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前后,国内的单机,网游,手游迎来了第一次飞速发展。期间,无数依托于三者的产物不断涌现,共同塑造了那个辉煌的年代。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有些产物继续不断壮大,最终引领时代的风向,有些产物却就此沉沦,变成了时代的回忆。当那些亲历者再去审视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产物时,感受到的只有一种经过时间沉淀之后的“情怀”。
借此机会,游戏茶馆想聊一聊,在那个年代引领了行业潮流,随后又被时代无情抛弃的三个产物。
金山游侠
提起这个软件,可能大多数80后和90后都不会感到陌生。上世纪90年代到千禧年初,金山游侠作为少数正版的游戏修改软件,曾活跃在广大游戏玩家群体之间。由于使用简单,修改效率,又集合了数百款游戏攻略,在那个信息闭塞,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金山游侠》一度成了无数单机玩家眼中的“神器”。
说起来,《金山游侠》的诞生也实属一个意外。1998年,由于和公司高层意见不合,初出茅庐的程序员邹涛和姚冬愤然离职,随后将满腔的无奈和愤慨发泄在了游戏上。在当时,两人最喜欢玩的是《魔法门英雄无敌2》。不过和大多数玩家一样,两人虽然身为程序员,却依旧逃不了“卡关”的命运。
在当时,主流的游戏修改器为Game Buster,Game Wizard,FPE。不过两人用了一段时间FPE后很快就发现这款软件“弱爆了”。FPE不仅要在游戏和软件之间来回切换,查找速度也异常缓慢,两人为了能爽快的修改游戏,干脆自己开始开发游戏修改软件,这款软件便成了《金山游侠》的雏形。
这个界面熟悉吗?
随后,在经历过又一次职场变动之后,两人毅然决然加入了金山软件公司。当时《金山游侠2》正准备上市,不过作为金山软件大佬的雷军对这款软件并不满意,邹涛乘机毛遂自荐了一把,推销起了自己制作的那个“游侠雏形”。经过一系列紧急筹备之后,99年4月,这款焕然一新的“邹涛版”《金山游侠2》正式推向市场。极短的时间内,《金山游侠》几乎碾压了整个国内游戏市场,长期霸占《大众软件》排行榜前列,甚至能和当时的QQ软件相抗衡。
然而好景不长,千禧年后国内网游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将这款以修改单机游戏为主软件逼上了一个尴尬的位置。在03年推出最后一版《金山游侠V》之后,作为制作人之一的姚冬于04年离开了金山公司,而另一位制作人邹涛选择留下,最终成为了金山软件的CEO。《金山游侠》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出玩家的视野,“一代游戏修改神器”就此画上了句号。
最后一版《金山游侠V》永远停留在了5.0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个问题:“作为程序员,最大的成就感来自哪里”。作为《金山游侠》的开发者,姚冬是这么回答的。
“我觉得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自己作品的受到用户喜爱,我开发过两个用户过亿的程序,一个金山词霸,一个YY语音。但是最有成就感的不是这两个,而是《金山游侠》,一个单机游戏修改器。因为这是我和另一个同学完全出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而开发的程序,入职金山之前就做出了原型,连名字都没有,被金山包装成正式产品去销售,才取名叫金山游侠。”
诚然,现在的玩家通过“风灵月影”等修改器,一键便可以在游戏中获得毁天灭地的“超能力”,然而对于经历过那个需要手动修改数据年代的玩家来说,《金山游侠》可能承载更多的是儿时美好的回忆。无论是《仙剑奇侠传》,《新绝代双骄》,还是《暗黑破坏神2》,《英雄无敌》,通过数值增减来筛选数据,俨然已经成为当年使用者口口相传的“秘籍”。
回忆固然会随时间而沉寂,然而这份情怀却将成为永恒。
《暗黑2》锁金币后,最喜欢和奸商对线
MUD
2000年被成为中国网游界的元年,正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公司的网游大战正式拉开了序幕,同时也奠定了其后二十年发展的格局。然而,在2000年之前,国内玩家还经历过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没有图形画面,全靠指令操作的文字网络游戏—MUD。
图片上传中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北大侠客行》
MUD全称为Multi-User Dungeon,原指多使用迷宫,后又称为Multi-User Dimension多使用空间与Multi-User Domain多使用领土。(摘自科普中国),是一种以指令为操作方式的文字多人即时游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该游戏并没有任何图形画面,一切的显示都依靠文字描述,玩家通过输入特定的指令进行角色的操作。
在国内,MUD被爱好者称为“泥巴”,作为《无尽的任务》、《网络创世纪》等 图形网游的鼻祖,MUD涵盖了角色扮演,骑砍,PVP,PVE,互动小说和在线聊天等现代网游所共有的所有元素。
《无尽任务》封面图
最早的MUD游戏可追溯到1978年,然而真正进入国内,就已经是十几年之后事了。1993年中国台湾率先掀起了一阵MUD的热潮,《龙域传奇》、《风之传说》、《风之王国》等众多知名的MUD游戏应运而生。
1993年底,交通大学的服务器上开设了一个名为“东方故事”的MUD站,和其他MUD不同的是,“东方故事”的背景和剧情全部为自行创作,相较于以往主要翻译欧美的作品,“东方故事”是第一个将中国武侠题材纳入到网络游戏内容的电脑游戏。也正是从这开始,国内MUD的创作如雨后春笋一般,内容形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而在这其中,就不得不谈到两款意义深远的MUD游戏,《北大侠客行》和《万王之王》。
《北大侠客行》MUD界面
《北大侠客行》的前身来自于早年在美国留学期间所编写的《侠客行》游戏,因其管理员mudadm将服务器设立于当时的北大东门物理楼上,因而得名《北大侠客行》。
《北大侠客行》诞生于1996年,至今已经运营了24年,作为国内少有的“化石级”MUD,它几乎见证了国内整个网游市场的兴衰,也成为了很多老玩家的乐园和许多优秀巫师(MUD的维护者)成长的沃土。打开它的Wiki,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存在于现有国产网游体内的“基因”。
它更像是一本网游界的百科全书,更是一个国内游戏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本图来自《北大侠客行》的WIKI
几乎在《北大侠客行》出现的同时期,台湾清华大学的研究生陈光明,黄于真开设了一个学术实验性质浓厚的MUD站“万王之王”,用以研究“高效能分散式系统”。然而谁能想到,4年之后,这款《万王之王》竟然开启了中国网游的新篇章。
本图来自《万王之王》的百度百科
2000年7月,由华彩公司发行的第一款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万王之王》在大陆推出。作为国内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中文网络图形MUD游戏,《万王之王》摆脱了枯燥文字的束缚,以更为精美的图像画面呈现。游戏中提供了战士,法师,牧师三种基本职业,并在后期给予玩家多次专精转职的机会,极大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丰富了游戏的多元性。这款游戏以极短的时间就席卷了整个中国市场,并在一个月内实现了万人同时在线。
尽管不久之后,韩国网游进入国内,迅速抢占国内网游市场,但是在那个极其特殊的时期,《万王之王》依旧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网络游戏无可争议的代表之作。
《万王之王》的游戏画面
塞班系统
在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系统诞生之前,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可能承载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在那个索尼爱立信主打音乐,三星,LG还在追求外观,摩托罗拉止步不前的年代,诺基亚的塞班系统凭借一流的流畅度,强大的智能后台系统以及多元化的游戏库迅速俘获了众多年轻人。据市场调查公司iSuppli的数据显示,2007年第三季度,诺基亚已获得全球40%的市场份额,其异常强大的智能系统功不可没。
总有一款让你一见如故
相比于现代手机的无所不能,2000年初的手机更显得质朴,除了日常的电话短信之外,似乎没有什么能抓住用户的功能。直到2002年之后,诺基亚手机开始在国内市场普及,而到了2005年,随着塞班9.0系统的发布,中国的玩家终于发现了智能手机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那就是游戏。
和现在的主机游戏平台类似,当时的塞班系统上的游戏大多来自单机游戏,并由游戏厂商量身定制,因此你几乎能见到任何游戏大厂的品牌或是旗下知名IP。像是育碧的《波斯王子》,《刺客信条》,EA的《FIFA》,《模拟人生》,动视的《古惑狼赛车》等等。得益于手机实体按键的操作性,摆脱了贪吃蛇,扫雷的单一玩法,画面更加丰富多彩的塞班JAVA游戏迅速抢占了国内的手游市场。尤其是由手游大厂Gameloft移植的众多单机大作,更是成为了早期那一批玩家的永恒回忆。
本图来自知乎“街机时代”
国内的不少游戏厂商同时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相信不少硬核玩家,对于《七夜》这个游戏应该有所耳闻。作为成都丁果科技最有诚意的3D塞班JAVA游戏,《七夜》凭借优秀的游戏剧情,极致的3D画面直接秒杀了当时的一众塞班游戏,刷新了玩家的认知。之后,这款游戏更是获得了2007年IMGA(国际移动游戏大奖)“最佳3D奖”的提名,要知道,全世界只有5款游戏能获此殊荣,而《七夜》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由于当时移动网络不发达,27M容量的游戏难以下载,再加上盗版横行,《七夜》最终落得叫好不叫座的下场。不过,这款被称为“中国寂静岭”的游戏仍然不妨碍当时的玩家将它奉为神作。
《七夜》游戏截图
对于当年最早的一批塞班玩家,除了游戏之外,可能印象最深的就是证书签名了。塞班系统虽然是一个开放式平台,但是为了维持运行稳定,诺基亚特别加强了S60V3(基于塞班9.0制作的用户界面)的安全性,对系统内运行的第三方软件有更为严格的规定。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要求用户安装的第三方软件必须要有签名证书识别。然而,那时玩家的正版意识还尚未形成,盗版游戏几乎成为主流。因此,买到塞班手机之后,去各个论坛找大佬制作免签证书便成了必修课。而更为高端的大佬,则直接通过刷机获取使用权限。在塞班系统退市之后,安卓的ROOT和iOS的越狱成为了继任者。
结语
被时代所抛弃并不意味着永远消失,这些时代产物上所附着的“情怀”,会让亲历者永远铭记。而他们也作为时代的见证者,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更高的领域,加速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