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口气刷完了最近大热的电视剧《开端》,这部剧的剧情很简单,主要讲述了游戏架构师肖鹤云和在校大学生李诗情在遭遇公交车爆炸后“死而复生”,于公交车出事的时间段内不断经历时间循环,从下车自救到打破隔阂并肩作战,努力阻止爆炸、寻找真相的故事。

不要让自己成为负面典型(不要让自己成为恶的开端)(1)

第一,这部剧的最大看点是循环,但是为什么电视剧却没有用《循环》命名,而用《开端》呢?因为编剧要告诉世人,恶的开端会带来无穷无尽的恶,王阳明说:“圣如尧、舜,然尧、舜之上,善无尽;恶如桀、纣,然桀、纣之下,恶无尽。”在前面的十三集,大家都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王萌萌不顾一切要求提前下车,直到最后两集才揭开了这个真相:她在车上被一个中年猥琐男猥亵了。这是整个悲剧的开端。因为猥琐男猥亵王萌萌,致使王萌萌出现一系列不理智的行为,甚至不惜抢司机方向盘迫使司机开车,让她在不该下车的地方下车,然后才被大卡车撞上,当场身亡的。梁漱溟先生常常讲要对自己有办法,所谓对自己有办法,就是管得住自己,可是这种管得住自己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每日三省吾身,否则哪一天管不住了,哪一刻管不住了,就会把他人推向深渊,同时也把自己推向深渊。所有的恶都从作恶的人管不住自己开始。猥琐男管不住自己,所以向王萌萌伸出了魔爪,致使王萌萌被撞身亡,毁了王萌萌一家,最后差点也毁掉公交车上的八个家庭甚至更多的家庭,当然,最后也毁了自己,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天道。

不要让自己成为负面典型(不要让自己成为恶的开端)(2)

第二,耳听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陶映红和王兴德之所以选择报复社会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女儿在被撞身亡后,网上键盘侠对王萌萌铺天盖地的谩骂和诅咒,使得夫妻俩从一开始的丧女之痛慢慢到对人生、对社会的彻底绝望,再到最后做出报复社会的疯狂行为。可以说,键盘侠也是这场悲剧的重要推手,近些年来被网暴抑郁而自杀的人不计其数,刚刚自杀身亡的少年刘学州正是这千千万万中不幸者的其中之一。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耳朵只管听,眼睛只管看,嘴巴只管吃饭和说话,它们都不能思考,容易为外物蒙蔽,一和外物接触,就容易被引向歧途,所以是小体;而“心”会思考,如果用心思考,就可以避免累于耳目,而不思考的话,就会累于耳目,所以是大体。不管是大体还是小体,都是上天的馈赠,如果能够“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但在现实生活中,人往往不能够让耳目与心各司其职,故不能“立乎其大”,自然极容易为“小者所夺”,如前文例子所示。又如一个校外的学生被北大的保安拒之门外,于是在朋友圈里吐槽,北大的学生看到之后为母校的保安言不平,为此两人在朋友圈里发生了言语争执,因为双方都有过激言论而蔓延到一个北大的读书群里,进而引发骂战。在生活中,因为言语问题而引起的纷争不胜枚举,小到市井之民,大到知识分子,公众人物等等,王阳明说:“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如2018年8月27日晚,在江苏昆山市震川路,两人因为行路问题引发口角而导致冲突,最后一人暴怒而持刀伤人,结果反被杀;35岁女医生在游泳池被男孩冒犯,要求道歉未果后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之后男孩家长将剪辑过的视频发布网上,致使女医生不堪网络暴力而自杀,如果世人能够从其大体,不累于耳目的话,类似这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孔子说:“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荪以为勇。”所以不要因为累于耳目而制造更多的恶,这也是《开端》告诫世人的真相之一。

有个叫做杨茂的聋哑人拜见王阳明,他们用文字进行交流,内容如下:

你口不能言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你心还能知是非否?(答曰:“知是非。”)如此,你口虽不如人,你耳虽不如人,你心还与人一般。(茂时首肯拱谢。)大凡人只是此心。此心若能存天理,是个圣贤的心;口虽不能言,耳虽不能听,也是个不能言不能听的圣贤。心若不存天理,是个禽兽的心;口虽能言,耳虽能听,也只是个能言能听的禽兽。(茂时扣胸指天。)你如今于父母,但尽你心的孝;于兄长,但尽你心的敬;于乡党邻里、宗族亲戚,但尽你心的谦和恭顺。见人怠慢,不要嗔怪;见人财利,不要贪图,但在里面行你那是的心,莫行你那非的心。纵使外面人说你是,也不须听;说你不是,也不须听。(茂时首肯拜谢。)你口不能言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你耳不能听是非,省了多少闲是非。凡说是非,便生是非,生烦恼;听是非,便添是非,添烦恼。你口不能说,你耳不能听,省了多少闲是非,省了多少闲烦恼,你比别人到快活自在了许多。(茂时扣胸指天躄地。)我如今教你但终日行你的心,不消口里说;但终日听你的心,不消耳里听。(茂时顿首再拜而已。)耳能听,口能言,有可能会带来是非;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心依然知是非,这是先立乎其大的根本原因,从其大体为大人,此乃知类。

不要让自己成为负面典型(不要让自己成为恶的开端)(3)

第三,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肖鹤云对李诗情说:“善良不是廉价的美德,它要与能力相匹配,要不然就是添乱。”古训教导我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比如在日本留学的江歌为救朋友刘鑫搭上了性命,事后刘鑫及其家人的态度让人心寒;而“杭州保姆纵火案”的受害者朱小贞一家待其保姆莫焕晶亲如家人,却没曾想因此给自己一家带来了灭门之灾,这是真实上演的农夫与蛇的故事;冯小刚的电影《芳华》中的刘峰是一个活雷锋,只要别人需要,他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但却一样没有善报;近些年更是频繁爆出帮助他人被讹的新闻。由此,我们不禁发出疑问: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为什么现实却往往是“人善被人欺”,如果做善人并不会得到善报,相反还会上当吃亏甚至丢掉性命,那人为何还要做善人?《列子•杨朱》:“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有人同样问熊十力先生这样的问题:“若无轮回,生则桀纣,死则腐骨;生则尧舜,死则腐骨。何所惮而不为恶耶?”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曾提出类似的疑问:“我何必要好好生活,积德行善呢,既然我在世上要彻底死亡?既然不存在灵魂的不朽,那事情很简单,无非就是苟延残喘,别的可以一概不管,哪怕什么洪水猛兽。如果这样,那我为何不可以去杀人、去抢劫、去偷盗,或者不去杀人,而直接靠别人来养活,只管填饱自己的肚皮呢?要知道我一死就万事皆休了!”《开端》中的李诗情和肖鹤云、以老张为代表的警察以及公交车上的每个人都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因为只有善良才能战胜邪恶,但是同时也告诉我们善良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善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代价并不是我们退缩的理由,因为如果退缩了,这个世界的恶就会越多越多,那么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纳粹集中营幸存者马丁•尼莫拉有一首短诗《我没有说话》:“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马丁•尼莫拉因为自己的惨痛经历而告诫世人: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命运往往是休戚与共的。不坚持真理,不伸张正义,不维护公平,在邪恶面前只顾及自身的利益,对他人被冤屈被欺凌被迫害漠然置之,最终受到惩罚的是我们自己。所以善良是指向别人的,更是指向自己的,所有的善意都会回到自己的身上。在《开端》中,试想如果车上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勇气伸出援助之后,都冷漠旁观,那么最后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一起葬身火海,一起随着陶映红和王兴德走向毁灭。庆幸的是,他们每个人最后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最后实现了救赎,从他人到自己的救赎。这里不得不提到另一个人物——刘瑶,他是王萌萌被猥亵之时的目击证人,并且手上还有证据,如果目击者刘瑶当初能够及时挺身而出的话,也许王萌萌不会被撞死,她会一如既往地和父母幸福地生活着,而猥琐男也不会在五年后才被绳之以法,这期间也许有更多的女孩惨遭他的毒手。换言之,刘瑶一时的“胆怯”,一时的明哲保身的自私,也导致了更多的恶,这也是悲剧持续不断的原因之一,所以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亦终必亡而已矣。

不要让自己成为负面典型(不要让自己成为恶的开端)(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