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1)

文:任泽平团队

自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历史巨变,沧海桑田。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这是一个大变局、大博弈、大调整、大动荡、大转型、大有可为的大时代,新经济、新基建、新能源、新国潮、新动能、新时代正破茧而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外部逆全球化、贸易摩擦、技术脱钩、大国博弈、地缘动荡等复杂严峻形势,内部面临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加速到来、治理污染物雾霾、脱贫攻坚、解决卡脖子技术、房地产金融风险暴露、增长结构转型阵痛等重大挑战,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久久为功的决心,以巨大的勇气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战、生态文明建设、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以时不我待、我将无我的历史紧迫感,以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历史责任感,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向高质量新阶段,不断增强各界信心,这些重大举措将深远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于无声处听惊雷。时代变了,发展的理念变了,我们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也需要改变。

本文旨在从十八大以来的数据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看清当前及未来的形势,更好的做好各项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奋斗。

1 中国新发展理念路线图日益清晰,从三期叠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2021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思路不断演进、一脉相承、逐步完善。从“三期叠加”、“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不断丰富、完整和完善,不断适应国内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和外部环境新变化。

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更强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平衡、安全和可持续性。

2012年,中央提出三期叠加重大判断: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2014年,提出“新常态”,明确新常态的特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针对我国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金融风险积累、房地产杠杆负债偏高、创新发展动能不足等问题,2015年11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改革”。核心是“三去一降一补”,从生产端入手,化解企业过剩产能,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行业供求关系有效改善,传统行业产能出清产能利用率提高,宏观杠杆率明显趋缓。

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十九大以来,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科技方面存在诸多“卡脖子”问题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考验。

2022年10月二十大报告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回应时代命题,传递了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信号。从经济思想部分的学习体会,概括为一个中心任务,八大重要支撑。1)中心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3)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个毫不动摇;4)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5)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机会公平、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6)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7)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8)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9)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二十大报告指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工作重点: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可靠安全和防范金融风险还须解决许多重大问题;重点领域改革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相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市场化国际化导向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推向深入,各界将不断增强对中国经济前景光明的信心。

2 近十年中国经济增长领先全球,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30%,在全球份额大幅提升,从11.3%升至18.5%,相当于美国的77%

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迈上新的大台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13-2021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6.6%,高于同期世界2.6%和发展中经济体3.7%的平均增长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30%。2010年我国GDP超过日本,此后一直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GDP规模53.9万亿元(8.5万亿美元),2014、2016、2017、2018、2020年,GDP依次跨越60、70、80、90、100万亿元,2021年中国GDP规模达114.4万亿元(17.7万亿美元)。

中美经济规模差距正在快速缩小。2012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52.5%,2021年美国GDP为23.0万亿美元,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约77.0%。2013-2021年间,中美经济规模差距从7.7万亿美元快速缩减至5万亿美元。

中国经济占全球份额连年提升,有望在十年左右跃升为第一大经济体。2012年中国占全球GDP比重为11.3%,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如果未来几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5.5%左右的增长,则将在2030年前后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经济规模已为全球第一;2017年中国经济规模首次超过美国,2021年达到27.3万亿国际元,美国为23.0万亿国际元。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2)

3 人均GDP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所设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以美元计价,2021年我国人均GDP为1.26万美元,人均GNI为1.24万美元,提前接近高收入国家行列。我国人均GDP、人均GNI连续三年超过1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高收入国家人均GNI门槛为1.27万美元;但距离人均GDP 3万美元以上的发达经济体门槛仍有很大差距。2021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0976元,人均GNI(国民总收入)为80243元;扣除价格因素,2013-2021年人均GDP年均增长6.1%。

居民收入增长较快。2013-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6%,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以美元计价,人均可支配收入5446美元。2021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8%。农村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2013-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899万人,年均减贫1237万人,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1.3个百分点。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十年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亿人,第三产业成为就业最大“容纳器”。二十大报告提到“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2014年城镇就业人员比重首次超过乡村,达到50.5%,2021年占比提升至62.7%,较2012年提高13.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倒金字塔形”的就业结构逐步形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从2012年的36%提升到2021年的48%,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2.9%、29.1%,较2012年分别下降10.6和1.3个百分点。

教育普及水平提高,国民素质显著提升。2021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9年,比2015年提高0.7年。

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加强建设。2021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卫生技术人员分别达945万张、1124万人,分别比2012年末增长65.0%、68.4%。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2021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比2012年末增加139个。2021年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97.1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41平方米。

4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快速增长,新消费、线上消费、绿色消费等孕育新机遇

需求端消费主导经济转型;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分别为54.5%、43.0%和2.6%。2013-2021年平均消费率为54.2%。消费占比持续提升,2012年底三项占比分别为51.1%、46.2%和2.7%。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2021年,农村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2.7%和28.6%,较2012年下降6.6和7.6个百分点。1)镇区和乡村消费增速高于城区。2013-2021年城区、镇区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分别增长8.1%、10.4%和9.8%。2)线上消费、绿色消费快速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较2014年提高15.3个百分点,2013-2021年反映快递物流业务量的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超过50%。3)升级类消费增长较快,新消费模式带来新赛道,衍生宠物、“一人份”、迷你家电、智能家居等。

供给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第一、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7.3%、39.4%、53.3%。2012年三产占比分别为9.1%、45.4%和45.5%。2013-2021年第一产业平稳发展,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第二产业以创新驱动,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0%;第三产业发展质态优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产业走向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新产能并行的道路。二十大报告提到“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1)高技术产业领先。2016-2021年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3.5%,显著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013-2021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1.6%。以新一代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快速崛起,独角兽数量仅次于美国。

2)绿色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果。2013-2021年间我国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7.5%。2020年,将“新基建”摆在更重要位置、并首次提出“双碳”目标,我国坚定走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与科技创新并行的路线。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世界份额53%,其中,四季度达到60%。

3)财政和货币政策推动实体经济成本下降。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据银保监会,十八大以来,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型涉农贷款年均增速分别达到25.5%和14.9%,高于银行贷款平均增速13.1%。央行数据显示2022年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小微经营主体5039万户,是2018年末的2.2倍。2022年3月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93%,较2019年下降1.77个百分点。减税降费助企纾困。2021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2022年国家对企业实行留抵退税,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缴所得税等组合式税费政策支持企业发展;截至2022年8月31日,累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3万亿元。

4)稳定宏观杠杆率见效。2020年四季度以来,在全球各国宏观杠杆率普遍上升的情况下,中国宏观杠杆率连续5个季度净下降,2021年末中国宏观杠杆率较2019年增幅为16.5个百分点,远低于美国、日本、欧元区的25.7个、39.5个和21.4个百分点。

5 教育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近十年研发投入增长171%,新基建开始挑大梁

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十年,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达到53039亿元,较2012年增长85.1%。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数从2012年的225.4万人提升至2020年的266.9万人,增长18.4%;高等院校入学率从2012年的28.7%提升至2020年的58.4%;研究生毕业人数从2012年的48.6万人每年提升至2021年的77.3万人每年。

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国创新指数从2012年的148.1增至2020年的242.6,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的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世界第3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在部分高科技领域,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2020年,北斗卫星正式运营,成为与美国GPS、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并肩的世界三大导航系统之一;2021年,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亮相,这是目前可实现的速度最快的地面大型交通工具。我国“新基建”空间巨大且正在取得可喜成果;但我们仍应注意到,在部分高技术领域,例如半导体等,我国还存在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科技兴国仍应作为长期的发展方针。

2013-2021年间,R&D经费支出涨幅达到171%;2021年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为2.44%,已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2.47%的平均水平。R&D经费支出从2012年10298亿元增长至2021年27956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至2021年的1817亿元,涨幅达到264%,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21年,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53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87家;全年授予专利权460.1万件;有效专利1542.1万件,其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270.4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7.5件;全年商标注册773.9万件;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67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7294亿元。

2013-2020年间,中国研究人员从324.7万人增至523.5万人,增长61.2%,科技人才总量居世界第一。2012年至2021年,我国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42.6人年75.3人;高被引论文数为42920篇,是2012年的5.4倍,占世界比重为24.8%,比2012年提升17.5个百分点。科学技术普及程度加强,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从2010年的3.27%增至2020年的10.65%。2022年9月,《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出台,提出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25%的目标。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3)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4)

6近十年城镇化率由53.1%增至64.7%,接近中高收入经济体,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2013-2021年间,中国城镇化率由53.1%增至64.7%,接近中高收入经济体的66.6%;中国城镇化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减速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城市化发展近似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缓慢发展期(30%以前)、快速发展期(30%-70%)、稳定发展期(70%之后)。根据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约71%,对应城镇人口为10.3亿,比2020年增加约1.3亿,其中约0.7亿来自于乡城迁移。未来中国1.3亿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其中约60%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等七大城市群。

“半城镇化”问题正逐步缩小,多数农业迁移人口本土市民化。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20年城市和建制镇0-14岁人口比重分别比2010年提高3.5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乡村提高0.1个百分点,这反映儿童甚至家庭随外出务工人员迁至城镇的比重已大幅提高。

城镇化格局趋于优化。城市群为中国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是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平台。当前19个城市群以25%的土地集聚83%人口,创造88%GDP,其中城镇人口占比84%。未来将以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对中小城市分类施策。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5)

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大幅提升,住房条件明显改善

自1998年房改后,房地产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增强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0年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占我国GDP的17.2%(完全贡献),其中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7.3%(直接贡献),房地产带动产业链占GDP的9.9%(间接贡献),其中房地产对金融、建筑、建材的带动最为明显。投资渠道看,2020年房地产完全拉动的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1.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7.3%。

2011-2020年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从31平提升至42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帮助上亿居民改善居住条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2020年我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从9.3亿上升至15.5亿平方米,上升65.9%;全国家庭户居住住房总面积从385亿上升至517亿平方米,上升34.3%;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31平方米提升至42平方米;人均住房间数由1.0间增至1.2间。十八大以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900多万套,累计完成投资14.8万亿元,全国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4300多万套,帮助上亿群众改善居住条件。

当前中国城镇住房套户比接近1.1,住房供给总体平衡、区域结构分化,房地产市场从大开发时代步入存量时代、由高增长进入中速、高质量发展阶段。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房地产的新模式,关键是长租房、保障房、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租购并举、金融稳定、房地产税,用时间换空间,以促进供求平衡和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8 人口流动规模扩大,性别结构改善,寿命提升,老龄化加速到来

人口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东部吸收流动人口占比高。2011-2020年间,人户分离人口增加88.5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加192.66%,流动人口增加69.73%分地区看,东部吸收跨省流动人口9181万人,占比达73.54%;中部吸收955万人,占比7.65%;西部吸收1880万人,占比15.06%;东北吸收468万人,占比仅3.75%。

性别结构优化改善。2021年男性、女性人口占比分别为51.2%、48.8%。2021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9(女性=100),较2012年下降0.2,目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202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8.3,比2012年降低9.4,出生人口性别结构改善明显。

人口寿命提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健康老人比重上升。202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7.9岁,比2010年底提高3.1岁,2021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分别从2012年的24.5/10万和10.3‰,下降至2021年的16.1/10万和5.0‰;新生儿死亡率从2012年的6.9‰下降至2021年的3.1‰。从老人健康水平看,老年人健康状况改善,健康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老年人口比重达到54.6%,较2010年底提高10.8个百分点。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8.9%、14.2%,面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国家推出一系列举措。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6)

9 国企改革深入推进,民企对经济贡献显著

回顾十八大以来的国企改革脉络。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开始。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随后逐步形成“1 N”政策体系。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是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 N”政策体系的具体施工图。国企改革以来,国资监管体制更加成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取得实质性进展,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国企活力和效力显著提高。

国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顶梁柱,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国家安全发展的压舱石。央企利润总额从2012年的1.3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4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达7.5%。2021年中央企业上交税费2.4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5.5%。国企在推动产业升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积极有效。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从2017年不足7000亿到2021年超过1.3万亿,年均增速超过20%;2021年央企投资新基建超过4000亿,“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新基建项目1300多个,总投资超过10万亿。国有企业在攻克集成电路、5G通信、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也做出重要贡献,形成了5G应用、北斗导航、载人航天等重大成果。十年来,央企建成70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7个创新联合体,累计投入研发经费6.2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10%。2021年底,拥有研发人员107万人,比2012年底增长53%,拥有两院院士241名,约占全国院士总数的1/7。

民企对经济贡献显著。2018年11月1日,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充分肯定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肯定了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从企业数量来看,全国企业法人中,民营企业法人占比从2012年的96%上升至2020年的98%。2021年,全国市场主体共1.5亿户,其中,企业法人单位数2600多万家,个体工商户1亿多个。

从民间投资来看,民间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例从2012年的54.6%提升至2021年的56.9%;从营业收入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民营企业占比从2012年的49.7%提升至2021年的51.8%。

从就业岗位看,2012年至2019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从37287万人增至45249万人,增长21.4%;其中,城镇私人企业就业人员和个体就业人员分别从7557万人、5643万人增至14567万人和11692万人,增长分别为92.8%和107.2%。

从研发创新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数量从2012年的489945件增加至2020年的1243927件,增长约2.5倍。其中,私营企业申请专利的数量占比从2012年的29.4%提升至2020年的4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从2012年的11052.98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23807.37亿元,民营企业在其中占比从2012年的14.97%提升至2020年的34.49%。截至目前(2022年9月),全国公示“专精特新”企业近500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80%。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7)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8)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9)

10 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稳步提高

近十年来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贫富差距有所缓和。二十大报告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收入基尼系数于2008年达到峰值0.491,2015年达到最低值0.462,此后维持在0.46-0.47,但整体来看在较高水平区间运行;2013-2020年高收入(前20%)群体可支配收入均值是低收入(后20%)群体的近10倍。根据瑞信《2021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财富基尼系数从2000年的59.9持续上升至2015年的71.1,随后有所缓和,降至2019年的69.7。2020年疫情冲击下,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不同资产的涨幅不同,贫富差距拉大,中国财富基尼系数上升到70.4。

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稳步提高。2020年,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为62.0%,比2012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住户部门劳动者报酬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为52.7%,比2012年提高2.9个百分点。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10)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11)

11 绿色产业、绿色金融、节能减排等取得重大成就

中国绿色产业过去十年在政策推动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发电端,我国形成了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的完整产业链,核心技术能力自主可控,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十年间,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由2012年的6266万千瓦增至2021年的3.3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18%。弃风率从2012年的17%降至3%。风电成本持续下降,未来到十四五末,风电成本或能达到“12345”价格目标,即陆上风资源好的地方1毛钱,风资源中等地方2毛钱,风资源较弱的地方3毛钱,近海4毛钱,最后远海100公里外5毛钱。全国光伏并网装机容量从672万千瓦增至2021年的3.06亿千瓦,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46.5%。受益于补贴政策,光伏成本实现与火电平价,2021年全国光伏的年均利用小时数为1163小时,光伏电站发电成本0.32元/度,而同期全国硫燃煤电价平均值约为0.33元/度。2007年至2021年的十多年间,光伏电站的初始投资成本已经下降超过90%。

在输电端,我国新型储能技术快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抽水蓄能为主、锂离子电池储能为辅的格局。其中,我国新型电化学储能增长最为迅速,2020年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为3269MW,同比增长92.2%,2016-2020四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91.5%。未来随着氢储能、钒电池储能技术的成熟,绿电 储能将实现新型能源体系的中国式现代化。

在用电端,新能源汽车从导入期进入到发展期。2022年前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456万辆,同比增长113%,渗透率接近30%。2013-2021年间,新能源车从无到有,销售量从1.28万辆增长至351万辆,增长超300倍,2022年预计仍将同比增长一倍。另外,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8月份,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越德国排名世界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1-8月出口量同比增长超9成,贡献重要增量。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引领全球,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增长引擎。未来将助力我国摆脱对化石能源进口的严重依赖,保障能源安全。

相关政策频出,逐步完善,为绿色金融创造发展沃土。2012年,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此指引多为战略性、方向性指导,为绿色金融监管定调;2014年和2016年发布的《绿色融资统计制度》和《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为实施绿色金融提供了框架性标准。2022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其首次提出了ESG的全流程监管体系,并压实了具体责任,是中国绿色金融监管发展的里程碑。政策支持下,我国绿色金融从无到有。2018-2021年,绿色债券发行数量从227只增至779只,发行规模从2382亿元增至8108亿元,均处于稳步上升趋势。绿色信托体系逐渐完善,产品体系逐步丰富,助力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2020年,绿色项目数量由413只增至888只,存续绿色信托规模从1326亿元增至3593亿元。

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成立,引领碳排放调控走向新时代。从最初的参与国际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碳交易体系到发展属于自己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从开展国内区域试点到推进全国碳排放市场体系建设,我国从无到有地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至2021年成立以来,全国碳市场运行一年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为碳减排作出突出贡献,彰显我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大国责任。

12 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明显改善

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2021年规模达到6.0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5%,对全球贸易总额贡献达到14.9%。其中,货物贸易出口的全球份额达15.1%,进口份额提高至11.9%。服务贸易规模连续八年世界第二,2021年突破8000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了70%。服务出口额较2012年增长95.6%,其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和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分别增长1078.0%、390.6%。

出口贸易方式改善,2021年一般贸易方式占我出口60.9%,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持续“走出去”,占出口比重57.7%,较2012年提高20.1个百分点。区域外贸布局均衡化,2021年中西部地区占出口比重约20%,较2012年提高5.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额明显提升。2021年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出口9795.8和19857.0亿美元,分别较2012年增长62.9%和68.4%。其中,汽车出口额比2012年增长150.9%。

高水平自贸区覆盖全国。十八大以来,先后推动上海、广东、天津、海南等21个自贸试验区建设,覆盖东西南北中。连续五年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2021年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使用外资逐年提升。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较2012年增长62.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金额743亿元,增长29.4%;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469亿元,增长17.1%。

世界银行发布的《Doing Business(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31,较2012年提升60个位次。其中,开办企业(27)提升124个位次,申报施工许可证(33)提升146个位次,获得电力(12)提升103个位次,登记财产(28)提升12个位次,保护少数投资者(28)提升69个位次;执行合同项目排名全球第五。

13 粮食产量和质量均提高,能源资源结构改善,产业链保持韧性

我国农产品产量不断突破新高,品种多样化、品质绿色化、种植机械化等特点突出。具体来看,一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当前,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过95%,小麦、玉米、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5%。二是粮食生产稳步提升,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达13656.9亿斤,较2012年增长11.5%;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粮食安全线(400公斤);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能源生产结构低效能、需求激增引起的供需矛盾、产储销体系等突出问题正在缓解。2014年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以及国际合作。“十四五”提出“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截至2021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23.8亿千瓦,比2012年翻了1倍,年均增速8.4%,其中风电光伏并网装机合计6.35亿千瓦,是2012年的近90倍。从发电量结构看,2021年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分别生产6556.0、10555.1亿千瓦时,较2012年增长535.3%和48.2%;核电发电量3490.8亿千瓦时,是2012年的4.0倍;火电发电48059.8亿千瓦时,较2012年仅增长34.1%。

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保持强劲,高端制造业稳步快走。目前我国制造业已拥有31个大类、工业的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中国是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根据国家发改委资料,“5G、基础软件、工业母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加快”。从工业增加值看,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较2012年增长69.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136.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66.1%,汽车制造业增长113.3%。

14 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市场化国际化导向的新一轮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未来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14亿人口),有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4亿人群),且中等收入群体还将不断扩大;国潮兴起,本土消费品市占率大幅提高、中国符号走向国际舞台、科技品牌出海;中国城镇化率(64.7%)距离发达国家仍有10几个百分点的潜力;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就业人员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总量约2亿,2021年大学毕业生近1000万,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和工程师红利;中国的新经济迅速崛起,中美独角兽数量全球领先。

但也同时面临挑战:中美摩擦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卡脖子”技术需要攻克;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驾驭风险能力;老龄化少子化的挑战;收入分配的调节,共同富裕的实现以及如何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地缘局势动荡;中国、欧洲、美国周期不同步,等。

放眼全球,中国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经济体。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为每个人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在高质量发展指引下,在这片我们深爱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新一轮改革开放正史诗般展开,中国式现代化正破浪远航。

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爱这个国家,深爱所从事的事业。展望未来,我们选择深信时代的进步,深信梦想的力量。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经历过改革转型洗礼后的中国经济,前景将更加光明,中国加油!

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大转型从近十年变化看二十大经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