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这放在在古代皇权争夺中,是最适合不过的。为了登上最高权力,坐稳皇位,宁可错杀好人,也要斩尽杀绝,否则,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吴王夫差就是灭了越国,没杀掉勾践,最后惨被勾践屠杀。

历史上凡是有大作为的皇帝在这方面都是杀伐果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任何心慈手软、优柔寡断都会成为插向自己心脏的刀。大明王朝的开国者朱元璋更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朱元璋斩干儿子合集(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1)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小时候家境极度贫困,父母兄弟都被活活饿死,这样一个出身如此低微的人,一路走上权力的巅峰,可想而知需要经过多少辛酸与努力。

因此,他对皇权的执着已经达到病态的地步,除了太子外,不能让任何人对皇权有些许染指。但凡有一丝一毫的威胁到皇权,即使是亲儿子,那也是绝不手软。

传闻有一天,朱元璋亲自给儿子朱棣剥了个橘子,并送给他吃,马皇后得知后,大惊失色,急忙叮嘱朱棣,你父皇要杀你,赶紧跑,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朱元璋斩干儿子合集(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2)

早年时期,因为有马皇后在旁时时刻刻叮嘱朱元璋,才使得他并没有这么嗜杀。朱元璋对这位糟糠之妻马皇后是非常尊重的,在他还是个无名之辈时,出身名门的马皇后毅然决然嫁给他,对他不离不弃,帮助他打天下。

即使马皇后临终前,也多次劝解朱元璋,不要因为自己的死而杀戮太医。因为这位仁慈的皇后,减少了朱元璋前期的杀孽。

马皇后离世后,朱元璋变得暴躁残忍,听不进任何善意的劝谏,开始大肆诛杀开国功臣,动辄株连上万人。许多人也因此给朱元璋披上了嗜杀成性的外衣,相比之下,同为底层出身的汉高祖刘邦就显得仁慈许多。

朱元璋斩干儿子合集(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3)

其实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大开杀戒,不留活路,都是为了给子孙后代清除政治障碍,害怕自己驾崩之后,太子镇不住手下这群骄兵悍将,那是跟着自己打江山的人,还是得自己处理。他把挨骂的事,一个人做完了,太子上位后,可以好好安抚群臣百姓,招揽人心。

但是仁慈的太子很是不解,对此多次劝阻,朱元璋也没有过多解释,只是找来一根荆棘,递给太子朱标,让他拿着。太子看着满是尖刺的荆棘,无从下手,直言不敢拿。

朱元璋二话没说,拿着荆棘从下撸到上,用手把刺全部刮掉,然后把沾满血的荆棘递给太子,并说到,皇位就是这个荆棘,我不把刺给你拔掉,你如何拿得稳,这个过程哪有不流血的。

朱元璋斩干儿子合集(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4)

对于太子朱标,朱元璋是倾尽所有,悉心培养,不仅早早确立了太子之位,而且一直让他参与治国理政,朱标也没有让他失望,不仅宅心仁厚,而且在朝臣中也深得拥戴。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朱标,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彻底消磨掉了他最后的仁慈。

在太子去世之后,朱元璋心痛至极,把对儿子的爱全部转嫁到了长孙朱允炆身上。本来长子去世,应该立次子为储君,但是朱元璋压根没有考虑剩下的几个儿子,虽然他们也都是跟自己一起出生入死,但是丧子之痛,让他还是做了个出人意料的决定,立朱允炆为太子。

要说朱标多少还能镇得住一些猛将,但是乳臭未干的朱允炆就完全不是对手了,在朱元璋最后的几年,完全没有仁慈可言,捕风捉影,大肆杀戮,凡是打仗擅长进攻的将领都被他全部杀掉,只留下了一些诸如铁铉等擅长防守的将军。

朱元璋斩干儿子合集(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5)

帝王之道无非是用人之道,镇不住场的皇帝,到最后都会被权臣胁迫,朱元璋对朱标父子绝对是全身心的疼爱,为了让他俩能稳坐皇位,不论是谁只要对其有威胁,都可以除掉,哪怕是亲儿子,也毫不手软。

早在朱标当太子的时候,朱元璋有一天晚上做了个奇怪的梦,梦中一个身着金甲的武士,拿着刀走到自己的子孙面前,逼着子孙退位。朱元璋一下惊醒,并把梦境说与马皇后听,马皇后听罢也没当回事,简单安慰了几句就睡了。但是朱元璋却一直对这个金甲武士耿耿于怀,每日都在猜测他到底是谁。

最后,朱元璋把目光锁定在四子燕王朱棣身上。最是无情帝王家,为了防止日后的自相残杀,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把祸患扼杀在摇篮里。朱元璋对其多番试探,严加监视。

某日,朱元璋把朱棣招进宫里,主动嘘寒问暖一番,又给他剥了个橘子,朱棣被突如其来的温暖弄得一头雾水,想着父亲平时日对自己多有苛责,今天如此体贴,感动之余也没多想,接过橘子一边感谢父亲,一边吃了起来,吃罢后便转身离开了。

随后,朱棣把这天朱元璋的反常举动告诉了马皇后,马皇后听完大惊失色,对他说道你父亲要杀你,并催促朱棣赶紧跑。为什么马皇后听说朱元璋给朱棣剥橘子就知道要杀他呢?

朱元璋斩干儿子合集(朱元璋在给儿子剥桔子)(6)

这还得从那个梦境说起,梦里那个金甲武士拿刀逼太子退位,寓意有藩王谋反,而藩王中势力最大的就是燕王朱棣。而橘子也是黄色,与龙袍颜色一样,把橘子剥开送给朱棣,就是说他就是抢皇位那个人。

朱棣听罢吓得赶紧跑了,而马皇后这边也是对朱元璋苦口婆心劝导,不能因为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就对自己的亲儿子痛下杀手,虎毒尚且不食子,最终成功说服了朱元璋放下屠刀。

不可否认,朱元璋在执政后期杀戮过重,导致朝臣人心惶惶,但并不能否认朱元璋是个一心为民的皇帝,因为他出身贫苦,因此对贪官污吏极为痛恨,在位期间大肆整治吏治,鼓励百姓检举不作为的官员,形成了百姓对官员的监督。

治乱世需用重典,也正是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使得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的局面得到极大的改善,百姓才可以安居乐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