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近些年,“低欲望”一词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有网友描述自己:
“低欲望人格越来越明显,没有动力,没有梦想,感觉努力都是白费。”
这种状态,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同一性分散”有关。
我将以电影《黑天鹅》为例,介绍相关概念、原因和解决办法。
01 概念
“自我同一性”,指一个人对于自我形象的定义,和他人对自己的形象定义的统一。
达到统一的人,明确知道:
我是谁?
我要成为谁?
“同一性分散”指被这两个问题所困扰的人。
《黑天鹅》中的妮娜,就是如此。
27岁的她,是位芭蕾舞演员。
她的生活循规蹈矩,永远在家和练功房之间往复。
小到房间布置、饮食打扮,大到人际交往、工作方向,妮娜都被母亲一手掌握。
母亲的心声是:
“为了你,我放弃了所有,所以,你必须听我的。”
妮娜也不负所望,听话顺从,安心接受。
她是母亲的乖女儿,是认真努力的舞蹈演员,却唯独不是她自己。
- “同一性分散”的人,生活中总有些困扰。
妮娜也不例外,表现如下:
① 空虚感。
表演时的妮娜,是投入且沉醉的,但当音乐结束、灯光熄灭,她却就会陷入长久的空虚孤独中。
作为一个成年人,她没有朋友,没有业余爱好,没有恋爱经历。
排练间隙,她总是沉默寡言,独自盘腿坐在墙角。
工作结束,她也是形单影只,独自回家。
她的世界,只有芭蕾和母亲。
② 时间碎裂感。
妮娜总有种恍惚感,上一秒意识还在停留在别处,下一刻却身处异地,这期间的所有记忆和时间,不再连续,产生了碎裂感。
③ 不真实感。
从妮娜的视角看,她似乎格格不入,好像始终和外界隔着一块玻璃。
人群中的欢声笑语,和她无关,感情淡漠的她,无法真切感受到周围的一切。
④ 性格矛盾。
影片前半部分,妮娜就像一只活在童话世界里的白天鹅,美丽纯洁、柔弱脆弱。
但莉莉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
在新一季《天鹅湖》主演的竞争中,热情奔放的莉莉,是妮娜强有力的对手。
在竞争中,妮娜激发出自己的黑暗面,最终,成为一只充满诱惑的黑天鹅。
- “同一性分散”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也有困扰。
精神分析学家布莱克曼,在“紊乱的客体关系”中,列出三种人格:
① 卫星。
指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永远在轨道上绕行的人。
妮娜就是如此,她从不参与同事间的闲聊,总是神色匆匆,穿过人群。
和这样的人交往时,你总会觉得,你们之间隔着一堵看不见的墙。
② 彗星。
时常不在,偶尔出现,忽远忽近的人。
妮娜在和同事莉莉的交往中,像一颗彗星。
从好奇打量,到交心长谈,亲密过后,她又会缩回封闭的外壳中,警惕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③ 出逃小兔。
这个词来源于《出逃的宾尼兔》。
小兔内心希望你来追逐,会引诱你不断靠近,当你觉得很有希望,马上要成功时,它却又灵活转身,继续逃跑。
当你心力交瘁时,它又会停下脚步,回过头,勾勾手指,给你希望。
在逃离和追逐中,不断循环。
妮娜,就是导演托马斯心中的小兔。
妮娜对于感情,有着矛盾的想法。
严苛的母亲,让保守怯懦的她,视欲望为洪水猛兽,但内心的本能渴望,又让饱受压抑的她,渴望灵魂和身体的共鸣。
02 原因
人为什么会自我迷失?
如果深入了解,就会发现,每一个迷失的灵魂背后,往往有同样迷失的父母。
① 习惯按照外界、他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父母,也以此要求孩子。
“你会让人笑话的!”
“就你跟别人不一样!”
“你让别人怎么看!”
在质疑和打击下,孩子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把判断权交给他人:
“只有听大人的,我才不会犯错。”
为了变得听话,他们压抑内心,但当乖巧顺从,换来表扬时,他们又会陷入空虚:
“这是我想要的吗?”
妮娜的母亲,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
曾是舞台焦点的她,因为私生女妮娜的出生,断送了事业。
她把未完成的梦想,都寄托在女儿身上。
她的后半生,都在为女儿活。
② 自我迷失导致的空虚感,会让父母通过控制孩子,来达到内心的补偿。
“不能跟大人顶嘴!”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你懂什么?”
“除了我,还有谁关心你!”
指责和怀疑,充斥在亲子关系中。
自我迷失的父母,会把内心的不安全感、无助感,经过伪装,“投射”到孩子身上。
原本有自我意识的孩子,开始自我怀疑:
“我是不是想错了?”
“我会不会太自私了?”
妮娜母亲,要求女儿绝对服从。
得知女儿当选天鹅皇后,为了庆祝,她买来奶油蛋糕。
妮娜表示,自己胃不舒服不想吃,她毫不留情,瞬间沉下脸,转身要倒掉蛋糕。
不忍心的妮娜,只好同意。
母亲这才喜笑颜开。
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共生”:
指两个人相互纠缠、无法离开彼此。
婴儿时期,孩子和父母的共生关系是正常的。
但之后,随着孩子的成长,过于紧密的共生关系,则是病态的。
父母在心理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部分,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百依百顺。
对孩子来说,他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任性,尽力满足父母的共生需求。
这种强行捆绑的关系,让人压抑窒息。
03 解决办法
心理学大师弗洛姆说过:
“所谓自由,并不是说一个人有自由、或者没有自由,这么简单。”
“自由,是一种人格成熟带来的能力。”
当一个人,能够停下来思考的时候,他就有了更多的自由,就能看到之前因为双眼被蒙蔽,而看不到的事情。
怎么找回自我,小松给你几个建议:
① 认识自己。
你需要从不同角度,重新审视自己,分析自身性格中,哪些缺失,是童年的什么经历造成的,哪些获得,是父母的什么行为给予的。
当你心中,出现“批评家”时,要明白,你不再是一个全盘接受的孩子,你是一个有选择权的成人。
批评家:
“你要有求必应,拒绝别人要有合理的理由。”
你:
“我有权把自己放在首位,有权持有自己的看法,不需要解释。”
批评家:
“犯错是丢脸的,你应该事事完美。”
你:
“没有人生下来什么都会,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只要能吸取教训,失败也是有意义的。”
批评家:
“没人愿意听你抱怨,要学会忍受。”
你:
“我有权表达痛苦和烦恼,有权寻求情感支持。”
成长,是一层层剥落过去的过程,坦然划分过去和现在的界限,是独立的标志。
② 接受现实。
别和往事战斗,我们不是对手。
与往事和解,与自己和解,与生活和解。
只有获得过,才能更好的给予。
对父母来说,可能他们自己在童年时期,也很少体验到被理解、被倾听的感觉。
两鬓斑白的他们,也曾是个手足无措的小孩。
③ 多去尝试。
世界这么大,你要闯一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热爱。
读书、写作、健身、唱歌……找到你的乐趣,感受投入的快乐和掌控感。
当这些良好体验,不断积累时,你会感到,生活更有意义,更有方向感。
④ 经济和人格双重独立。
经济独立是基础,人格独立是根本。
经济上无法独立,依赖他人,那就免不了被人控制生活。
人不可能永远依赖他人,只有经济和人格双重独立,才能自我负责,按照自我意愿,度过一生。
⑤ 发展一段可靠的关系。
在剧中,妮娜觉醒了自我意识,在剧外,她的扮演者——哈佛大学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娜塔莉,结识了该片编舞、舞蹈家本杰明·皮勒米。
两人坠入爱河,如今儿女双全。
戏如人生,人生如戏。
能够遇到一位足够强大和包容的伴侣,是一个人的幸运。
对于自我迷失的人来说,这样的伴侣,扮演类似于咨询师的角色,他会陪你重走一遍童年,让你看见自己的脆弱,修复曾经的创伤,唤醒重生的潜力。
但是,自我成长,才是关键。
我们要认识自己、不断成长,这样,当机会降临时,才有能力经营一段相互滋养的关系。
04 总结
低欲望,不等于没欲望。
我们都有生存发展、追求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本能。
人生不过区区几十年,为什么要让日子灰暗无光、消沉低落呢?
怎么找回生活动力?
一首小诗给出了答案:
“跳舞吧,如同没有任何人注视你一样。”
“去爱吧,如同从来没有受过伤害一样。”
“唱歌吧,如同没有任何人聆听一样。”
“工作吧,如同不需要金钱一样。”
“生活吧,如同今日是末日一样。”
愿我们,都能找到一生所爱。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后记:欢迎关注点赞、转发留言,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用心理学品味人生,我是@果小松。
本文由果小松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