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传说中,鲧是地位仅在唐尧之下的部落首领,鲧是标准的贵族出身,属于“高干子弟”,所以他深受唐尧重用。
当时的人对水灾束手无措,哪怕是被后世奉为英明君主的唐尧,也对各地频发的水患望之兴叹。作为领导人,唐尧怎能看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中?对此他立刻召开了联盟会议,各部落首领都投了鲧一票,认为以他的能力定能平息水患。
古往今来,治水无非只有两种法子:
一是堵住河道;
二是引导洪水。
这两种办法都很有效,关键在于因地制宜。
鲧比较直接,他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堵!
这种办法见效很快,又非常方便。只不过,鲧忽略了“因地制宜”这一原则,当时的灾情通过堵住河道根本无法有效治理。然而,鲧是个死脑筋,他坚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堵住洪水。洪水上涨一尺,他便修建一条两尺高的河堤;洪水上涨一丈,他便修建一条两丈高的河堤。
鲧将“水来土掩”发扬到极致,殊不知洪水涨到三丈时,以当时的人力物力根本无法继续增筑河堤。不知不觉间,被堵住的洪水积蓄了恐怖的能量,在一夜之间冲毁了鲧修建的所有河堤,造成更严重的灾情。
老百姓和唐尧自然不会关注鲧有多努力,他们的诉求只有一点——止水。显然,鲧辜负了大伙的期望,老百姓怨声载道,唐尧对他大失所望。
治水不利,理应承担责任,就这样,鲧“九年未成,被殛于羽山”。
很多历史爱好者都为鲧打抱不平,认为他罪不至死。毕竟,在洪水爆发时,鲧并非自告奋勇地主动承办治水工作,而是受大家推举不得不接过治水的重担,虽然鲧要承担治水失败的责任,但绝不该被处死。
笔者倒认为,正因为各部落首领全票通过由鲧治水,鲧才非死不可。在鲧被处死这起事件中,或许隐藏着一场不为人知的政治风波。
要知道,当时的唐尧年事已高,很多部落首领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下一任领导人。前文我们提到,鲧深受唐尧的信任,极有可能是唐尧心目中的最佳人选。然而,鲧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其他部落首领势必会“痛打落水狗”。为了安抚人心,唐尧不得不挥泪斩鲧,让他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因为篇幅原因,其中的阴谋我们不便过多分析。
总之,鲧死了,死得莫名其妙。
或许是因为死得太冤,他的尸体三年未腐。且看这个死法,远比“死不瞑目”、“六月飞雪”夸张地多。说句玩笑话,鲧简直是古往今来冤死第一人。
鲧的遗体摆在羽山,常年不腐,时人啧啧称奇,经常有人前往羽山瞻仰鲧的遗容。这时,一个叫祝融的同志,为了满足大伙的好奇心,破解鲧的不腐之谜,拎着刀来到鲧的遗体前,一刀劈开了这个可怜人的肚子。
这时,奇迹发生了:在鲧的腹腔中,蹦出一个男婴!
这个从鲧的肚子里蹦出来的小男孩,就是我们熟悉的大禹。
或许是为了纪念死去的鲧,也或许是为了安抚鲧的族人,唐尧将大禹封为夏伯,让他继承父亲的部落。
这个从父亲肚子里蹦出来的小孩,与其他小孩一样健康成长,顺顺利利地成为一名男子汉。后来,大禹成年以后,我们的母亲河再次闹起了脾气,两岸水患严重。
此时的各部落的管理权,已被唐尧移交给虞舜。虞舜也是个悲天悯人的领导人,他不想目睹百姓流离失所,便像唐尧一样召开联盟大会,让各部落首领推举一位治水人才。细心的朋友有没有发现?各部落首领就像是认准鲧和他的儿子大禹一样,非要将这有可能掉脑袋的危险工作交给他们。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大禹的部落比较不受待见,受尽其他部落的排挤。在接到委任状之前,大禹刚刚结婚,和新娘子还没过完蜜月,就迎来了和父亲一样的使命——治水。大禹比较年轻,根本没有治水经验,又新婚燕尔,于情于理治水的工作都不该落在他的头上。不过,各部落全票通过,虞舜也只能“顺应民意”,大禹就这样离开温暖的家,奔赴治水前线。
在之后的十三度寒暑中,大禹再未踏入家门一步,期间有三次大禹曾路过自家门口,坚毅果敢的他硬是将亲情抛诸脑后,坚决不肯回家,直到治水取得成效功成名就。
坦白来说,笔者并不认同这一说法。
传说,大禹第一次路过自家门口,他的老婆卧病在床;
第二次路过自家门口,他的老婆身怀六甲;
第三次路过门口,他的老婆诞下一子。
尤其是第三次,婴儿就在家中啼哭,声音非常洪亮。然而,心志坚定的大禹在听到儿子哭声的情况下,仍强忍着眼泪不去探望。
在这里,至少存在两个疑点:
首先,既然大禹在十三年内三过家门而不入,那他第二、三次路过自家门口的时候,为什么他的老婆会怀有身孕乃至诞下一子呢?若不是三过家门都发生在大禹治水的第一年,就是大禹的夫人给他戴了绿帽子,总不能让孩子在娘胎里呆十几年吧?
其次,治水是一项长久的工程,否则也不会持续十三年。大禹是治水的总工程师,并不是在治水一线干活的劳力。大禹要做的是规划工程,稳定人心,带领大家治水,而不是二十四小时守在工地。退一万步讲,治水的工作真就紧张到连几分钟空闲时间都没有吗?毕竟,大禹的身后没有日本鬼子的枪炮撵着吧?难不成抽出两分钟看一眼老婆孩子,大水就止不住了?
说白了,这一段夸张的成分比较多。后人为了歌颂大禹的精神,高度赞扬了他将劳苦大众放在家人之上的风格,不治退洪水绝不罢休的信念。
忙活了十三年,治水终于起到了成效。大禹挑选的方法,非常合适。与父亲不同,大禹认为“堵不如疏”,他采取的方法是“引”。
“引”比“堵”见效慢,是一种长久、缓慢且考验治水者耐心的办法。不过,只要用对了方案,大禹便离成功不远了。
据说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了相当棘手的情况。一座大山,将黄河拦腰截断,奔腾的黄河水在大山下盘旋,大量泥沙淤积在一起,河床逐年拔高。可以说,大禹的工程进入了关键环节,若无法解决这处隐患,此前的治水成果将付诸东流。为了疏通河道,大禹带着手下开挖大山,在山体上挖出三道水门,并将这三道水门称作“鬼门”、“人门”和“神门”。三道水门打通后,盘旋在山下的河水沿着水门呼啸而去,湍急的河水终于找到了宣泄点。
从这以后,黄河之水终于畅行无阻,不再威胁沿岸。后人为了纪念这一壮举,将“鬼门”、“人门”和“神门”这三道水门合称为“三门”,并将该地命名为“三门峡”。
据现代学者考证,当时大禹的治水工程覆盖范围极广,包括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和南部,以及淮河北部。由此可见,大禹的足迹遍布黄河两岸。远古时期,人们的思维里几乎没有“交通”和“机械”这两个概念,治水靠的就是纯粹的人力。在那个生产力极度低下的远古时期,大禹及其他治水者,必定会受到普天下劳苦大众的崇拜。
前文我们提到了,大禹父子极有可能被卷入政治阴谋中,且受到其他部落首领的针对。不过,在大禹完成了父亲未竞的壮举后,他的威望与日俱增,其他部落首领根本无法与其抗衡。毕竟,在那个思想单纯的年代,民心的力量是权力无法撼动的。
对于劳苦大众而言,他们的诉求非常简单。
首先,老百姓都希望自己有地可种,投入到劳动生产中,为社会出一份力;
其次,在有地可种的前提下,劳动者应该得到与付出对等的回报,起码要有足够的收成填饱肚子。远古时期生育率低,平均寿命低,人们对幸福的期望仅此而已。
不过,洪水爆发后,大水冲塌了老百姓的房屋,吞噬了他们的耕地。土地无法耕种,老百姓自然无法获得收成。没有收成,肚子就要抗议。远古时期,除了部落首领等少数高层外,几乎所有人都要从事劳动生产,无地可种,意味着所有人都要饿肚子。
大禹治水,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水患,从某种角度来说,他还让劳苦大众的肚子有了着落。因此,这个能让老百姓吃饱饭的人,一定会受到万众敬仰。
大禹,这个从父亲肚子里蹦出来的传奇,他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正因如此,他才能成为继尧舜之后的下一任领导人。
参考资料:
【《史记·夏本纪》、《竹书纪年·夏后氏》、《帝王世纪·第三(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