耶律斜轸等人。可是没想到另外两路大军受阻,西路军也难以继续推进。经过仔细研判,赵光义下令全军撤退,并且命令杨业率军殿后,负责掩护任务。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5)

杨业率军走在了大军的最后方,一直抗击追击的敌人。在一次保护撤退百姓的战斗中,杨业所部全军覆没,自己也伤痕累累,不幸被俘。

任凭敌军使出什么手段,杨业都不肯归降,最后绝食而亡。

第二代代表人物:杨延昭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6)

杨业有七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延朗、延浦、延顺、延玉、延环、延贵、延彬。

而被大众所熟知的“杨六郎”就是大儿子延朗,后来为了避讳改名为延昭。之所以造成“六郎”这种误会是因为,当时的辽兵畏惧杨延朗的勇猛,称呼他是“南斗六星杨延朗”,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民间误传为“杨六郎”。

杨延昭自小就随父征战,所以练就一身的打仗本领。29岁那年,杨延昭奉命攻打朔州,乱战之中,他手臂中箭,却仍然坚持战斗,最终拿下了朔州城。

父亲战死之后,杨延昭便接下了戍边抗辽的重任。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7)

公元999年冬,辽国萧太后调集了二十万大军压境,杨延昭驻守的遂城成了她的首要目标。当时杨延昭手下的兵力不足一万,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军,杨延昭硬是挡住了敌军的数十次攻击。

眼看着阵亡的将士越来越多,城墙也几乎要垮掉了,杨延昭心里明白,此时此刻根本不会有援军,只有靠自己。一番苦思冥想,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主意。当夜,他号召全城的军民,给所有的城墙都浇上了水。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8)

到了第二天,原本破败不堪的城墙仿佛穿了一层铠甲。敌军还未发起进攻,就看到一座崭新的城池伫立在面前,顿觉毫无办法,只得先下令撤兵了。

公元1005年初,宋辽签订了盟约,双方就此罢兵。杨延昭也被升任为保州防御使,9年之后,他便病逝了。

第三代代表人物:杨文广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9)

在小说和影视剧中,杨文广是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其实不然。这两人都是虚构的人物,而杨文广则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

杨文广曾经跟随过范仲淹,颇受赏识;也曾经跟随狄青在广西征战,只是没有什么战功。因为他是名门之后,即使如此,还是受到了宋英宗的提拔。此时辽国与宋朝已经议和,所以很少有战事,杨文广只是参与了对西夏的几次防御战,再次受到升迁。

可惜的是,在辽国与宋朝议和关于土地划分的问题上,杨文广夜以继日绘画草图和谋划策略,结果还没有得到朝廷回复就死了,并没有延续祖上的辉煌,让人扼腕叹息。

杨门女将

杨家将真实历史记载(杨家将抗辽的故事流传千年)(10)

在很多的艺术作品中,杨门女将的形象也深入人心,可惜在历史上却查不到出处。但是,佘老太君其人确实存在。

佘太君原姓折,武将之后,与杨业于公元949年完婚。而关于佘太君其他的事迹就无可查证了。

结语

虽说杨家将的故事经过千百年的传唱已经与历史相差很大了,但经过艺术加工之后,杨家将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深入人心了,而杨家将身上代表的那种忍辱负重、忠君爱国的思想更是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