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点名词解释(1)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新版更改点(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点名词解释)(1)

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存款货币: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中的存款划转,货款得以结清,商品交易完成。在这个过程点点,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发挥着与银行券同样的购买功能,我们将其称作 “ 存款货币 ” 。

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计价单位: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是货币,被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此时货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的功能。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在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亦或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收。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则这种融资形式称为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如果货币 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间接融资。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新版更改点(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点名词解释)(2)

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用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商业商用: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商业票据:是在商业信用中被广泛使用的表明买卖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商业本票:是一种承诺式票据,通常是由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无条件支付款项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债务证书。

商业汇票:是一种命令式的票据,通常由商业信用活动中的卖方对买方或买方委托的付款银行签发,要求买方于规定日期 支付货款。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间接信用。

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作为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信用。

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消费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方式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货款。

票据抵押:指持票人将商业票据作为抵押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货款的行为。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同等金额的货币其现在的价值要大于未来的价值。

终值:因为货币具有时间价值,因此,任何一笔货币资金无论其将来会被怎样运用,都可以按一定 的比率水平计算其在未来一定时点上的金额,这个金额通常被称作终值,也即本利和。

现值:与终值相对应,这笔货币资金的本金额称作现值,即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

无风险利率:是指这种利率仅反映货币的时间价值,即仅反映市场中货币资金的供求关系,不包含对任何风险因素的补偿。

实际利率:是指在物价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

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不随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的利率。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会根据市场上货币资金供求状况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

市场利率:由货币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

自考金融理论与实务新版更改点(金融理论与实务考点名词解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