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火烛,照亮前行路。

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哪一首诗(为有源头活水来)(1)

  端午节,郑州高温,空气烤人。虽是热浪翻滚,却是中原大地的好季节。

  成片成片金黄金黄看不到边的麦田比太阳更耀眼。

  中原,又是一个丰收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眼下,因俄乌冲突,粮食成为了世人关注的话题。

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哪一首诗(为有源头活水来)(2)

  中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国家对小麦的机收、收购、归仓等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午间小憩,翻阅闲书,看到了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先生推广的社仓法,感慨良多。

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哪一首诗(为有源头活水来)(3)

  南宋时期,有一年夏天,福建崇安县发生水灾,老百姓缺少粮食。朱熹向官府请贷粮食600石赈济灾民。朱熹规定,老百姓夏天从仓中借粮,到了冬天,有了收成,就加一些利息偿还。如果收成不好,就免除一半的利息;如果发生了饥荒,不仅不收利息,还继续开仓赈济。

  14年后,朱熹不仅还清了官府的600石粮食,而且,依靠利息,仓储了3100石粮食。朱熹将其作为社仓,不再收利息。此后,当地即便遇到歉收,或自然灾害,老百姓也不会忍饥挨饿。

  后来,南宋皇帝下诏,在全国推行朱熹的社仓法。

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哪一首诗(为有源头活水来)(4)

  历史是面镜子。如今,我们推行的粮食储备,应该也是遵循了社仓法的遗训。

  朱熹是孔子之后儒学集大成者,也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哪一首诗(为有源头活水来)(5)

  朱熹有一首诗很有名气,记得小学时就读过。题为《观书有感二首》(其中一首):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哪一首诗(为有源头活水来)(6)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阳光和云朵的影子都在水中晃动。要问这塘里的水为什么会如此清澈呢?是因为源头有源源不断地活水输送呀。

  在这小麦丰收的季节,朱熹的社仓法不也是源头活水么!#发丰啦·科普篇##夸夸我的家乡#

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哪一首诗(为有源头活水来)(7)

,