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领导观看马绍信饰演的林彪后,发话:再不行就换人!
那么,结果如何呢?
最终,马绍信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1991年,由八一制片厂制作、李俊和杨光远导演的中国史诗级战争电影《大决战:辽沈战役》一上映,便爆发了万人空巷的观影热潮,诸多演员随之被带红。
林彪扮演者马绍信就是其中之一。
马绍信的表演到底有多么引人注目呢?有人说,马绍信之后再无林彪。邓小平观影后更是点评:“影片很好,好在实事求是!”
杨尚昆也说:“你(马绍信)演得好,很像!”
事实上,马绍信最初在《大决战:辽沈战役》中得到的角色并不是林彪,而是一个国军将领。然而,拿到林彪这个角色后,马绍信虽然相当珍惜,但起初的时候并没有把握好怎么去演,差点就被上级给换下来了。
《大决战:辽沈战役》不能没有林彪的戏份,而马绍信是公认的最好的林彪扮演者(当然,那是电影公映后的评价),若他被换掉,那观众又将会看到怎样的林彪呢?
这里就不得不让人疑惑,马绍信到底做了什么,才能稳住领导,重新拿回林彪的角色,并出色留下一个很难超越的经典?
没有《大决战:辽沈战役》的拍摄,就没有马绍信饰演的林彪;没有胡耀邦、杨尚昆和其他领导人的支持,《大决战:辽沈战役》也不会诞生。
图|《大决战:辽沈战役》中林彪剧照(马绍信饰演)
说到底,马绍信还得感谢中央领导,不然他根本没有机会去成就经典。
1985年,时任中央的胡耀邦提到1949年这一“中国历史上伟大转折的一年”时,说:“描写好这一年的历史,很有教育意义!”
随后,他对军事题材电影创作提出建议:“要完整记录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指1949年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只要拍好三部电影就可以了!”
这三部电影,一部是八一制片厂刚制作完成的《风雨下钟山》,另外两部则分别是描述“转战陕北”和“三大战役”题材的电影。
因此,正是在胡耀邦的号召下,描述三大战役之一的《大决战:辽沈战役》才应运而生。
那么,怎么拍呢?
这个任务终究还是落到了八一制片厂的肩膀上,当时,国内除了他们,没有其他单位或个人有能力去完成这事。
八一制片厂于1952年8月1日成立,1956年正式改名为“八一电影制片厂”,2018年又进行了改制,称“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电影电视制作部”。
自诞生之日起,八一制片厂就主要偏向于战争类型等主旋律电影的制作,所以也被认为是“中国唯一的军事电影制片厂”。
截至2014年,也就是改制前,八一制片厂已拍摄制作各种影片2200余部,其中军事教育片和国防科研片,即与战争有关的影片,共有571部。其中经典的有《永不消逝的电波》、《地雷战》、《狼牙山五壮士》、《林海雪原》等。
除了传统主题战争片,八一制片厂其实也进行了创新,积极与国际接洽。他们在1988年拍摄的《晚钟》,曾让国外产生震动,一举夺得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产量高,质量又无可比拟,八一制片厂因而一度成为中国电影界的标杆。
他们拥有这样的实力,中央完全可以信任他们,让他们来完成《大决战:辽沈战役》的拍摄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然而,《大决战》系列中,就《大决战:辽沈战役》最为特殊,刚接到任务时,制片厂的相关领导就陷入了两难之中。
这倒不是技术不够、资金不足、道具缺乏或其他什么原因,而是电影中的主角之一是林彪。
图|林彪
八一制片厂不知该怎么去处理好剧本,该怎么去定义林彪和将他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怕惹麻烦。
未能定下剧本,电影自然无法拍摄,何谈完成任务?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八一制片厂的领导和其他一些人进行了大讨论,吵来吵去,到头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问题最后被抛到了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这里。
三大战役期间,杨尚昆当时正在中央机关任职,曾协助周恩来处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一些日常工作,为了解敌情、排兵布阵和解放全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他是了解林彪和辽沈战役的。
对八一制片厂领导的看法,杨尚昆都进行了批评。
他毫不掩饰地说:“剧中要有林彪,如果不写林彪,那东北战场的仗谁打?”
批评完,他给领导明确了剧本的写作原则,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就四个字:实事求是!
应该是怕领导还不明白,杨尚昆直白地补充说:“……把他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观察!”
得到这一指示,八一制片厂的工作人员算是吃下了定心丸,终于放心大胆去写剧本、拍电影了。
作为导演,李俊也遵从了杨尚昆的指示。
《大决战:辽沈战役》拍摄过程中,李俊在日记中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写道:我们应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对革命和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1945年9月下旬,在毛泽东的领导和指示下,林彪来到东北领导东北的革命力量。
之后,他仅用几年时间,就让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后来的解放军,在东北站稳了脚跟。到1948年时,在东北的解放军已经发展到了近50万人,有了全面控制东北的实力。
1948年7月,林彪下决心执行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动辽沈战役的计划,打响了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大战役,并出色完成了任务,解放了东北全境。
这段历史,应该要被尊重,实事求是还原下来。
作为《大决战:辽沈战役》的另一导演,还兼做编剧工作,杨光远要比李俊更早去执行杨尚昆的指示。
电影剧本的初稿完成后,为求实事求是,杨光远不辞辛劳,亲自来到曾经的辽沈战役主战场——东北,进行实地考察。此外,他还访问了战役中的70多名幸存者,询问专家以及向军科院、党史研究院等单位索要材料,共整理出上百盘录音磁带后,才写出剧本。
图|杨光远
这个过程很漫长,从八一制片厂1986年成立剧本创作小组到完成剧本,杨光远耗时近2年,到1988年才完成。
剧本一完成,寻找演员的工作也开始了。
这一环节,剧组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这个难题正是寻找林彪的特型演员。
据说,为了找到能出演林彪的演员,剧组共筛选了30多个候选人,直到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马绍信出现后,筛选工作才停下来。
马绍信能获得林彪这一角色,纯属误打误撞。马绍信没有想过扮演林彪,剧组也没有想到他能出演林彪……
1988年9月,《大决战:平津战役》的副导演王力民来到哈尔滨,准备为电影多选几个国民党军官的角色。
王力民不了解东北的演员,只能依靠朋友推荐,他的朋友也很给力,为他推了不少人。
在推荐的名单中,王力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那就是他的三位好友都同时推荐一个人——鸡西市的马绍信!
相信朋友的眼光,王力民随即就给马绍信写去信件,希望他往八一制片厂邮寄个人照片和简历,以便选角。
那时候,马绍信已在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工作了十多年,拥有很深厚的话剧表演功底,可他没有接触过电影,对这一领域还很陌生。
尽管这样,收到王力民的信后,马绍信还是决定试一试。毕竟,进入80年代后,话剧表演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繁荣了,话剧演员都来到了事业的瓶颈期,参演电影,很有可能会是一个新的出路。
打定主意,马绍信便抱着尝试的心理,给八一制片厂邮去了自己的简历和照片。
不久,八一制片厂给他回信,希望他尽快到北京去试镜角色。
见此,马绍信不由得既惊又喜,感觉在电影行业发展的事有希望了。
来到北京,他试完了国民党军官的镜,表演得还不错,首先获得了导演的肯定,试镜录像带接着被传上去,等待领导进一步审阅,再做是否录用的决定。
等待领导审阅期间,马绍信开始在剧组活动,结识了不少人,与写信给他的副导演王力民更是成了朋友。
让马绍信没有想到的是,他等来的不是国民党军官的角色,而是林彪一角。
图|马绍信
9月31日,兼做编剧工作的《大决战:辽沈战役》导演杨光远从外地回来,刚好在一堆试镜录像带中看到了马绍信。
看了马绍信的表演后,杨光远没有被马绍信精彩的演技给吸引住,倒是为他的长相和气质给镇住了——他,看起来非常像林彪。
这个发现让杨光远眼睛顿时一亮,马上就决定让工作人员通知马绍信在北京多停留一些日子,要与他见一见。
几天后,杨光远亲自拜会马绍信。
刚一见面,杨光远先仔细端详马绍信,连连点头后,才对一脸茫然的马绍信表明来意,说希望他试镜林彪一角。
第二天,马绍信便依约前往试镜。
马绍信看到,他表演的整个过程中,杨光远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看着,等试镜一完,他才开口说:“回家等通知吧!”
看到杨光远没有头一天见面时的热情,表现出非常严肃认真的样子,马绍信的心已经凉了一半,再听到杨光远在他试镜后的那一句没有温度没有表明态度的话,他的心再次凉了一大截。
没戏了吗?马绍信不知道,只能回家等待。
但是,等待总是折磨人的,回到鸡西市的那段日子里,马绍信一直辗转反侧,这样的阵仗,很像是正在等待战机或正在等待打仗结果的将军。
几个月过去了,马绍信还是没有收到消息,他被折磨得都没了耐心,几乎要放弃等待了,对结果已没那么在意。
就在马绍信快要全面崩溃时,八一制片厂那边来消息了,是好消息。他们在电报里说:角色已定,如能脱身,速来报到!
看到这十几个字后,马绍信高兴得快要哭出来。他知道,电报里的这个“角色已定”,定的不是国军军官的角色,而是林彪!
当晚,他破例和妻子喝了几杯,然后就到北京去了。
就这样,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马绍信本来是要出演国民党军官的角色,却误打误撞拿到了林彪一角。
然而,在诸多共和国将帅中,林彪非常有个性,要出演他,不仅要长得像,还要有气质方面的流露,哪能那么容易出演呢?
图|林彪
马绍信的表演就遭遇了挫折。
当然,马绍信是知道这个的,知道这是必过的一关。
《大决战:辽沈战役》拍摄前,似乎没有人出演过林彪,文史资料方面也没有过多的记载,这就是表演林彪最大的困难。
要想演好林彪,就得先了解他。
为了克服这个困难,马绍信也下了不小功夫。
除了参考剧组给的资料外,马绍信还听导演的话,用几个月的时间去泡图书馆和资料室,仅笔记就记了几大本,颇有杨光远当年导演《大决战:辽沈战役》时的拼劲。
这还不够,大概了解林彪本人后,马绍信还前去拜访曾见过林彪的罗荣桓夫人、刘亚楼夫人,采访前四野作战处处长苏静、前林彪秘书夏桐以及林彪的女儿林豆豆等人,从他们那里获取文史资料以外的林彪的信息。
他们告诉马绍信:林彪性格内向,平日里很少言语,他的夫人叶群一天的话量能顶他一个月的话量;喜怒不形于色,没有大动作,没有手势;不喝酒,不喝茶,不抽烟,最喜欢的事是看地图和吃黄豆;喜欢用红色铅笔改文件。
他们给出的这些信息至关重要,林彪的性格、神态、气质等都在这里,要演好林彪,模仿他的这些举止与表现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掌握了这些东西后,马绍信这才有一些底气和信心。
只不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了解了林彪,有了出演林彪的思路和底气,未必就等于已经可以演林彪了,还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果不其然,马绍信初战就“翻车”了。
马绍信研究林彪期间,《大决战:辽沈战役》已经开始开拍一些镜头、一些角色。等他研究得差不多的时候,林彪的镜头便开始开拍。
虽然在舞台上表演过十多年,面对过无数观众,早已克服了各种紧张,但身处拍摄棚、单独面对镜头而不是能说会动的观众时,马绍信还是紧张了,表演节拍一步错,步步错。
他在1990年6月拍的第一个镜头并不理想,这个镜头,还是导演“咔”(叫停)了许多次才得到的。《大决战:辽沈战役》的两个导演总感觉,他在镜头里总是带有喜剧感,而不是林彪的冷酷和沉着。
当这个镜头传到更高领导审阅时,领导果然给出了跟导演很相似的意见。
更要命的是,领导没有导演那么有耐心,给马绍信一次又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他们直接发话:再不行就换人!
为此,杨光远和领导发生了分歧,最后达成的共识是再给马绍信一次机会,让他和另一位林彪扮演者竞争,谁演得好就留谁。
难道就这样被淘汰、错失转入电影行业的机会了吗?马绍信既郁闷又不甘,一次又一次在脑海中总结扮演林彪失败的原因。
图|林彪
他最后认为:应该把控好细节,摒弃之前十几年积累的舞台表演经验和认知,一切从头再来。
说到底,就是像领导和导演说的,表演中多一些林彪的严肃和沉着,表现出人物该有的样子,少一些舞台戏的喜剧元素。
在竞争那天,导演将马绍信和另一位林彪扮演者聚集到一起拍摄。这次,拍摄的地点选在场外,而非拍摄大棚。
开拍时,也许是之前的挫折留下了阴影,马绍信没有多大信心,还是有些紧张。
只不过,他意外地发现,似乎自己更喜欢在场外拍摄,因为在这些地方表演了不久,他的紧张感就消失了,而且还掌握了表演的节奏,许多小镜头都能一气呵成,没有带喊“咔”的。
后来,在导演的鼓励下,他表演得越来越顺利,行云流水,很少有重拍的。
两人竞争的结果很快就出来了。
马绍信的表演更出彩,还是由他出演林彪。
在这之后,马绍信完全将自己沉浸到角色之中,完成了不少艰难镜头的拍摄,最终成就了不可逾越的经典。
其中,马绍信在第一个镜头里便给自己“一雪前耻”。
林彪第一次出场的那个镜头里,导演用了两个对比手法:一明一暗,一动一静。
马绍信的条件和表演,与导演的拍摄技巧相辅相成,其结果就是拍出了可载入教科书的经典镜头。
导演利用光影,给了马绍信脸部一明一暗的镜头,再利用作战室指挥里许多“将领”谈笑风生,“林彪”却满脸肃目一言不发,营造出一动一静的镜头,成功树立了林彪那性情孤僻不动声色的人物形象。
再回头来看,导演的这些镜头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手法高明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林彪扮演者马绍信的条件和演技。
图|马绍信扮演的林彪剧照
马绍信外貌酷似林彪,自“涅槃重生”后,他的一举一动也像林彪——沉默寡言、一脸严肃、不动声色。他往那里一站,观众自然认出他就是“林彪”,且记住了他的与众不同。
许多人在此质疑,这样的表演并没有多大难度,只要表演者与原型人物长相相似,再模仿原型人物的举止,往那里一站,导演怎么拍都能拍出好的镜头。
这个质疑不能完全准确反映出问题,他们似乎忘记了气质这个东西。
气质是一个人长期修为而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表演出来,马绍信之所以能获得林彪角色,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他有与林彪相似的气质。
在出场的那个镜头里,与其说马绍信是在模仿林彪的举止,不如说他已融入到角色中,将模仿和气质结合,最终演出了林彪的样子。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他这样的表演,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肯定。
《大决战:辽沈战役》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时,杨尚昆的表现就是对马绍信的最高评价。
杨尚昆看完电影后,紧紧握着马绍信的手,两眼里充满了五味杂陈,说:“你演得好,很像!”
邓小平看了后,也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并特别强调:“以后每年看一次!”
图|邓小平
1991年6月,《大决战:辽沈战役》率先与公众见面,一下子就引起了非常狂热的观影热潮。
几乎一夜之间,因为林彪的角色,马绍信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值得一提的是,在1992年上映的《大决战:平津战役》和1997年上映的《大进军——南线大追歼》等巨作中,马绍信仍然出演林彪。
可以看出,《大决战:辽沈战役》给了马绍信出镜的机会,他也不负众望,给中央、八一制片厂和杨光远交出了满意的答案。
结语:《大决战:辽沈战役》的成功,往小说,是导演、剧组和演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往大说,这离不开中央的支持。
胡耀邦提出要拍摄三大战役类型的电影后,杨尚昆亲自负责具体工作,为《大决战》系列电影解决了经费、物资和道具等问题。
此外,在杨尚昆悉心关怀下,《大决战》剧组得以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中的50多个市、县取景,同时还得到了军队的支持,共有20多个军级单位、30多个独立师团单位,约13万干部战士参与了拍摄,再加上不计其数的群众,拍摄累计人次达到了330多万。
这样惊人的数据,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一部影片能涉及如此多的部门和领导,特别是能让中央领导如此上心,这在中国的电影史上还是第一次。
都投入这么多的资源了,《大决战》系列不火那就简直没有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