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其中唯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

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

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其中唯一延绵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万年奠基”:距今10000年前,华北驯化了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

“八千年起源”:距今8000—6000年为全球范围的气候大暧期,稻作农业向北传播到了淮河下游地区,粟作农业在黄河中下游及燕山南北得到普及。石铲和骨铲的出土,表明刀耕火种已发展为耜耕农业。淮河上游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的先民种植水稻、饲养家猪、酿酒、制作绿松石器,还发明了可以演奏乐曲的七孔骨笛。在贾湖、兴隆洼等遗址,出现极少数规模较大随葬玉器或绿松石器的墓葬。

“六千年加速”:距今6000年前后,中华文明起源的节奏加速。黄河流域的粟黍栽培技术向长江流域传播,水稻耕作技术也向北传到了汉水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各地出现了质地坚实、表面光滑的精制陶器。山西夏县师村仰韶文化早期遗址出土了6000多年前的四件石刻蚕蛹,发掘者认为当时已发明了养蚕缫丝。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的一座仰韶文化早期墓葬中,墓主的东西两侧分别有大量蚌壳堆塑出的龙和虎。彩陶艺术在我国中东部地区流行,琢玉、髹漆和建筑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等区域,出现了由数十个村落构成的聚落群,出现中心性聚落。在河南灵宝铸鼎原遗址群出现了数个规模达100万平方米的大型聚落。一些大中型聚落有宽十几米、深数米的壕沟环绕。一些男性墓葬随葬石质武器——钺。

“五千年进入”:距今5500—5000年是中华文明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长江中下游等地区相继进入了文明阶段。在长江下游地区,距今5300年前后出现了犁耕和大规模的稻田,田埂和灌溉沟渠规整,稻作农业技术已相当成熟。良渚古城周边大规模的水利系统、古城核心莫角山南侧出土的20万千克稻谷堆积等,表明发展农耕、掌握仓廪是良渚的国之大事。这一时期各地都出现了精美的玉器、陶器、漆器和绿松石装饰品。良渚文化的玉琮表面刻有精美兽面纹,黄河下游地区可以生产器壁厚不到一毫米的“蛋壳陶”。这一时期形成了以珍贵物品作为礼器,以墓葬规模体现墓主人地位的等级制度——礼制。玉器、漆器、精制陶酒器等都出自各地顶级墓葬。河南南阳黄山遗址,有数座距今5300年左右的屈家岭文化早期大墓,男性墓主大都随葬品丰富。辽宁建平牛河梁和安徽含山凌家滩大墓中随葬玉人、玉龙、玉鸮、玉龟,凌家滩大墓的随葬品多达300余件。良渚文化大墓也都有玉琮、玉璧等上百件高等级随葬品。山东滕州岗上遗址,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大墓中有涂朱骨版、鹿角锄、鹿角叉形杖、鳄鱼骨板、陶鼓、龟甲器等独具海岱地区特征的“礼器”。距今5300年前后,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及西辽河流域,都出现了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的中心城市。长江下游超大型的都邑良渚古城,内城面积近300万平方米,外城630万平方米,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邑,在古城以北修建了长10余公里的高坝和低坝,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调节系统。几乎所有地区的大墓都开始随葬精致武器——玉石钺。各地出现被扔弃在垃圾坑中、埋在大型建筑的基础里作为奠基、或在大墓中作为殉人的人骨架,表明一部分人已开始奴役另一部分人。

“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距今4300—4100年,气候发生较大变化,气温异常,降雨不均,洪水频发,各地区文明进程受到较大影响。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文明衰落,黄河中游地区文明进程加速发展。距今4300年前,黄河中游的势力集团在与周围其他集团的力量对比中逐渐占据优势,山西陶寺和陕西石岇两座巨型都邑相继出现。陶寺城址的年代距今约4300—4000年。城址面积280万平方来。城内高等级建筑区内有面积8000平方米的夯土台基,建筑使用陶瓦,墙壁涂彩并有刻画装饰。陶寺出现了黄河中游地区最早的宫城。大墓出土随葬品鼍鼓、石磬、玉石钺、彩绘龙纹的大型陶盘。在陶寺遗址发现一处半圆形的坛状遗迹,天文学家认为是当时观测天象,确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农时节气的观象台,与《尚书.尧典》中尧“观象授时”的记载相符。陶寺城址的年代、位置、规模、等级都与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较为吻合。石岇城是用石块砌筑的山城,距今4100—3900年,面积400万平方米,由外城、内城和皇城构成,有多种防御设施。城内核心处的皇城台,总高度达数十米,台顶有面积数千平方米的大型宫殿建筑,宫殿台基上有䶆刻兽面及各种动物形象的石条和石柱。在皇城台还发现多件高50多厘米到1米的陶鹰,应与某种信仰和崇拜有关。在城内还发现多处埋有青年女性头骨的祭祀坑,这表明在夏王朝建立前夕,陕北地区阶级分化已相当严重,出现了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王权国家。

“四千年王朝建立”:距今4000年前后,夏王朝建立。在以嵩山东南麓为中心的区域,出现了10余座大型城址。其中,在登封王城岗发现了气势恢宏、大小相套的内外城,该地自战国以来一直被称为“阳城”。在禹州瓦店遗址,大型夯土台基上有人祭、殉牲等多种祭祀遗存。这些发现都昭示着中华文明进入了以中原为中心的新阶段。《尚书.禹贡》中的“九州”基本涵盖了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表明在夏王朝建立之初,黄河中游势力集团的眼界己经扩展至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形成了范围广泛的天下观。经过了约200年的发展,到了夏代后期,夏王朝的实力不断增强,中原的引领地位逐步形成,影响范围空前广阔。这些可以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得到反映。二里头遗址面积300多万平方米,年代距今3800—3500年,是中国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邑性遗址。二里头遗址所在的伊洛河流域是文献记载的夏王朝的中心区域,二里头文化的鼎盛期处在夏代后期至商王朝建立前夕。二里头文化创造的以玉牙璋为代表的礼器和礼仪制度辐射到周边广大地区,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二里头文化的一整套青铜与玉礼器,被后来的商王朝全面继承。在商王朝建立前夕,在二里头文化分布的嵩山地区,夏王䢁是唯一的强大的政治实体,二里头极有可能是夏王朝后期的都城。商王朝继承了夏王朝开创的礼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成熟的文字体系,冶金术和礼制对更为广阔的区域产生影响。甲骨文的记载显示,商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有相对完善的行政机构,有以王畿为中心的直接控制区和间接控制的方国。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三千年王权巩固”:西周初年,周王通过“封邦建国”,册封自己的至亲和功臣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实现了王朝对王畿之外广大地区的稳固统治。在继承夏商礼制的基础上,周王朝完善了礼制体系,形成了以青铜器的种类和数量差别构成的器用礼制,以此明确等级。这种器用等级差异在西周时期扩展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以至于穿着颜色、服装款式、佩戴玉器、驾乘马车、编钟乐器组合的种类与数量都有制度差别。西周是中华文明进程中十分关键的时期,以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为特征的文明形态,以周天子为核心的天下共主的国家结构,进一步强化了夏商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为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海内为郡县,法令为一统”。中华文明进入到大一统国家的文明阶段,开启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新阶段。

中华文明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以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制度维系社会组织,以礼制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以德规范人伦关系,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自:王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主要成果及启示》

2022年8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