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碜”是北方很多地方都用的一个方言。表示寒酸、不体面的意思。

寒,同“暑”相对,冷的意思。《说文》解释,寒,冻也。后引申为因为冷而造成的畏畏缩缩、不舒展的状态,贫寒,寒酸。

碜,本义是东西里掺杂着沙子,牙碜,硌牙。这也给人带来不愉快的感受,进而有了不美好甚至难看的意思。两字组合,表现寒酸、畏缩、不优雅、不大方的状态。

保定方言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不同环境不同含义的保定方言到底有怎样的魅力)(1)

长相寒碜的狗狗

在保定,寒碜用的很普遍,它有以下几层含义和所使用的语言环境。一种是说人长得样貌丑陋,难看,做形容词。“张大嫂家女婿个子倒是高高的,但甭提长得有多寒碜了。”这个“寒碜”是专指五官的不协调,外在形象丑陋。再有就是用于形容人的内在气质不大方,上不得台面,寒酸相。这也是“寒碜”最普遍的含义。“她衣着华丽富贵,隆重出场,一下子显得我特别寒碜。”这个寒碜,不是长相上的难看,而是整体气质不佳,粗俗猥琐,难登大雅之堂。“他整天猫在家里,花钱就跟父母伸手要,也不嫌寒碜。”这是精神不独立,不能自食其力,是内在心灵的丑陋。“被女朋友甩了,他觉得寒碜得慌,不敢见人了。”这个“寒碜”是精神受打击,认为丢面子、不体面。

“寒碜”的另一层意思是形容地理环境、处所等空间或物品上有灰尘,或者垃圾遍地,比较脏乱。“隔着门缝看到屋里到处都是灰尘,特别寒碜,都下不去脚。”这个“寒碜”不仅仅是寒酸,主要是指脏乱,到处是灰尘。“他出了名的邋遢,穿的衣裳老是油脂麻花的,特别寒碜。”这两句话里的“寒碜”,都是表示不干净,脏乱污秽的意思。前一句是尘土飞扬,垃圾遍地;后一句是衣服上油渍斑驳,污迹浸染的样子,与“腌臜”相近。第三种是为难人、愚弄人,使其出丑的意思,做动词。这个用法实际上是第一种情形的延伸,形容词变动词,使动用法。由直观的外在丑陋,到“使之变得”丑陋。

保定方言有多少年的历史了(不同环境不同含义的保定方言到底有怎样的魅力)(2)

寒碜的房间

邓友梅在小说《追赶队伍的女兵们》中有:“哪里是提意见,简直就是在众人面前寒碜她。”苏叔阳的话剧《左邻右舍》第二幕中也用到这个词:“将来不能光是厂长给职工戴花,职工也得评厂长,该戴的就得戴上,寒碜寒碜那些就知道抽烟儿、划圈儿、碰上问题就卸肩的干部们。”

上述几种语言环境中,寒碜都用于贬义。

顾忌寒碜,怕寒碜的人,一定是完善自我、热爱生活的人,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都会努力使自己靓丽、风光,体面。工作中,勤奋上进,朝气蓬勃,做优秀的自己;生活中,精心装扮,注重礼仪形象,更注重言行,这也是尊重他人和自身修养的需要。

来源:保定方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