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抱怨瘦不下来我很疑惑:你们有在减肥吗?减肥为啥还吃山药薄片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食品标签咨询?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食品标签咨询(看不懂食品标签的人)

食品标签咨询

最近朋友聚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抱怨瘦不下来。我很疑惑:你们有在减肥吗?减肥为啥还吃山药薄片啊?

啊?山药不是很健康吗?而且,吃这个就不用吃薯片了啊。

听了这话我狂翻白眼。别天真了,山药薄片跟薯片比,热量、糖分有过之而无不及好吗!

从「非油炸」方便面,到「非油炸」薯片,再到听起来似乎更健康的山药薄片,各大厂家为了让你觉得吃下去的食品没那么容易胖,可谓费尽心机,花样百出。

其实,控制饮食的根本在于:学会看食品标签!尤其是其中的热量、糖和食品名称。

——

不算不知道,

零食热量这么高?

▎先搞清楚千卡和千焦

很多同学都知道要计算每天吃了多少卡路里,但经常搞不清食品包装上写的能量单位「千焦」和卡路里之间的关系。

而且,有些国产食品的包装上经常标注的是「千焦」,但进口食品包装上又写的是「千卡」,如果不仔细看又不知道怎么换算,很容易搞错食物的热量。

Kcal 就是千卡路里,它其实是热量单位,所以「燃烧我的卡路里」的说法并不准确。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其实只要记住,「卡路里」简称「卡」,1000 卡路里 就是 1 千卡。

而营养成分表第一行上标出的千焦(kJ)除以 4,就差不多是对应的千卡了。

具体的换算公式是:1 千卡 = 1000 卡路里 = 4184 焦耳=4.184 千焦。

有些减肥的同学可能觉得,计算热量太麻烦了,不吃晚饭就行,实在不行吃一点点零食垫垫肚子就好——这样下去,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难瘦了。

一小袋(45 克)解馋的肉松饼所含的热量,可能比得上两小碗米饭。而一整盒(300 克)吃下去就很饱的豆腐,热量还没有一小袋肉松饼高。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其实营养全面的正餐没你想得那么易胖,而随手拿来解馋的小零食,别看体积小,多数都是高热量,随便吃两包就容易热量超标。关键是,它不顶饿啊!

▎注意单位是每份还是每 100 克

要万分注意的是,在能量水平的标示中,通常使用的是「每 100g / 100mL」这样的单位,但完整的一份食品很可能不止这么点,算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上面是某品牌曲奇饼干的能量标识。有些同学一看,每 100 克算下来也就是 500 千卡,我当一顿饭吃也可以吧。

慢着,一整份曲奇饼干的量可是 200 克哦。不知不觉吃完一整盒的话,热量妥妥爆炸。

饮料的热量也很容易被忽略。成分表使用的单位是每 100 毫升,但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 500 毫升,所以喝一整瓶并不是只有 180 千焦,而是 180 x 5 = 900 千焦,相当于 200 多千卡。

说实话,我会建议你们放弃大部分饮料,随便喝喝就是半顿饭的热量,太亏了。

不过,不长胖的饮料真的有,往后看~

——

很认真地控糖了,

怎么还有卧底?

▎配料表里白砂糖越靠前,糖越多

我国的食品标签通则中明确指出,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用量不超过 2% 的添加剂,可以不按降序排列。

也就是说,看配料表里最靠前的那几项,就可以知道这种食品含量最多的原料和成分。

如果你发现白砂糖在前三的位置里出现——不用怀疑,它再酸再咸也都是高糖食品!

下次买这两样零食之前先看看白砂糖排第几,你会吓到的。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也要小心

如果你觉得,不喝肥宅快乐水,喝点名字里带茶的饮料应该就没那么易胖了。恭喜你——又掉坑里了!

传说中一瓶 ** 柠檬茶相当于 14 块方糖,可真的没骗人。成分表里的碳水化合物其实就是糖。一瓶 500 毫升的茶味饮料,往往有好几十克的糖,可别因为喝起来清凉的口感就觉得没问题哦。

不妨今天就拿起一瓶算算含糖量,再去厨房用白糖直接感受一下有多少。

图片来源:网络

不过,有些食品的营养标签中虽然出现了碳水化合物,但是别怕,它们几乎不提供能量。看最上面一行的能量水平,是不是很低?

图中说的赤藓糖醇虽然是一种碳水化合物,但是基本不参与身体的能量代谢,能提供纯正甜味的同时,不会提供任何热量负担。

所以,想来点有味道又不用担心长胖的零食,不如就尝试着找一找有代糖的零卡饮料吧。

主流食品中常见的代糖主要有三氯蔗糖(蔗糖素)、甜菊糖、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安赛蜜、糖精、纽甜、木糖醇、山梨糖醇等等。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商品名称有玄机,

看仔细了!

▎无蔗糖不等于没有别的糖

现在还有很多食品会标榜自己无蔗糖添加。千万别被骗了,人家可没保证不添加别的糖啊。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一款声称无添加蔗糖的原味豆浆粉,但营养成分表里标得清清楚楚有 13.5 克糖。

其实,正面的包装宣传说得再好听都没用,翻过来看看背面的配料表里有没有:果葡糖浆、麦芽糖浆、枫糖浆、淀粉、糊精......就知道它是不是控糖人士需要绕道走的食品了。

▎名字都差不多,但适合减肥的不多

很多食品在超市货架里都放在同一片区域,名字看上去也差不多,但实际上执行的是不同的食品标准。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搞清自己真正需要的那种到底叫什么,很可能选成了热量更高、糖分更多的那一种,走了弯路还不自知。

我们整理出了酸奶和果汁这两大最容易搞混的饮品名称对比,看看你是不是一直都买错啦~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人生不值得,减肥不值得。这么辛苦计算,还不如躺平当个快乐的胖子。

其实,我们也不见得能做到每吃一口就精确计算出到底是多少卡、多少糖。但是,掌握了这些看食品标签的知识,能够帮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一天下来的饮食结构和大致的热量摄入。

无论是想保持身材还是保持健康,知道自己究竟吃了些什么都非常重要。

而除了会看标签,懂得食物本身的知识,也能帮你扫除减肥路上的一些热量炸弹和谣言。堪称硬核吃货的丁香医生 ,联合盒马开了一间「没毛病知食超市」,只涨知识不长胖!点开视频,逛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