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一天一首古诗词冬(一天一首古诗词89)(1)

采莲曲

唐 李白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如何记忆?

题目: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死于梁武帝萧衍,后人多拟之。

诗人:李白。

首联: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若耶溪旁,采莲少女,隔着荷花,谈笑风生,语笑嫣然。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西施曾浣纱于此。

若耶溪旁并非实指,而是以此来说明少女们的像西施一般美貌。她们青春貌美,谈笑风生,隔着荷花嬉戏打闹的场景短短几个字就勾勒出来。

一天一首古诗词冬(一天一首古诗词89)(2)

颔联: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日光照着她们的新衣服,倒映在清澈的溪水,新装与荷叶相映成趣;微风吹来,香袂飘飘,轻举空中。

香袂(mèi):衣袖。

一天一首古诗词冬(一天一首古诗词89)(3)

此联目光由远及近,先闻其声,再见其人,一下一上,一静一动,采莲女仿佛一个个仙女一样下凡。

让人联想到徐志摩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颈联: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岸上到处游荡的少年,是谁家的公子哥?他们三五成群掩映在垂杨之中。

游冶郎:游玩的青年男子。

岸上为什么有游冶郎?他们情窦初开,还是被采莲少女的美丽和风采所吸引,所以才三五成群,偷偷在垂杨掩映之下暗中偷窥。

这是一幅多么青春美好的画面呀!

尾联: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胯下的紫骝马鸣叫着踏入落花而去;见此场景,诗人踟蹰,愁肠空断。

紫骝(liú):毛色枣红的骏马。

踟(chí)蹰(chú):徘徊。

一天一首古诗词冬(一天一首古诗词89)(4)

如此美好的场景,不免激发作者内心的感叹,他的青春在哪里?他的美好在哪里?可能已经过去了,所以借“紫骝嘶入落花去”,表达青春不在,美景易逝的伤感之情,同时寄托作者怀才不遇的愁思。

总结:全诗通过与荷花的对比,正面描写,以及游冶郎的侧面衬托,描绘出采莲女美丽、活泼、大方的形象,语言清新,姿态高雅,同时抒发青春易逝,怀才不遇的愁思。

除了这首《采莲曲》外,王昌龄和白居易也各有一首精妙,可并称采莲三绝。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不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荷或莲”字飞花令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一天一首古诗词冬(一天一首古诗词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