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手工砖瓦成历史 劳累辛苦白忙活

传统手工烧制的秦砖汉瓦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今天被现代化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替代而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很有幸在儿童时代见证并经历了传统烧制砖瓦这门手工艺最后的辉煌,父亲年轻时候由于没有其他养家糊口的一技之长,于是就学习了生产烧制砖瓦这门手艺。

制作砖瓦是一项既辛苦劳累又赚不到钱的工作,我家做了十几年的砖瓦生意,除了辛苦劳累十几年,砖瓦生意没有为家庭带来一分钱的收入,这当中父亲个人的经营眼光以及他毫无节制的赌博行为是导致这门生意最终走向失败的关键因素。

二十多年前,在太白镇生产砖瓦的手工作坊只有不到三户人家,一户是下场口的黄家,一户家是大伯父家,还有就是父亲的小作坊。父亲做砖瓦的手艺估计是从大伯父那里学来的。从我记事以来,他就经常与大伯父一起合作烧制砖瓦,他们生产砖瓦使用的场地和烧制砖瓦的砖窑都在同一个地方,相互轮换着使用。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1)

刚学做砖瓦的时候,他们做砖瓦的厂房在离家三公里远的一个叫“瓦厂”的地方,估计那里最早是荒山,因为他们在那里开了瓦厂才得此名,现在那里已经是庄稼地了仍然称为瓦厂。

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他们将砖瓦厂搬到了大伯父家新房子背后的一块开阔地带上,原来的瓦厂就废弃了。在搬到新的瓦厂这段时间,我们家还没有建新房子,全家人与大伯父家和二伯父家住在一间房子里。后来,大伯父和二伯父家在我们居住的老房子背后修建了新房子,我家将所占的老房子三分之一面积转让给二伯父家,大伯父家仍然占着属于他们的三分之一。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2)

那时候,我才不到六岁,很多事情记得不是很清楚,只有模糊的印象,不过唯独砖瓦生产烧制的整套程序我仍然记忆犹新。父亲做砖瓦的时候,我就绾着裤腿在他身边玩泥巴,所有过程我都看得清清楚楚。父亲和大伯父使用的是同一个生产作坊和同一套生产工具,由于砖瓦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有两道工序占用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腾出很长一段时间修整。一个是晾晒,砖瓦土坯做好后,需要堆放整齐进行风干,这个过程不能用太阳暴晒,只能自然风干,所需时间较长;另一道工序就是烧制,将风干好的砖瓦毛坯装入砖窑中,使用煤炭煅烧,这个过程从装填到熄火开窑需要半个月。父亲和大伯父就是利用这两道工序之间的间隔时间轮换生产自己的砖瓦。

下面,我简单介绍砖瓦的生产过程,砖和瓦根据烧制后形成的颜色可以分为青砖、红砖和青瓦、红瓦,青色是烧制成功的标志,其成品硬度也最高,红色的属于半成品,硬度较低,容易破碎。制作砖块比瓦片简单一些,青砖和青瓦在价格方面,青瓦的价格也比青砖高一些,除了制作难易程度不同,他们烧制过程都一样。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3)

首先,是取黄土,生产砖瓦使用的是地表以下一米多深的高纯度黄色粘土,只有土质较厚的地方才有黄土,属于比较稀缺的资源。将地表肥沃的黑色土壤清理干净,用锄头挖掘,背篓运输,制作一次土坯需要用背篓驮运数百筐黄土。

其次,是制作土坯,黄土采集回来后,集中堆放在一个平整的圆形坑里面,放入适量的水,渗透充分,然后牵上一头水牛在土坑里来回踩踏,直到黄土与水分充分结合,具有足够粘性,能够塑形为准,踩踏揉土过程大概需要一天时间。

第二天,待揉好的黄土收水后,将黄土收拢成堆,盖上塑料薄膜防止水分蒸发。做砖的时候用多少取多少,要在一个星期之内将揉好的土坯全部做成砖块,否则超过一个星期土坯水分蒸发后就不能使用了。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4)

最后,是做生砖,也就是未烧制前的砖。做砖的主要工具有砖盒子、钢丝弓、垫板,几样工具需要相互配合使用。砖盒子是做砖的模具,使用时将砖盒子放在操作平台上,盒子底下放上垫板,用钢丝弓切割一块土坯,双手将土坯抓在手上高高举起,用力砸入砖盒子里面,再用钢丝弓将砖盒子表面多余的土坯割掉,砖盒子中间留有一条缝隙,将钢丝弓顺着缝隙切割一遍,将整块砖一分为二,然后再双手合力,把垫板与砖盒子一同运到盛放生砖的堤砍上整齐摆放,再用右手将砖盒子侧面的锁扣解开,松开夹板,取出砖盒子,这样一次性两块生砖就算是做好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它自然风干。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5)

做瓦片比起做砖相对要复杂得多,前面做土坯的方法都一样,我就不再次重复了。后面的工序我详细介绍一下,做瓦片要用到的工具有瓦筒、瓦衣、抛光片、钢丝弓、转动平台等。

首先,是将揉好的土坯做成长一百二十公分,宽三十公分,高一百五十公分的“瓦坯”,放置在转动平台旁边的阴凉处。接着就是做瓦了,将瓦筒放到圆形转动平台上,外面套上棉布做成的瓦衣,用钢丝弓在瓦坯上切割一片厚度差不多两公分的瓦坯片,双手均匀地将瓦坯片托起,包裹在瓦筒上,用左手转动旋转平台,右手拿着抛光片沾上水均匀拍打瓦坯片,直到表面光滑平整为止。这些工序都做完了后,用手握住瓦筒的手柄,将瓦筒拿起,放到盛有锯末的竹筐中,让瓦筒底部沾满锯末,然后再把瓦筒放置到平整的地面上,用手取下瓦筒的固定锁扣,用力往上拉,瓦筒就与瓦坯片分离开,成为圆筒形瓦坯。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6)

由于瓦筒与瓦坯片中间隔了一层纱布瓦衣,所以不会粘连在一起,分离起来比较容易。瓦筒身上设计了五条微分割线,瓦坯片阴干后,用手轻轻拍打圆筒两侧,圆筒形瓦坯片就分裂成四块瓦片了。不过,这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如果不是专业人士,用手轻轻一拍,极有可能一下变成一堆粉碎的泥块。

一个瓦筒一次可以做四块瓦片,一个人一天下来可以做一千多块瓦,但是所有工序加在一起,按天数计算工钱,每天的工资预计不到十元钱,的确是比较低贱的工作。瓦片拍好后要一块块叠放整齐,竖立着堆放在堤坎上风干,差不多一个月干透后就可以上窑煅烧了。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7)

砖和瓦的烧制过程差不多,可以单独烧制,也可以砖瓦混合一起烧制。混合烧制的时候,砖块较重,承重力好,放底层垫底,瓦片容易破碎,放顶层。我见过的砖瓦混合烧制情况比较多,唯独没有见过瓦片单独烧制的。

砖瓦装窑烧制是砖瓦生产过程中最苦最累的工序,其他的工序都是父亲一个人完成,不需要任何人帮忙,唯独烧制砖瓦和出窑的工作需要二十多人帮忙。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8)

要准备装窑前,母亲会提前通知前来帮忙的亲戚和邻居,确定装窑的时间。装窑当天,要专门请几个人前来帮忙做饭、烧茶,搞后勤保障。除了大人,家里的小孩也没有闲着,都跑上跑下搬运砖瓦,累得不亦乐乎。父亲和大伯父在砖窑里负责堆放,其他帮忙的亲戚和邻居负责运输砖瓦和煤炭,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砖窑里面帮忙传递砖瓦和煤炭。

砖瓦的堆放技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来操作,堆放时要求横竖混合搭配,相隔一定的距离要留有通风的缝隙,缝隙之间用煤炭填充,一定数量的砖瓦搭配一定数量的煤炭,要保证煤炭可以将砖瓦烧透。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9)

一个传统的土砖窑一次可以烧制三万块砖和五万片瓦,装窑一次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装窑完成后要将窑门、天窗、地窗密封,窑门要修成灶台的样子,里面有火塘,有观察窗。前两天用低温文火缓慢加热,防止升温过快发生裂口。第三天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开始加旺火煅烧,并通过观察窗查看颜色变化,这样连续高温煅烧三天后就不用添加煤炭了,烧制到第七天后用泥浆把天窗、地窗和窑门封死,把窑顶水槽中装满水,用铁钎从水槽里往窑内扦插,让水槽里的水缓慢流入窑内,达到在无氧条件下降温的效果。待窑内冷却结束,即可打开窑门将烧制好的砖瓦取出。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10)

一窑砖瓦烧制的好坏,关键环节就是放水降温,所以,连续三天的放水过程必须要靠平时积累的经验作为指导。如果打开窑门,看见的是满窑的青砖、青瓦,全家人都会喜笑颜开,要是全是红砖、红瓦,只能欲哭无泪了。

父亲烧制砖瓦的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他烧制失败的情况比较少。多年以后,我们搬家到新房子,父亲的砖窑作坊也搬到了新房子的位置,在自己家的菜园子里取土生产。多年后,中国进入工业时代,机械化砖瓦设备高效率大规模的生产,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手工砖瓦作为时代记忆退出历史潮流,伯父和父亲也作为传统手艺最后的传承人被历史遗忘。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11)

随着钢筋水泥等现代化新材料的出现,新式建筑不再使用传统砖瓦,一些仿古建筑用的砖瓦也是机械化大规模生产,父亲唯一的谋生技能也被历史的潮流淘汰出局,他从此成了无业游民,本就喜欢赌博,在没有事业牵制的情况下更加痴迷赌博,从此走上不归路。回顾他做砖瓦生意的十几年里,不但没有为家庭生活带来任何好处,反而拖累我们全家与他一起受苦受累。

纯手工做砖瓦(传统手工烧制砖瓦的过程)(12)

特别是我上小学的那几年,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每次砖窑的大门刚打开,新烧制的砖瓦还没有卖得一分钱,收赌债的人就来要钱了,家里实在拿不出钱,只能用刚出窑的砖瓦来抵赌债。后来,追赌债的人在我们的砖瓦还没有出窑前就已经预定了,搞得全家人都没有心情干活,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全都等于白忙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