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越来越多“活久见”之事频频出现,经济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最近,负利率成为经济热词之一,美国、英国还跃跃欲试,想实施负利率。

你可能会最直观想到的负利率是,到银行存一笔钱,结果不但银行不给你任何利息,而且还要收你的利息,造成你的本金损失。你可能会说,这样的话,谁还会去银行存钱呢?是不是颇有些费解。其实,这只是负利率的一种表现而已。

负利率如何看懂(负利率的三种类型)(1)

负利率,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如下:

﹟1普通银行存款-负利率

第一种是指普通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也就是传统教科书定义的“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形,主要是通货膨胀(CPI)在作怪。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CPI(通货膨胀率)。举个例子,某银行公布的一年期整存整取人民币存款利率为1.75%,这是名义利率;如果同期通货膨胀超过1.75%,例如2%,那么实际利率则为-0.25%,也就是说,你到银行存款一年期,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后收益为负,实际利率为负。

这种负利率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罕见,不鼓励居民存款,有利于刺激消费。

﹟2在央行存款利率-负利率

第二种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为负利率情况,体现了中央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多发放贷款的货币政策倾向。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作为存款准备金,或者超额存款准备金等。大多数情况下,中央银行都会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利息。某些情况下,中央银行鼓励商业银行能够多发放贷款,不希望商业银行在央行存太多资金,就降低支付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的利率,极端情况下将其定为0%以下,这是中央银行无奈之举,也可以说形成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陷阱”。

举个例子,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BOJ)曾宣布实行-0.1%的负利率,并从2016年2月16日起执行。这就意味在这种负利率情况下,商业银行反而因为在央行存款,需向央行支付手续费,因此会有助于提升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3金融市场远期利率-负利率

第三种是金融市场中利率为负利率情况,体现了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

5月上旬,美国联邦基金期货2020年12月合约价格升破100,意味着市场交易员预计市场预测该月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将为负值。根据5月7日期货报价计算,从2020年12月开始至2021年全年,隐含利率全部进入负利率区间,然后2022年利率开始正常化。

远期利率为负值,体现了对未来经济走势强烈的悲观预期。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也就是利率倒挂,意味着未来经济向陷入衰退。如果预期未来为负利率,可能衰退的更为严重。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