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1)

刘天华(1895年2月4日—1932年6月8日)

著名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

志高意远 神隽思明——写在刘天华先生忌辰90周年

90年前,中国民族音乐先驱者刘天华的生命历程定格在37岁,而他的艺术光辉却照耀着整个世纪。

其胞兄刘半农曾说,二胡“自有天华,乃登上品”①,诚然,若无刘天华先生,岂有中国当今之民乐!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国乐改进、创作、演奏、教研之中,为二胡乃至民族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探寻着方向,为国人留下了旷世持久的经典之作,铸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2)

一、照彻百年的熹微之光

1922年,刘天华受蔡元培邀请到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任教。改进国乐是刘天华精神世界的毕生追求,他说:“我既然是中国人,又是以研究音乐为职志的人,若然对于垂绝的国乐不能有所补救,当然是很惭愧的事。”②在追寻与探索中,他创办了《音乐杂志》,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创作了《病中吟》《月夜》《悲歌》《光明行》《独弦操》等十首二胡独奏曲、四十七首二胡练习曲、三首琵琶曲、十五首琵琶练习曲等,对20世纪以来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天华使流传于民间的二胡、琵琶等民族乐器进入专业音乐殿堂,在高等专业院校扎根成长,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深入研究拓展。

他在《国乐改进社缘起》中写道:“一国的文化,也断然不是抄袭些别人的皮毛就可以算数的,返过来说,也不是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就可以算数的,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到‘进步’这两个字。”③

这条新路是慎思传统的变革之路,就是这一道民族音乐踌躇发展中的熹微之光,筚路蓝缕,逐渐聚集起国乐志士同道,唤醒了民族自尊心,在人文土壤中培育出欣欣而生的幼苗,在此后的百年历程中,薪尽火传,人才辈出,让古老乐器焕发出时代之声,让国乐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3)

《音乐杂志》(刘天华先生创办)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4)

二、豪华落尽见真淳:独奏演绎刘天华作品

作为一名二胡演奏者、教育者,刘天华的作品一直伴随着我。学琴开蒙曲子是《良宵》,第二首是《光明行》,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我学习的第一首乐曲是《月夜》,期末考试曲目也是这首,评分90,这是新生入校第一学期考试少有的高分,这得益于张韶老师逐字逐句地示范讲解和耐心启发。

张老师儒雅善良,是刘天华第三代传人。他的家乡常州离江阴很近,他始终乡音不改,操着浓郁的吴地风味儿普通话给我们上课。示范教学时,江南丝竹、戏曲音乐的各种手法,随心拈来,酣畅自如。他非常注重揉弦、滑音及音色的细腻处理,对每个音都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他口传心授的江南民间音乐风格,给我这个地道山东人的筋骨和血脉里融入了委婉柔美的乐感基因和养分。整个附中、本科阶段,我陆续研习了刘天华其他几首作品和部分练习曲。

无巧不成书,在我读研究生时,跟随蓝玉崧先生学习的第一首乐曲又是《月夜》!蓝先生是著名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又是声名远播的书法大家。上课时,他曾泼墨挥毫,一气呵成写下“月白风清”草书一副。在他看来,写字和拉琴异曲同工,重意境气质、韵律节奏和结构布局,书法运笔如同二胡运弓,应当气韵生动,浑然天成。两位恩师在我不同的学习阶段,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教授了分析、处理、诠释作品的方法,更让我领会到乐曲所依托的文化积淀和审美思想。这些弥足珍贵的传习经验已化为滋养生命的甘泉,浸润于我日后的艺术表演和教学之中,终生受益,何幸如之!

我在国内外举办的很多独奏音乐会和演出中,都会演奏一两首刘天华的作品。纽约卡内基、巴黎师范音乐学院、香港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以及各类大学校园,音乐跨越国界,超越语言,直抵人心。有一次,我在欧洲一座古老教堂里演奏《闲居吟》,座席中,一位盲眼老妇人赞叹道:”she’s singing!”

2009年,中唱邀我录制专辑唱片,内容形式由我来定。反复考量后,我选择了录制《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整张专辑就是一把二胡独奏,旨在尊重天华先生创作原意,呈现这套经典作品的原本样貌。在长期演奏实践中,我曾尝试过很多演奏形式和不同伴奏版本,如扬琴、钢琴、箜篌、竖琴、民乐小乐队、民族管弦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电声乐器等等。这些伴奏形式各有特色,也不乏知名作曲家独具匠心的配器,使其异彩纷呈,但我还是对清拉独奏的演奏形式情有独钟。个人认为,曲中的真意和无限的意象空间只有独奏才能充分抒发,才能呈现作品的至真至纯,胸次悠然,所谓“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④。

选择独奏,没有任何伴奏辅助,对演奏者来说是极大的挑战,技术功力、情感表达、审美趣味、意境通达和修养层次,将一览无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原会长朴东生先生对此发表过一篇评论:“十首作品不要任何伴奏,只是于红梅一个人清拉清奏。没有深厚的功力、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是绝不能贸然行事的。这种演绎方式上的果敢抉择,可称为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大胆创新,这对演奏家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于红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娴熟的技法,演绎、解读得很到位,充满新意。她演奏得有情有韵,音色纯净悦耳,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速度变化有处理,增强了欣赏情趣”,“关于创新,在理解上各不相同,在音乐实践中也有许多不同的视角。……我认为于红梅在演绎方式上的突破也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创新。……听后,我很赞佩于红梅这种勇于挑战自我的胆魄。” ⑤得到前辈的肯定,令我倍感鼓舞。这张专辑于2010年荣获“十大发烧唱片”奖。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5)

《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专辑(于红梅)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6)

三、聆有所启,学有所悟

在日积月累的演奏教学中,刘天华的十首二胡曲让我聆有所启,学有所悟。

1、万变不离其宗

刘天华学贯中西,艺通古今,而他的艺术实践所追求的目标却是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国乐,具体到创作上就是关注乐器本身,赋予其中国的灵魂和内涵。刘天华曾言二胡“声音之纯正与精微,举世界当推吾国音乐第一。”⑥他在《〈月夜〉及〈除夜小唱〉说明》一文中写道:“此两曲,乃就二胡的音区及其音质上的优点而拟谱的,虽然用别种乐器也可以演奏,但总不如二胡上能将我的意想表现得美满,所以定为二胡独奏谱。”⑦

二胡在刘天华心中的位置无可替代,自20岁时购得一把二胡,刘天华便每日拉奏,钟爱有加。通观其十首二胡曲,无一不是遵循二胡这件乐器自身的特质创作的。无论是演奏方法的拓展突破,作曲技术的借鉴运用,还是主体情感的抒发,都是以二胡为根本进行的探索。这一切既体现了二胡及其人文意识中的现代面貌之新,又在现代作品中深含着传统的基因。“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集世界文明之精髓为“我”所用,“我”是根本,“用”是途径。

刘半农既是他的兄长,也是他的知音,他在怀念胞弟的文中说:“天华于琵琶、二胡造诣最深,其于二胡,尤能自抒妙意,创为新声,每引弓一弄,能令听众低回玩味,歌哭无端,感人之深,罕世伦比。” ⑧其中的“妙意”“新声”来自于刘天华对二胡、对民族音乐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凭借这份强烈的情感和变革的动力,才会有“感人之深,罕世伦比”的艺术感染力。

在刘天华的创作中,很多新技术是在二胡上首次使用的。《闲居吟》中的泛音及泛音连奏,塑造了清澈明远的意境;《空山鸟语》中的三指轮滑音,表现出莺啼雀鸣的清新灵动;《独弦操》全曲都在内弦上演奏,音色古朴深沉,抒发了忧郁压抑、愤世感怀的情绪,此曲还突破了传统把位,将音域拓展到内弦极限音高,体现了情感思想的超越;《光明行》尾声使用颤弓演奏整个段落,以此描绘壮观的气势和磅礴的力量。这些运用于二胡的“神来之笔”借鉴了某些西洋提琴或是中国古琴、琵琶的技法,由于使用的恰当贴切,自然巧妙,没有任何嫁接生硬之感,生动地体现了乐曲内涵和意境,拓展了二胡的表现力。

十首二胡曲,首首经典,风格迥异,各具特色。操琴演奏时,我常感慨:乐由心生,器道相合。改进国乐乃刘天华心魂所系,正因他有“抱朴含真,陶然自乐”⑨的清旷高远之意志,才造就了如此恢弘广博的艺术气象。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7)

刘天华所书座右铭

2、创造为国人、为生命的艺术

刘天华的艺术精神始终闪烁着人文主义之光。他曾呼吁“我希望提倡音乐的先生们,不要尽唱高调,要顾及一般的民众,否则以音乐为贵族们的玩具,岂是艺术家的初愿。”“我以为在这样音乐奇荒的中国,而又适值民穷财尽的时候,不论哪种乐器,哪种音乐,只要能给人们精神上些少的安慰,能表现人们一些艺术的思想,都是可贵的。” ⑩刘天华十分重视美育,热衷音乐教育的普及工作,他在《向本社执行委员会提出举办夏令音乐学校的意见》中写道:“一国的音乐教育,并非造就几个专门音乐人才去当教员,去做高等吹鼓手的,乃是人人必备的一种养生之具。”⑪

这种“顾及一般民众”的人文思想,一直渗透在他的艺术实践和创作中,改进国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平民大众。他从民间汲取艺术养分,向民间取经,再用艺术作品和精神食粮反哺大众,奉献出“唤醒一民族的灵魂的音乐”⑫,这些形象生动、情感真挚且格调高华的音乐作品都出自他与民众的共情。

1931年1月9日,在北京饭店举行“国际音乐大会”上,刘天华先生应邀与外国知名音乐家同台演出。一曲《病中吟》博得了在场各国政要、中外友人等所有听众的赞誉,二胡自此登上国际性音乐舞台,开启了中国民族音乐走向国际乐坛的序幕。

无论是在海内外各大舞台上的演奏,还是居家静心抚琴,刘天华的作品都会令我感到宁心静气,气定神闲,沉醉其中,产生心灵共鸣。乐曲中传达出对二胡独特之美的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对社会民众的共情,对未来前景的向往,都源自他心中深切的人文关怀。这何尝不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体现?

3、以乐报国的赤子之爱

上世纪二十年代,留学德国的音乐学者王光祈曾写下:“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之‘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⑬这也是同时代音乐家刘天华所期盼的中国音乐的未来图景。

李大钊是刘天华兄弟的挚友,闻其去世的噩耗,刘天华深为悲痛,也更发奋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认为做好音乐的学问,培养学生,也同样是为国尽力,报效国家。⑭受五四运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精神的影响,刘天华胸怀“让国乐与世界音乐并驾齐驱”的高远理想,不畏时局的艰辛,境遇的窘迫和生活的困苦,凭着沙里淘金的赤子之心,毅然坚定信念,苦苦追寻,深耕远播。从其作品中,人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这份深沉、强烈的爱国精神:《光明行》激昂铿锵、催人奋进;《月夜》《闲居吟》《良宵》意境悠远、情真意浓、抚慰心灵;《空山鸟语》观照天地自然,生机和灵性跃然心间;《病中吟》是人生何适的生命之问,社会之病何去何从?《悲歌》《独弦操》《苦闷之欧》悲而不怨,苦闷孤独而不颓废丧志,沉郁的音调中蕴含着百折不挠的气节和信念。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8)

刘天华用生命之精华凝成琥珀般的心曲,在一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回响,那些或激越、悲悯或隽永、明澈的旋律,引发着深厚的思想共鸣,唤醒人性向上向善的追求,召唤无数有志之士,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发展国乐、爱国图强的事业中,汇聚成奔涌不息的大江大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矢志前行。

文字来源于文章《志高意远 神隽思明——写在刘天华先生忌辰90周年》(于红梅)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注释

①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8年版,第237页。

②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第187页。

③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第185页。

④[金]元好问、狄实心校注:《元好问诗编年校注》(第一册),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8页。

⑤朴东生:《挑战自我的大胆创新——听于红梅对刘天华二胡十大名曲新解读有感》,《人民音乐》,2011年第3期,第14-15页。

⑥萧友梅:《闻国乐导师刘天华先生去世有感》,《萧友梅全集(第1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⑦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第183页。

⑧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第237页。

⑨刘天华曾手书,置于书斋。见《刘天华先生纪念册》,刘复编著,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3。

⑩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第183页。

⑪刘育和编:《刘天华全集》,第189页。

⑫引自《音乐杂志》发刊词,方立平、闵惠芬主编:《刘天华记忆与研究集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⑬王光祈:《东西乐制之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10页。

⑭参见胡美凤:《流风: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家国情怀》,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版,第125-126页。

于红梅

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博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会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副会长。

文中音乐心中的玫瑰来自瑞鸣音乐专辑《心中的玫瑰》。作曲:陆祖龙 时乐濛 编曲:代博 这部红遍1979年的电影《泪痕》,根据孙谦、马烽创作的《新来的县委书记》小说改编,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以特定的题材引起无数人共鸣,并在国内屡获大奖。插曲《心中的玫瑰》优美慰藉,流传至今依然能够拨动心弦。

那许多记忆,正是这样缓缓流淌的:弦乐如山泉一般清澈无波,饱含着深挚的情感和追忆,脉脉如诉。曲子中部,记忆的泉水突然路遇山石,二胡的激流扰乱了平静的心绪,顿挫之间迸发出的呼唤激情,仿佛要冲破些什么,挽回些什么,留住些什么。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9)

《心中的玫瑰》

于红梅

二胡与电影主题

刘天华流派归属(于红梅志高意远)(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