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10月2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首演。

这部鸿篇巨著在当时调动了全国艺术门类的顶尖专家,倾举国之力,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作为国庆十五周年的贺礼被带到了全国人民面前,写下了艺术传奇。

《东方红》有3700多名专业和业余演员,演出服装4000多套,舞台两侧搭建的合唱台上,1000多个合唱队员从舞台的特殊位置,参与和见证了演出的全程,乐池里有200余名演奏人员,台前幕后涉及到的人员近万人。

1964年10月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名清华大学学生参加《东方红》合唱演出后的观感;

”这不仅是一场很好的歌舞,而且是一部中国革命的巨大史诗,是党领导下40多年革命斗争的缩影,他赋予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1)

01

筹办国庆15周年大型文艺晚会

1964年7月12日,上海骄阳似火, 虹桥机场,一架伊尔14型飞机缓缓停在停机坪,舱门打开,周总理疾步走下旋梯,与总理同来的是陈毅副总理。

当天晚上,总理受邀观看了一场特别的歌舞演出,是第5届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开幕节目,舞蹈史诗《在毛泽东旗帜下高歌猛进》。

周总理在百忙中观看上海的这台大型歌舞表演,是因为他正在筹划新中国成立15周年的晚会。

1964年,为鼓舞人民共同朝着伟大目标前进,在周总理的心中,这一年的国庆,应该有一台激昂奋发,鼓舞人心的,集音乐舞蹈歌曲诗歌为一体的大型文艺作品,来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展现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和英雄气概。

看了上海的演出,让周总理兴奋不已,一回到北京,就召开相关部门的同志进行研究。

总理说;我想用歌舞的形式来表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新中国的这个历史进程,最好国庆15周年上演,把我们革命的发展,从党的诞生起,逐步的体现出来,要写几首壮丽的史诗。

北京大歌舞的筹备工作由此紧锣密鼓的展开。此时,离国庆节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2)

02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取名《东方红》

筹备组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给这场歌舞定下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经过深入讨论,大家建议取名为《东方红》。

1964年7月30日,经总理批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正式命名为《东方红》。

19964年8月1日,总理在”庆祝新中国成立15周年文艺演出专题报告”上,签下”同意”两个字。这标志着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周总理批示;全力争取搞好,并在国庆上演。若确实还搞不好,或编排时有大的缺点,来不及改正,将推迟上演。

参与《东方红》筹备工作的每个人心中都明白,这是一场重大政治任务的攻坚战,也是以艺术创作的形式,向国庆15周年贡献的一份厚礼。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3)

03

举国之力,60天排演出空前的歌舞史诗

如何才能在60天内排演出一部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

距离国庆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周总理亲自点将成立指挥小组,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任组长。

但是,剧场问题,演员问题。服装问题,道具问题,幻灯问题,一系列的问题,太难了,时间只有60天。

要拿出一台数千人参演的歌舞史诗,时间之短,任务之艰巨,这在中国文艺史上都是空前的,当时指挥小组人员甚至认为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

周总理果断拍板排练《东方红》,是因为当时在国内舞台上,以歌舞的形式表现史诗,已经有了可喜的创作积累,比如上海这台大型歌舞表演,还有空政文工团的《革命历史歌曲表演唱》等成熟节目,北京可以参考这些创作形式。

指挥部决定,必须汇聚新中国所有顶尖的文艺力量。全国各地大力配合,派出最好的编导,最优秀的歌舞创编力量,设置各专业小组,各司其职。

一直活跃在舞台上的歌唱家刘秉义回忆起当年到东方红剧组报到时,看到的那种人才济济的盛况,心情还激动不已;

你知道多少独唱演员,都是全国各地各省的尖子,所有的中国唱歌最好的都在这,国家所有的有名指挥家,都在这儿,所以舞蹈家,杰出的,出类拔萃的都在这儿。

所有的重要的诗人都来了;魏巍,徐怀忠,阮章竞,贺敬之,乔羽。作曲家有安波,马可,时乐蒙,彦克等。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4)

当时是全国一盘棋,所有参与《东方红》的人公认,没有总理的亲自主抓,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尽管文艺界高手云集。可谁也不能改变仓促的时间带给东方红的莫大压力。

1964年8月,位于北京西直门外的西苑旅社,成为了东方红创作排练的大本营。

指挥部和所有参加演出的文艺团体,都驻扎在这里。

8月12日,所有编创演队伍全部到位,排演工作全面展开。

酷暑8月,古老的北京城里此起彼伏的蝉鸣,仿佛更加剧了指挥部里的紧张气氛。

当时没有任何一个排练场地能容下这么大的队伍,一时间,北京各个歌舞团的排练厅,宾馆大厅,甚至学校操场的地方都被征用了。

在遍布北京的各个排练场上,歌舞演员们挥汗如雨。

大本营西苑旅社内,承担着作词作曲任务的艺术家们,也在经历着一个个不眠之夜。

每一场排练完之后,艺术家们就在房间里等着,什么地方不合适,立即通知到编导组,作曲组改进。

”一般都在11点半左右开始写,写到三四点,有的时候要写到天亮。音乐每修改一次,就得靠人工手抄总谱,第2天吃饭以前,一定要把总谱送去”。

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所有主创人员都自觉遵守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第一是修改不过夜,第二是百改不厌,第三是精益求精,不能马马虎虎的,一定要用最高的水平。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5)

04

演出地点万人大礼堂

东方红的排练工作紧张有序地展开,可是指挥部却遇到了一个几乎无法解决的难题。

演出地点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

作为新中国十大建筑之一,万人大礼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会场,也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举办地,对中国人而言,这里是神圣的地方。

万人大礼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礼堂。但宏伟壮观的万人大会堂,并不适合大型文艺演出的需要。

《东方红》的庞大演出队伍,上千人的合唱团和200人的现场乐队,要在舞台之外安置下他们,除非改造万人大礼堂。

舞台的两边整个要全部删掉。两边要站合唱队员。另外舞台的前部分座位全部都拆掉,才能放得下乐队。

在总理的协调下,同意了这个方案,并在演员中选中了一部分人负责拆卸,责任到人,只要十五分钟就可以恢复原样,保证各类会议的正常进行。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6)

05

首次联排

进入9月,几乎一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家怀着忐忑的心情,迎来了《东方红》的首次联排。

大家努力了半个月,究竟是什么样的效果,所有人都满怀期待。

但排练完以后,几乎浇灭了所有人的信心,大家感觉乱七八糟,当时没有一个人说话,垂头丧气。

三天后,失望的情绪在整个剧组蔓延。最后大家讨论的结果,没有一个人同意的,都说很难完成任务。

这个时候指挥部陈亚丁说;没有背景,没有服装,没有色彩,根本谈不上艺术。如果我们加上服装,加上色彩,加上背景,我可以说是会脱胎换骨,变成一个伟大的艺术。这些话重新点燃了大家的信心。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7)

06

开篇的第一个节目

万事开头难,大幕拉出的第一场就要确定整台节目的基调。

要完成音乐和舞蹈表现史诗的任务,必须要抓住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最本质和最主要的东西。

开宗明义,开篇的序曲必须为整部歌舞史诗定下基调,怎样的作品才能承担这一使命?

指挥部的眼光,放在了1959年全军第2届文艺汇演中,获奖作品葵花舞上。

“葵花向阳、人心向党”,作为《东方红》的开篇序曲,选用葵花舞的方案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

葵花舞源自傣族的舞蹈。重新改编的葵花舞,近百位舞蹈演员以优美抒情的姿态,绚丽多彩的图案,抒发着人民对党深邃的情感,演绎着新中国蒸蒸日上的磅礴气势。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8)

07

中国革命的宏伟历程再现舞台

在《东方红》的创作过程中,从总体构想到具体内容,从每一句歌词到每一段解说,都浸透着周总理的心血。

全剧一共有五幕,按照历史进程所对应的历史事件进行编排,以诗歌、音乐、舞蹈的形式串联,形象地概括了革命和战争的伟大历程。

《东方红》中有许多流传广远的经典作品,都是创作成员集体努力的结果。

群策群力,一个多月的时间,东方红从大家觉得几乎无法完成的设想,到变成一场场生动精彩的节目,写下了艺术传奇。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9)

08

大幕拉开

1964年10月2日,新中国成立15周年国庆的第2天,首都北京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天色渐暗,长安街已是华灯绽放。

人民大会堂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1万多人两个多月的努力,将正式接受观众的检验。

晚上8点,伴随着千人大合唱的雄壮歌声,大幕徐徐拉开。

舞台上大海烟波浩渺,红日东升,在熟悉的旋律中,姑娘们翩翩起舞,黄色大葵花熠熠生辉,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东方红》整场演出包括30多首歌曲(都是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历史歌曲),20多场舞蹈,场面宏大,气势磅礴。

当天晚上观看演出的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参加国庆活动的外国朋友,社会各界代表,以及首都观众共1万多人。

当历时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时,全体观众起立,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专程赶到北京看演出的上海著名演员任桂珍说;”当时的场面终身难忘,气势磅礴,简直就成了一个沸腾的海洋一样。那个气氛,整个是一边看一边在流眼泪,这个眼泪是喜悦的眼泪,激动的眼泪,幸福的眼泪。觉得我们的党太伟大了”。

首都各媒体对《东方红》的演出盛况,进行了大幅的专题报道。

首演成功,给整个团队带来了很大的鼓舞,以后的几场演出。场场爆满。盛况不减。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10)

10月6日晚,已经是《东方红》第5场演出了,可所有人的心情却格外激动与紧张,今天将会迎来一位特别重要的观众。

10月6日晚,毛主席观看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步入大厅时全场的观众沸腾了。

随着优美的旋律,舞台一暮暮感人的革命斗争历史画卷,通过音乐舞蹈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观众面前。主席看到动情处,不时和旁边的周总理低头交换意见。

从10月2日起,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连演14场。

从始至终,观众对这台歌舞史诗,都抱有巨大的热情。

光阴荏苒,《东方红》在岁月的打磨中,已经成为了一座红色经典的文化高峰。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从农友歌,南泥湾,情深意长到赞歌,《东方红》中的一首首经典曲目,早已家喻户晓。广为传唱。

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仅60天排出规模空前的歌舞史诗)(11)

1965年10月,《东方红》摄制成彩色宽银幕影片,在全中国各地放映。

7月1日是党的生日。我父亲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党员,对党矢志不渝。记忆中的父亲总是很忙,小时候唯一记得的是带我去看电影《东方红》。父亲把他的一腔爱国之心,深深根植于我幼小的心灵,那时我虽然还非常小,但我就觉得非要跟党走。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跨越经典的唱响,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是我们心里永远的歌。

( 选自《国家纪忆》节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