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江晚报原标题:快递货到付款,不能为欺诈留缝,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货到付款不付款快递员损失5000多?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货到付款不付款快递员损失5000多(不能为欺诈留缝)

货到付款不付款快递员损失5000多

来源:钱江晚报

原标题:快递货到付款,不能为欺诈留缝

近日,杭州一家公司的前台小胡收到了一份来自福建的货到付款的“重要文件”。寄件人叫“陈妍希”,需付款28元。拆开一看,是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疫情防控管理的通告”,里面没有盖章,落款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

他怀疑,这封莫名其妙的“疫情防控文件”,属于套着防控外衣的“诈骗”。对此,快递公司回应称是“系统对接失误”。记者深入调查,发现类似这一桩桩28元的背后,存在着一条“盲发快递”的灰色产业链。对此,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评论员有话要说。

货到付款存在漏洞

需要严格审核机制

本报评论员高路:货到付款需要严格审核机制,谁可以发起?需要一定资格吗?特别是大批量的快递,门槛应该更高。

快递寄件实行的是实名制,要求寄件时出示身份证,那么,新闻中的陈妍希到底是谁?快递公司有没有履行好审核责任?

一张A4纸冒充防疫重要文件,还标出了28元的价格,可见快递公司并没有对货物进行实质性的审核,寄件地址与实际地址不同,需不需要更严格的审核?

这些都有可能产生漏洞,被别有用心者钻了空子。快递公司所谓的“系统对接失误”的说辞很难让人信服。这些漏洞也说明,货到付款容易被利用,需要从寄件人、货物、付款方式、结算方式等方面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盲发的快递,收到的人可能分散在全国各地,可是发出方是比较集中的,把好这一关有助于从源头开始防止欺诈行为的传播。

监管发力

切断这类灰黑产业链

本报评论员陈江:实际上,货到付款正成为快递投诉的新焦点。而这种新型骗局通常每单的金额不大,一般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但骗子团伙大面积盲发,以量取胜,获得可观利润,以至于近年来有愈加泛滥的趋势。

快递包裹从天而降,看起来一头雾水,想一想谁是最终的得利方,背后的方法手段就不难理解。首先是客户个人信息的泄露,不法分子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个人信息。然后在流通环节,诈骗团伙或个人与快递方发生联系,价格低廉的物品或是“重要文件”就此发送出去。而团伙或是商家在牟利的同时,快递员也会有相应的提成到手。

切断这类灰黑产业链条,监管必须发力。一方面加强对违规收集、使用、贩卖个人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监督快递实名制的管理要落实到位,从源头上堵住盲发快递的诈骗渠道。毕竟,推出“货到付款”服务的初衷是为了用户消费体验变得更好。

借疫情防控牟利

绝不能姑息

本报评论员项向荣:需要指出的是,疫情防控关乎全民健康和社会稳定,是一件需要全社会严肃认真对待的大事,任何借疫情防控名义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可容忍的,应从严从快查处。

具体到报道,明显是利用民众对疫情防控的重视,甚至借用了“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名义,这样的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疫情防控秩序,抹黑了相关政府部门,绝不能姑息待之。

更何况,盲发“防疫重要文件”以骗取28元的签收费,可以认定为是以往一系列货到付款骗局的升级版。

这种手段看似骗到手的钱很少,但引发的不良后果却很大。

对此,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查处并曝光一批典型案件,以儆效尤,使那些骗子在动歪脑筋时能够有所忌惮。

责任编辑:尹文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